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
沙漠激戰(6)
---------------
從1942年7月開始,在盟國海空軍的共同打擊下,軸心國船隊從義大利出發向北非戰場進行海上運輸補給的第三輪努力,最終以葬身地中海海底而告結束。此時,盟國空軍已經建立起一支龐大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轟炸機部隊。在空中,儘管約阿希姆·梅塞勒之流的王牌飛行員有了建功立業的千載良機,但是,這種永無休止的空戰也不可避免地消耗了德國的油料和熟練的飛行員。
在盟國空軍的現代化戰機面前,隆美爾的“飛行炮車”——“容克”87式戰鬥機也被無情地逐出了空中戰場。但是,英國人的空中優勢暫時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截至6月29日清晨,軸心國軍隊已經越過了馬特魯港,沿著海岸公路推進到富凱,朝著下一個目標埃爾達巴進發。德軍兩個裝甲師和義大利阿列特師向西南方向的古塞爾推進。這時,他們的正前方是阿拉曼的一個小火車站,在此之前,人們對於它的名字幾乎聞所未聞。
隆美爾的命令簡潔明了。對於橫在自己面前的英軍防線,隆美爾絕不相信它們會比以前所遇到的任何一道防線都要難以突破,因此,儘管部隊經過連續4個星期的突擊之後已經疲憊不堪,他仍然要求他們振作精神,發起最後一次衝鋒。然而,對於此時的軸心國部隊而言,僅僅憑藉隆美爾本人鋼鐵般的意志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軍途中,他們遭到了盟軍空中力量的猛烈轟炸,卻毫無還手之力。
7月1日下午晚些時候,第90輕裝甲師官兵突然遭到盟軍方面鋪天蓋地的炮擊,他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那種猛烈的火力。盟軍的重型火炮、榴彈炮、輕型和中型野戰炮、迫擊炮、反坦克炮……一齊開火,構成一道密不透風的令人恐怖的彈幕。這種場面甚至驚動了隆美爾本人,他急忙乘坐裝甲車趕往前沿陣地進行指揮。這種戰術產生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奧金萊克終於找到了一種阻擊德國人的方法。
激戰持續了3個星期,但是,隆美爾最終只被擊退了1英里。這次戰役再次暴露了英國第8集團軍內部在協同作戰方面的嚴重問題,他們的戰術和戰役水平與德國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必須進行徹底的重組和全面的訓練。在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雙方各有得失。奧金萊克雖然阻擋住了隆美爾前往尼羅河的腳步——但是,軸心國的裝甲集團軍依然存在,沒有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將會再次發起攻擊,並且能否得逞。
蒙哥馬利出任指揮官
此時此地,雙方不得不暫時停下來喘口氣。等到再次補給完成後,無疑又將有一場惡戰。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終於有機會躺在戰壕里休息一下了,讀一讀家鄉親人的來信,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上體味一下久違了的親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平靜不會持續太久。
8月30日,隆美爾對阿萊姆哈爾法再次發起進攻,隨後4天的戰鬥將會決定這場沙漠戰爭的前途。這一次,隆美爾開始面臨一個新的對手——剛剛被奧金萊克任命為第8集團軍司令官的伯納德·L·蒙哥馬利將軍。後來,人們通常把北非英軍命運發生轉折的原因歸結於蒙哥馬利出任指揮官這件事情上。但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全面的。畢竟,僅憑一個人,無論他有多麼大的影響力,也不可能贏得一場戰爭。
英國皇家空軍奪取了完全的制空權,對德國人的物資儲備庫和司令部部隊展開了無所顧忌的猛烈轟炸。此時,隆美爾由於長期作戰積勞成疾,他手下的17000名老兵同樣患上了各種疾病,要知道,他們已經在北非沙漠裡連續苦戰一年之久了。
隨著蒙哥馬利的走馬上任,英國人拒絕再與德國人玩兒以前的老遊戲,他們的裝甲部隊不再像過去那樣進行“自殺式”的主動出擊,而是在炮兵和空軍的支援下以逸待勞,耐心地等待著德國人的到來。因此,他們這次再也沒有出現隆美爾在當年夏天所見到的那種鬆弛慌亂的場面。眼下,隆美爾的“東方計劃”已經被迫推遲了。“東方計劃”是一項極其宏偉的作戰方案,它得到了第三帝國總理府的認可,計劃由德國國防軍向高加索方向,德國非洲軍團向蘇伊士運河方向,同時發起一場規模浩大的鉗形攻勢。上述兩支部隊會合後,將繼續向東推進,直到與從西向東對進的日本人會師為止。然而,由於貽誤了有利的戰機,“東方計劃”最終流產了。
//
---------------
沙漠激戰(7)
---------------
向上司請假後,隆美爾獲准返回柏林治病,北非戰場的指揮權暫時交給施圖姆將軍掌管。在戈培爾全家為他舉行的接風宴會上,隆美爾表示,一旦英國人發起進攻,他將立即返回(北非戰場)。這番話後來讓施圖姆知道了,這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阿拉曼戰役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正如隆美爾所擔心的那樣打響了。蒙哥馬利,這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上血腥塹壕戰的軍人,對那種無謂地浪費士兵生命的做法非常反感。他甚至拒絕了邱吉爾要他立即發起攻擊的命令,堅持在戰鬥前做好一切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1942年10月23日,在擁有了完全制空權以及步兵和坦克的絕對優勢的前提下,蒙哥馬利首先指揮英軍進行了自191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炮火準備,而後發起了全面進攻。
---------------
沙漠激戰(6)
---------------
從1942年7月開始,在盟國海空軍的共同打擊下,軸心國船隊從義大利出發向北非戰場進行海上運輸補給的第三輪努力,最終以葬身地中海海底而告結束。此時,盟國空軍已經建立起一支龐大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轟炸機部隊。在空中,儘管約阿希姆·梅塞勒之流的王牌飛行員有了建功立業的千載良機,但是,這種永無休止的空戰也不可避免地消耗了德國的油料和熟練的飛行員。
在盟國空軍的現代化戰機面前,隆美爾的“飛行炮車”——“容克”87式戰鬥機也被無情地逐出了空中戰場。但是,英國人的空中優勢暫時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截至6月29日清晨,軸心國軍隊已經越過了馬特魯港,沿著海岸公路推進到富凱,朝著下一個目標埃爾達巴進發。德軍兩個裝甲師和義大利阿列特師向西南方向的古塞爾推進。這時,他們的正前方是阿拉曼的一個小火車站,在此之前,人們對於它的名字幾乎聞所未聞。
隆美爾的命令簡潔明了。對於橫在自己面前的英軍防線,隆美爾絕不相信它們會比以前所遇到的任何一道防線都要難以突破,因此,儘管部隊經過連續4個星期的突擊之後已經疲憊不堪,他仍然要求他們振作精神,發起最後一次衝鋒。然而,對於此時的軸心國部隊而言,僅僅憑藉隆美爾本人鋼鐵般的意志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軍途中,他們遭到了盟軍空中力量的猛烈轟炸,卻毫無還手之力。
7月1日下午晚些時候,第90輕裝甲師官兵突然遭到盟軍方面鋪天蓋地的炮擊,他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那種猛烈的火力。盟軍的重型火炮、榴彈炮、輕型和中型野戰炮、迫擊炮、反坦克炮……一齊開火,構成一道密不透風的令人恐怖的彈幕。這種場面甚至驚動了隆美爾本人,他急忙乘坐裝甲車趕往前沿陣地進行指揮。這種戰術產生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奧金萊克終於找到了一種阻擊德國人的方法。
激戰持續了3個星期,但是,隆美爾最終只被擊退了1英里。這次戰役再次暴露了英國第8集團軍內部在協同作戰方面的嚴重問題,他們的戰術和戰役水平與德國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必須進行徹底的重組和全面的訓練。在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雙方各有得失。奧金萊克雖然阻擋住了隆美爾前往尼羅河的腳步——但是,軸心國的裝甲集團軍依然存在,沒有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將會再次發起攻擊,並且能否得逞。
蒙哥馬利出任指揮官
此時此地,雙方不得不暫時停下來喘口氣。等到再次補給完成後,無疑又將有一場惡戰。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終於有機會躺在戰壕里休息一下了,讀一讀家鄉親人的來信,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上體味一下久違了的親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平靜不會持續太久。
8月30日,隆美爾對阿萊姆哈爾法再次發起進攻,隨後4天的戰鬥將會決定這場沙漠戰爭的前途。這一次,隆美爾開始面臨一個新的對手——剛剛被奧金萊克任命為第8集團軍司令官的伯納德·L·蒙哥馬利將軍。後來,人們通常把北非英軍命運發生轉折的原因歸結於蒙哥馬利出任指揮官這件事情上。但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全面的。畢竟,僅憑一個人,無論他有多麼大的影響力,也不可能贏得一場戰爭。
英國皇家空軍奪取了完全的制空權,對德國人的物資儲備庫和司令部部隊展開了無所顧忌的猛烈轟炸。此時,隆美爾由於長期作戰積勞成疾,他手下的17000名老兵同樣患上了各種疾病,要知道,他們已經在北非沙漠裡連續苦戰一年之久了。
隨著蒙哥馬利的走馬上任,英國人拒絕再與德國人玩兒以前的老遊戲,他們的裝甲部隊不再像過去那樣進行“自殺式”的主動出擊,而是在炮兵和空軍的支援下以逸待勞,耐心地等待著德國人的到來。因此,他們這次再也沒有出現隆美爾在當年夏天所見到的那種鬆弛慌亂的場面。眼下,隆美爾的“東方計劃”已經被迫推遲了。“東方計劃”是一項極其宏偉的作戰方案,它得到了第三帝國總理府的認可,計劃由德國國防軍向高加索方向,德國非洲軍團向蘇伊士運河方向,同時發起一場規模浩大的鉗形攻勢。上述兩支部隊會合後,將繼續向東推進,直到與從西向東對進的日本人會師為止。然而,由於貽誤了有利的戰機,“東方計劃”最終流產了。
//
---------------
沙漠激戰(7)
---------------
向上司請假後,隆美爾獲准返回柏林治病,北非戰場的指揮權暫時交給施圖姆將軍掌管。在戈培爾全家為他舉行的接風宴會上,隆美爾表示,一旦英國人發起進攻,他將立即返回(北非戰場)。這番話後來讓施圖姆知道了,這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阿拉曼戰役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正如隆美爾所擔心的那樣打響了。蒙哥馬利,這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上血腥塹壕戰的軍人,對那種無謂地浪費士兵生命的做法非常反感。他甚至拒絕了邱吉爾要他立即發起攻擊的命令,堅持在戰鬥前做好一切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1942年10月23日,在擁有了完全制空權以及步兵和坦克的絕對優勢的前提下,蒙哥馬利首先指揮英軍進行了自191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炮火準備,而後發起了全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