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德軍繼續向著布格河到德涅斯特河的中間地帶推進。蘇軍主力部隊在德高望重但能力平庸的布瓊尼元帥及其政治委員尼基塔·赫魯雪夫的指揮下,集中部署在基輔和烏曼周邊的兩個地區。為了分割和消滅這些蘇軍,克萊斯特的裝甲集群和第6集團軍密切配合,向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之間的陸橋地帶進攻。同時,賴歇瑙的部分兵力掉頭西進。在那裡,他們先後與從摩爾達維亞出發的斯蒂爾普納格爾和舒伯特的部隊會合。
與北段戰場相比,這裡的地面路況相對堅硬許多,德軍步兵部隊得以向前快速推進。很快地,蘇軍第6、第12集團軍和第18集團軍的部分兵力便被優勢的敵人孤立起來。截至8月3日,他們與外界的聯繫完全中斷。到了8月8日,他們已經處於來自所有方向的德軍炮火的攻擊之下。兩天後,蘇軍停止了抵抗。大約20個師被殲滅,10.3萬人成為戰俘。
與此同時,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沿著海岸線向前推進,開始對敖德薩進行包圍。儘管羅馬尼亞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對於敖德薩長達64天的圍困,防止了駐守該要塞的蘇軍部隊在烏克蘭腹地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這裡,蘇軍將最大規模的一支部隊集結在基輔及其北部地區。於是,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立即從中央集團軍群脫離出來,與克萊斯特的部隊會合,將蘇軍3個整編集團軍和至少2個集團軍部分部隊徹底切斷。
//
---------------
“巴巴羅薩”行動(5)
---------------
實際上,古德里安並沒有立即執行元首的命令,他仍然把自己的目光和雄心放在莫斯科方向上。8月4日,希特勒親自到新博羅索前線視察,並與他的高級指揮官們進行了交談。博克和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極力進言,懇求他不要放棄進攻莫斯科。希特勒當時曾被深深地打動了,然而,在隨後的三個星期里,他的態度卻逐漸堅決起來,並於8月24日單獨接見了古德里安,命令他立即率領整個裝甲集群協助攻占烏克蘭。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古德里安裝甲集團”(這一改名是為了撫慰古德里安的個人心情)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向,揮師南下。
蘇軍恢復元氣
有一段時間,戰無不勝的納粹國防軍似乎看起來就要重蹈拿破崙大軍的覆轍,消失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里了。然而,由於希特勒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制止了這場輕率的撤退,避免了希望的破滅。
然而,即使是希特勒的魔鬼般的魅力也無法改變不可抗拒的歷史命運。儘管德軍占領了數量驚人的蘇聯國土,但其在1941年夏季制定的雄心勃勃的進攻計劃幾乎再也無法實現。蘇聯紅軍遭受了極大的挫折,但是已經從逆境中站了起來。到了1942年,數量更龐大、裝備更優良、指揮更出色的蘇聯紅軍將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對於德軍而言,莫斯科沒有被攻占,列寧格勒同樣也沒有,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第一次被徹底打破。當時,儘管很少有人能夠明白這一點,但是,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潰敗動搖了希特勒“千年帝國”的最根本的基石。
//
---------------
從莫斯科到史達林格勒(1)
---------------
1942年,納粹國防軍的起步並不順。對於蘇聯的入侵使得德軍戰線拉得過長,其推進步伐在1941年的最後一個月被首次遏制住。
從列寧格勒到克里米亞半島的廣大戰線上,德軍遭到了蘇軍全面的猛烈反擊,希特勒的戰爭機器開始逐漸趨於停頓。在被蘇軍從莫斯科的大門口趕走之後,希特勒解除了大部分曾為“閃電戰”的成功實施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們的職務。這位前陸軍下士已經開始直接向海陸空三軍發號施令。希特勒絕不願意僅僅固守1941年所占領的大片土地。他向德國人民許諾,德國將在1942年取得勝利。
改變作戰優先次序
莫斯科不再是進攻的關鍵。德軍大規模的裝甲車輛及步兵編隊開始揮師南下,準備奪取史達林格勒。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城市,但在希特勒看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這個城市是以他最痛恨的對手——約瑟夫·史達林的名字命名的。占領了史達林格勒,德國人將處於攻擊高加索重要油田的有效距離之內,可以撈取到真正的實惠。
這時的德國國防軍的裝甲部隊正面臨著油料短缺的困擾。實際上,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的輕率冒進使納粹德軍的消耗過甚,在激烈的冬季作戰行動中遭受的損失也遠未得到補償。史達林也並非易與之輩。1942年1月,德軍12個集團軍被蘇軍22個集團軍死死拖住,陷於苦戰。在從克里米亞到芬蘭灣的漫長戰線上,德軍141個師,包括11個軸心盟國的師團,與蘇軍300多個師展開了對峙。
戰爭區域的廣泛性有利於德軍。史達林的圖謀不僅是要減輕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壓力,而且還要消滅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紅軍將領們都很清楚,一旦失敗後果將非常嚴重。紅軍在整個戰線上全面展開攻勢,但是這個戰線實在是太長了。儘管襤褸的軍裝里塞滿了稻草和報紙,北極圈內的低溫天氣影響了武器裝備的使用,而且嚴重缺乏坦克和飛機,但德軍還是以非凡的勇氣和職業精神進行著防禦。作戰條件極其惡劣,令人心寒,這種條件卻對蘇軍有利,他們已經習慣了俄羅斯冬季的嚴寒。油箱裡的燃油經常凍結,德軍開始更多地依靠馬車運輸。儘管如此,隨著冬天的臨近,他們仍成功地阻止了蘇軍的進攻。德軍頑強的防禦暴露了紅軍缺乏作戰經驗的問題,同時,其他各方面的缺陷使紅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到了3月份,就連史達林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蘇軍的總攻結束了。
與北段戰場相比,這裡的地面路況相對堅硬許多,德軍步兵部隊得以向前快速推進。很快地,蘇軍第6、第12集團軍和第18集團軍的部分兵力便被優勢的敵人孤立起來。截至8月3日,他們與外界的聯繫完全中斷。到了8月8日,他們已經處於來自所有方向的德軍炮火的攻擊之下。兩天後,蘇軍停止了抵抗。大約20個師被殲滅,10.3萬人成為戰俘。
與此同時,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沿著海岸線向前推進,開始對敖德薩進行包圍。儘管羅馬尼亞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對於敖德薩長達64天的圍困,防止了駐守該要塞的蘇軍部隊在烏克蘭腹地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這裡,蘇軍將最大規模的一支部隊集結在基輔及其北部地區。於是,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立即從中央集團軍群脫離出來,與克萊斯特的部隊會合,將蘇軍3個整編集團軍和至少2個集團軍部分部隊徹底切斷。
//
---------------
“巴巴羅薩”行動(5)
---------------
實際上,古德里安並沒有立即執行元首的命令,他仍然把自己的目光和雄心放在莫斯科方向上。8月4日,希特勒親自到新博羅索前線視察,並與他的高級指揮官們進行了交談。博克和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極力進言,懇求他不要放棄進攻莫斯科。希特勒當時曾被深深地打動了,然而,在隨後的三個星期里,他的態度卻逐漸堅決起來,並於8月24日單獨接見了古德里安,命令他立即率領整個裝甲集群協助攻占烏克蘭。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古德里安裝甲集團”(這一改名是為了撫慰古德里安的個人心情)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向,揮師南下。
蘇軍恢復元氣
有一段時間,戰無不勝的納粹國防軍似乎看起來就要重蹈拿破崙大軍的覆轍,消失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里了。然而,由於希特勒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制止了這場輕率的撤退,避免了希望的破滅。
然而,即使是希特勒的魔鬼般的魅力也無法改變不可抗拒的歷史命運。儘管德軍占領了數量驚人的蘇聯國土,但其在1941年夏季制定的雄心勃勃的進攻計劃幾乎再也無法實現。蘇聯紅軍遭受了極大的挫折,但是已經從逆境中站了起來。到了1942年,數量更龐大、裝備更優良、指揮更出色的蘇聯紅軍將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對於德軍而言,莫斯科沒有被攻占,列寧格勒同樣也沒有,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第一次被徹底打破。當時,儘管很少有人能夠明白這一點,但是,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潰敗動搖了希特勒“千年帝國”的最根本的基石。
//
---------------
從莫斯科到史達林格勒(1)
---------------
1942年,納粹國防軍的起步並不順。對於蘇聯的入侵使得德軍戰線拉得過長,其推進步伐在1941年的最後一個月被首次遏制住。
從列寧格勒到克里米亞半島的廣大戰線上,德軍遭到了蘇軍全面的猛烈反擊,希特勒的戰爭機器開始逐漸趨於停頓。在被蘇軍從莫斯科的大門口趕走之後,希特勒解除了大部分曾為“閃電戰”的成功實施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們的職務。這位前陸軍下士已經開始直接向海陸空三軍發號施令。希特勒絕不願意僅僅固守1941年所占領的大片土地。他向德國人民許諾,德國將在1942年取得勝利。
改變作戰優先次序
莫斯科不再是進攻的關鍵。德軍大規模的裝甲車輛及步兵編隊開始揮師南下,準備奪取史達林格勒。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城市,但在希特勒看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這個城市是以他最痛恨的對手——約瑟夫·史達林的名字命名的。占領了史達林格勒,德國人將處於攻擊高加索重要油田的有效距離之內,可以撈取到真正的實惠。
這時的德國國防軍的裝甲部隊正面臨著油料短缺的困擾。實際上,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的輕率冒進使納粹德軍的消耗過甚,在激烈的冬季作戰行動中遭受的損失也遠未得到補償。史達林也並非易與之輩。1942年1月,德軍12個集團軍被蘇軍22個集團軍死死拖住,陷於苦戰。在從克里米亞到芬蘭灣的漫長戰線上,德軍141個師,包括11個軸心盟國的師團,與蘇軍300多個師展開了對峙。
戰爭區域的廣泛性有利於德軍。史達林的圖謀不僅是要減輕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壓力,而且還要消滅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紅軍將領們都很清楚,一旦失敗後果將非常嚴重。紅軍在整個戰線上全面展開攻勢,但是這個戰線實在是太長了。儘管襤褸的軍裝里塞滿了稻草和報紙,北極圈內的低溫天氣影響了武器裝備的使用,而且嚴重缺乏坦克和飛機,但德軍還是以非凡的勇氣和職業精神進行著防禦。作戰條件極其惡劣,令人心寒,這種條件卻對蘇軍有利,他們已經習慣了俄羅斯冬季的嚴寒。油箱裡的燃油經常凍結,德軍開始更多地依靠馬車運輸。儘管如此,隨著冬天的臨近,他們仍成功地阻止了蘇軍的進攻。德軍頑強的防禦暴露了紅軍缺乏作戰經驗的問題,同時,其他各方面的缺陷使紅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到了3月份,就連史達林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蘇軍的總攻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