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鬥進行到這個時候,戰場上已經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陣線,敵我雙方的軍隊膠著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場面極其混亂和危險。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勝利將會屬於那個堅信自己必將取得勝利的人,而失敗將會降臨到那個認為自己力不如人、技不如人的指揮官的頭上。隨後的事實證明了這一結果。在雙方的角力中,優勢逐漸偏向德軍一方。在盟軍陣線最南端的比爾哈凱姆,駐守的是自由法國的軍隊,他們在德軍的猛烈攻擊下,進行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史詩般的抵抗之後,最終被迫撤退,比爾哈凱姆失守。緊接著,英軍也開始撤退。隆美爾隨即傾其全部兵力窮追不捨。幾乎就在剎那之間,圖卜魯格陷入了極度危險之中。6月20日凌晨5時20分,隆美爾對圖卜魯格防線的東南段發起了猛烈進攻。對於英國人而言,不幸的是,他們一直錯誤地認為敵人將會從西南方向發起進攻,於是將大部分火炮和整個第2南非師部署在西南段,並將原先部署在東南段的大部分地雷也轉移到了其他地段,這就大大削弱了東南段的防禦能力。德國人的進攻就像預先設定好的時鐘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凱塞林元帥的轟炸機拉開進攻序幕的3個小時後,第15裝甲師突破了英軍防線,義大利阿列特師和的里雅斯特師緊緊跟進,全力以赴地擴大突破口。此時,在突入英軍的環形防線後,軸心國軍隊就可以通過真正的“閃擊戰”來摧毀敵方的整個防禦。

  //

  ---------------

  沙漠激戰(5)

  ---------------

  第二天,正當圖卜魯格要塞的英軍和大英國協軍隊繼續頑強抵抗時,突然發現在己方司令部的上空升起了一面巨大的白旗,這讓他們極為震驚和憤怒。隨著當天第一縷晨風徐徐吹來,象徵著投降的白旗在空中微微擺動,整個陣地上瀰漫著一種非常強烈的痛苦、悲憤、失望的氣氛。在任何時候,戰敗都是令人極端痛苦的,但是,對於在這裡的成千上萬名剛剛經歷了戰敗痛苦的英軍來說,他們還要承受投降所帶來的巨大屈辱。就在那一天,有3萬多名盟軍官兵淪為戰俘,當他們列隊從隆美爾面前經過時,也許大多數人並不認識這位志得意滿的勝利者。英軍遭受的損失極為慘重,共計2000多台車輛、4335噸物資和1814噸燃油被德軍繳獲。如今,躊躇滿志的隆美爾甚至開始認為,最終的勝利已經近在咫尺了。

  英軍潰敗

  攻占圖卜魯格使得德國裝甲集團軍上下欣喜若狂,也為隆美爾本人帶來了一根陸軍元帥的權杖。然而,事情至此遠未結束。

  隆美爾被晉升為陸軍元帥後,參謀人員紛紛表示祝賀,他卻以超然的態度回答:“所有部隊必須集結起來,為進一步的攻擊做準備。”他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埃及邊境、尼羅河三角洲、蘇伊士運河等更遠的地方,夢想著贏得更大的榮耀。對於來自他的上司凱塞林元帥以及義大利指揮官們的不同意見,隆美爾回答說,敵人現在已經陣腳大亂,根本無力抵抗自己即將發起的迅速有力的強大突擊。他補充指出,如今擁有了圖卜魯格這個巨大的物資儲備基地,在發起進攻時,再也不會受到物資短缺的致命限制了。這一主張得到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支持,他們希望隆美爾能夠為自己帶來壓倒性的勝利。

  截至6月22日傍晚,第90輕裝甲師已經抵達拜爾迪,第21裝甲師正在前往這裡的路上。到了次日,第15裝甲師和阿列特師開始對埃及邊境南段進行夾擊,追擊前面不斷潰退的第8集團軍殘部。與此同時,隆美爾本人視察了第90輕裝甲師剛剛繳獲的一個物資倉庫,它位於卡普佐堡,倉庫里有數量巨大的燃油。

  在英國人方面,軍事上的“死亡舞蹈”仍在繼續上演:軍令不暢通,情報延遲且不準確,前線部隊不再相信上級和支援部隊,步兵不再相信裝甲部隊,炮兵和工兵部隊只顧自己逃命去了……那些願意為了正義事業獻出生命的人,如今也不再對他們的指揮官表示忠誠和服從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那些人根本不值得信任,自己的努力甚至生命將會由於軍事指揮的無能而白白葬送。

  英軍一項旨在在馬特魯港以南阻擊德國裝甲集團軍的計劃以慘敗告終。直到這時,奧金萊克才採取了一項在許多人看來——包括邱吉爾首相在內——早就應當採取的措施:下令撤銷里奇將軍的職務,由他自己親自指揮作戰。通過這一做法,他輕而易舉地將此前戰敗的一切責任推卸到了里奇的身上。

  後勤的成功

  隆美爾似乎取得了優勢,但實際上卻是盟軍方面贏得了後勤戰的勝利。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在撤退時炸毀了港口設施,圖卜魯格港口雖然落入軸心國軍隊之手,卻無法使用。因此,他們不得不花費長達3周的時間,將補給物資從的黎波里港口通過陸路運到前線。

  當時,馬爾他島遭到了德意軍隊的狂轟濫炸。為了救援馬爾他島,1942年7月,盟國6艘滿載作戰物資的貨船從直布羅陀出發。另外有11艘貨船從亞歷山大港出發,在1艘戰列艦、2艘護航航空母艦、12艘巡洋艦和大批小型艦艇的護航下,向馬爾他島進發。最終,這組船隊只有2艘貨船平安到達,6艘被擊沉,3艘嚴重負傷。在護航艦船中,5艘巡洋艦遭到重創,4艘驅逐艦被擊沉。

  1942年8月,就在隆美爾試圖進攻開羅的同時,盟軍對馬爾他島進行了最後一次的燃油和物資補給努力——“支座”行動。在2艘戰列艦、3艘護航航空母艦(1艘被擊沉)、7艘巡洋艦(2艘被擊沉)、33艘驅逐艦(1艘被擊沉)的護航下,14艘商船駛向馬爾他島,途中9艘被擊沉,最後僅有5艘抵達了目的地,其中就有嚴重受損的“俄亥俄”號油船。而此時盟國空軍的增援部隊已經緩解了馬爾他島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