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月,唐將權文誕在猷州擊敗輔公祏的部隊,攻克枚洄等四鎮。

  三月,李孝恭在蕪湖(今安徽蕪湖市)擊敗宋軍,並迅速北上,攻克梁山(今安徽和縣南)三鎮,兵鋒直逼博望山。

  駐防博望山的是宋軍大將馮慧亮、陳當世,兵力在三萬左右;另外還有宋軍大將陳正通、徐紹宗率領二萬步兵和騎兵在青林山駐防,同時在梁山布置鐵鎖橫斷江面,不但沿江修築了長達十餘里的城牆,還在長江西岸修築了防禦工事。

  面對馮慧亮精心打造的這一大片銅牆鐵壁,唐軍上下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三月十六日,李孝恭在營中開了軍事會議,商量對策。

  會議中,很多將領認為馮慧亮等人兵強馬壯,而且占據了險要之地,防禦嚴密,很難一下子攻克;紛紛建議不要跟馮慧亮在這兒耗了,不如繞過梁山,直搗丹陽,只要端掉了他們的老巢,梁山這五、六萬人自然就不戰而潰。

  李孝恭也是這麼想的,這下,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於是拍板,準備把這事兒定下來。

  突然有人高聲反對,說:“主公先別草率做決定,我覺得,只有先敲掉馮慧亮才能打丹陽。”

  眾人一看,正是李靖。

  會議一開始,李靖一直默不作聲,等到會議快散了,他才開腔了,想必,他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謀定後動,才打定主意了。

  自從消滅了蕭梁後,李孝恭一直對李靖奉若神明,現在聽他說話了,精神為之一振,稍稍坐正了正身子,說:“好好好,李靖,你說你說,說說你的想法。”

  李靖亮了亮嗓子,說:“打仗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所謂兵凶戰危,戰場上的戰機瞬息萬變,大伙兒請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連博望諸營拿不下來,又遑論輕取丹陽?一旦在短時間之內攻不下丹陽,被馮慧亮他們反應過來了,百分之一百的會出兵追來攻擊我們,到時候我們就會會腹背受敵,身陷險境了。萬一真到了這一步,我們怎麼辦?”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眾人聽了,嚇出了一身冷汗,一個個連連咋舌,叫道:“好險好險!”

  李孝恭頷首道:“幸得將軍提醒,那你說說你的意見吧,怎麼辦,大伙兒聽你的。”

  基本,李孝恭是已經把李靖的話當成聖旨來供了。

  李靖道:“馮慧亮也算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軍人了,他們處心積慮地構建了這樣堅固的防禦工事,肯定不會輕易出戰。只要他們堅守不戰,我們遠道而來,時間一久,必定兵疲糧困,被他們拖垮……”

  “正是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李孝恭拍案而起,著急地問。

  “當下,可以先用小股老弱殘兵向他們挑戰,只要激怒他們,我們另外安排精銳部隊嚴陣以待,等他們出來了,就可以一戰破之了!”

  “好,就依將軍言!”

  果然如李靖所料,經過老弱病殘的唐兵連日的粗言爛舌污辱遍了馮慧亮家裡十八代里出現過的女性後,馮慧亮按耐不住了,從烏龜殼裡探出了頭來,張嘴就咬。

  那些老弱殘兵胡亂抵擋一陣,便敗下陣來了。

  馮慧亮咬得性起,率軍乘勝追擊,連追了好幾里路。

  好了,李靖的計劃成功了,大軍從四面合圍,馮慧亮登時省悟,可已悔之晚矣。

  唐宋的決戰不期然提前來到眼前了,這是馮慧亮不願看到的,也是輔公祏不願看到的。

  但既然已經成了既成事實了,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咬咬牙,上了。

  馮慧亮揮軍四突,希望能儘量避免更大的傷亡,撤回防禦圈。

  意想不到的事出現了,唐軍中仗馬走在最前面一個人,遠遠摘下了頭盔,一路喊話:“嗨嗨嗨!大家還認得我嗎?我奉楚王命令,前來勸大家放下武器,不要做負隅頑抗這種事了!”

  這個人正是隨杜伏威上京的義子的闞稜。

  闞稜此番隨軍出征,一直沒做什麼事,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現在終於到了出場時間了!宋軍中很多闞稜的舊部,闞稜一露面,很多人馬上鬥志全失,甚至下馬跪拜。

  馮慧亮一看不好,撒開大腳丫子,大步狂奔。

  唐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出一百多里,博山、青林等防禦工事防不可防,形同虛設。

  逃回丹陽後,馮慧亮一清點減員人數,乖乖不得了,竟然損失了一萬多人。

  唐軍再無後顧之憂,長驅直入,已到了丹陽城下。

  輔公祏情知丹陽已不可守,棄城而走。

  輔公祏會逃向哪兒呢?

  李勣一眼就看穿了輔公祏心中的那點兒打算——除了向東逃奔會稽(今浙江紹興市)與左遊仙會合,輔公祏已別無選擇。於是,在句容(今江蘇句容市)埋下了大量伏兵。

  果然不出所料,在句容,李勣冷不防掃出的悶棍把輔公祏的數萬大軍一舉盪清,只剩下五百餘人狼狽逃到常州(今江蘇常州市)。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輔公祏的部將吳騷等人甚至在館驛里密謀,準備逮捕他投降唐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下的輔公祏嗅覺比較靈敏,察覺不妙,顧不上收拾,拋妻棄子,只帶著數十名親兵連夜逃竄,混亂中,西門君儀戰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