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學校躺在桌上,可能是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也可能是槍聲炮聲的影響,雖然已是一天一夜沒睡覺頭腦卻異常清醒一點睡意都沒有,就這樣翻來覆去睜大眼睛到了天亮。

  起床後與幾個同事一起找水洗漱,走在村中的小道上四周靜悄悄地沒有一個人影,想找個人問問哪裡有水井或小河都沒辦法,只好漫無目的地沿著村子一路找去,一直走出村子一公里左右才找到一條小水溝。水溝不大水也不深,溝里的水還算清澈。到現在已一天一夜沒洗澡了,自己都感覺到身上發出的氣味酸臭難聞,看到清澈的水流當然要好好地來一次大清洗,趁四周無人大家都脫光衣服跳到水溝里徹徹底底將身子擦了一遍。

  洗漱完畢繞著村子走了一周仔細地觀察一下四圍的地形,自己都禁不住啞然失笑,昨晚站崗的曬場邊那幢水泥樓房就是當地的派出所,這麼安全的地方倒讓我們提心弔膽地守了一夜。

  經過陳指導員和李隊長與當地政府的聯繫,決定將機械五隊的人員安排在上石供銷社閒空的平房裡住下來。剛到這裡的頭三天白天忙著安營紮寨為後續人員到來做準備,晚上耳聽“噠、噠、噠、轟、隆、隆”而響的槍聲炮聲,整個人就象吸了興奮劑似的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常常是睜大眼睛盼天亮。

  三天後,全部施工人員與機械設備都陸續來到了這裡,幾十人的吃喝拉撒全落在我的頭上,我的工作一起子變得忙碌起來。總務一職可不是好當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都需要我親力親為。上石公社是一個小地方,除了柴火可以就地解決,連吃用的水都必須到幾公里之外的小河拉回來,糧食、蔬菜、肉類和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就更無法為我們解決了。為保證大家辛苦地工作一天回來之後有一頓可口的飯菜,我必須每天一大早就跟隨生活車到幾十公里外的寧明縣城或憑祥市去採購東西,風裡來雨里去,難得有半天空閒的時候。

  第一次親眼目睹英雄的法卡山是到這裡一個星期之後,為了節省開支陳指導員帶領全體後勤工作人員到山裡面砍木柴。到山裡砍柴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不可預見的意外,當然不能大意,因此,每人除了一把砍刀之外還背上一支自動步槍或衝鋒鎗,這樣的砍柴隊伍大家可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了。入山的道路還沒修築好,只是一條勉強可通行汽車的黃土便道,隨著汽車越爬越高,法卡山在我們的眼前露出了真容。

  眼前的法卡山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中越雙方軍隊拼命爭奪的法卡山其實與附近的山頭沒什麼不同,一樣的屬於黃土山坡,一樣的茅草叢生,高矮也與四周的山坡相差不大,唯一不同之處是臨近山頂幾十米的地方,原本綠草叢生的山頂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炮火炸得翻出黃黃泥土寸草不長光禿禿的山頭,憑這一點與眾不同的特徵遠遠就可一眼看出哪個是法卡山。與法卡山情形相似的還有另一個山頭,這個山頭與法卡山距離不遠遙對相望,聽當地的村民說那是越南境內的“加目山”(當地方言)。從山頭上的這種現象就可看出,交戰雙方為奪山頭的控制權不知發射了多少炮彈,戰士們負出的生命代價是何等的慘重。

  說是砍柴不如說拾柴恰當,臨近法卡山的路兩旁到處都是倒在地上的枯樹,用砍刀把曬乾的枯樹枝砍下來也費不了多少勁,時間不長我們就裝了滿滿的一車。看看時間還早,陳指導員決定去看看在山裡工作的同事們,同時也想了解一下工地的實際情況,他一個人往施工的地方走去了。

  藉此機會我們幾個人也隨便四處走走看看,雖然聞名於世的法卡山保衛戰沒趕上,但踏上了這裡的土地,聞到了這裡的泥土清香,也聞到了戰爭殘留的硝煙氣息,還親眼看到了戰爭對人民與大自然造成的傷害,總算是沒有白到法卡山。沿路走著走著,幾個人稀稀拉拉遠遠近近拉開了不少的距離,我與余有新兩人走到了最前面。

  隨著道路拐過兩道山溝,看看漸漸臨近法卡山,山林里透出的戰爭氣息越來越濃烈。只見道路兩旁到處挖有藏身的貓眼洞,山溝的隱蔽處隨地能看到一頂頂部隊人員住的帳蓬,沿路開闊地帶還時不時有幾處炮兵陣地,炮台上方都拉有綠色的尼龍防護網,防護網上插著翠綠的樹枝,在遠處很難發現隱藏在下面的一門門大炮。外表看似平靜的山溝溝里保護工作並沒有放鬆,沿途隱蔽處相隔不遠就會有一兩個戰士站崗守衛,身穿機械大隊的帆布工作服在這裡就是最管用的通行證,站崗人員看到我們都會用微笑來表示放行。

  山區的天孩兒的臉,天氣真的是說變就變。剛剛還陽光高照曬得我們氣喘吁吁的,轉眼間一點徵兆都沒有就突然風雨大作,毫無思想準備的我們只能就地尋找藏身之地躲避傾盆大雨。余有新鑽進了路邊的貓眼洞,看到裡面黑洞洞的不知會不會藏有蛇類獸類,我可不敢鑽進去,只能緊緊抱著槍藏身於路邊的柴草堆旁。這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十多分鐘後變成了毛毛細雨,不過我的一身衣服也濕透了,好在天氣不冷沒什麼問題。余有新雖然沒被雨澆,但比我更慘,貓眼洞又小又窄,流下來的雨水往裡倒灌了不少,等他鑽出來身上全是濕漉漉的黃泥漿。沒辦法,他只好脫下衣服在清清的山泉邊洗了一遍,呵呵,還不是與我一樣照穿濕衣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