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曉英因宋行一案被逮捕,她存心殺人,即使宋行當時已死,也犯下殘害死屍的重罪,按律要判該流放三千里,量地方遠近,該直配到令人聞名喪膽的沙門島。所幸是推官姚恕罪斷案,高瓊請押衙程德玄出面說情,姚恕便從輕處罰,判流一千里,該配隸滄州牢城。又特意沒有立即黥面後押解上路,只將她囚禁在相對寬鬆的左軍巡司獄中,等待大赦的機會。原本要等到大宋攻打下南唐後皇帝大赦天下,哪知道宣德門意外出現仙鶴祥瑞,令唐曉英的牢獄生涯提早結束,可以說是一場驚喜了。

  高瓊來獄中接唐曉英時,意外遇到了王旦。王旦所愛的女子劉念已經承認殺死宋行罪名,她殺害重犯,斷了追蹤鬼樊樓的重要線索,理所當然地被判了死刑。姚恕憐她是女子,父親劉昌又曾在開封府任職,特意開恩改斬首為絞刑,保她全屍,正囚禁在開封府獄中,只等秋後行刑,此次亦不在大赦之列。

  王旦一見到唐曉英出來,便上前哀求道:“英娘,求你救救念兒。”

  唐曉英自當日與劉念同被逮捕來開封府獄,便被分開關押。負責判案的推官姚恕因為要在量刑時袒護唐曉英,刻意沒有將二人同案審問,是以她就再也未見過劉念。此刻見王旦一臉悲苦,忙問道:“念娘怎麼了?”王旦道:“她被判了死罪。英娘,眼下只有你能救她。”

  唐曉英道:“其實我很感謝念娘,她不殺宋行,我也要殺他,這罪名本該是我來承擔。”王旦道:“不,念兒沒有殺人,她哭著告訴我,她沒有殺人。”

  高瓊道:“既然劉念沒有殺死宋行,為何又要在公堂上招供、承認罪名?”王旦抹了一把眼淚,道:“你們知道那些人是怎麼對待她一個女孩子的嗎?”

  原來劉念被審時死活不肯承認殺人,姚恕便下令動刑拷問。那些刑吏原是劉昌下屬,卻很不喜歡他刻薄之為人,忽見他被免職,女兒捲入命案,被長官下令刑訊,立即決意報復,要將劉氏父子發明的種種陰毒刑具都派上用場。劉念起初還嘴硬,大罵不止,待到被刑吏粗暴剝下衣衫,當眾裸露出上體來,這才著了慌,不等刑具上身,便流淚招認了罪名。

  高瓊道:“王衙內,我不想瞞你,我們都認為是劉念殺人。當晚閉門兇案,宋行被悄無聲息地殺死在武藝高強的張詠的眼皮底下,不露任何聲響,可見那人不但不是外人。又有仵作證實是女子所為,當日在宅邸中的女子,不過是唐曉英和劉念,以及一名小女使。三人中只有英娘和劉念有殺人動機,英娘湊巧又被我撞見,證實她殺人時宋行已死,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劉念一人了。”

  王旦道:“可你們也說過,兇手是宋行完全意料不到的人。他知道念兒恨他入骨,如何會見到她走近時不出聲叫喊?”高瓊道:“向敏中他們也討論過這個問題,認為大概因為劉念終究是纖纖弱質女流,宋行想不到她會殺人。二來也有可能宋行當時已經睡著,他耳朵中被張詠事先堵了碎布,對外界聲音並不敏感。”

  王旦道:“我知道你們信不過我,信不過念兒。可你們難道也信不過唐曉英麼?她可以作證,當晚念兒根本沒有機會殺人。”

  唐曉英一呆,道:“什麼?”王旦道:“你當晚跟念兒同床而臥,她告訴過我,當晚她根本沒有出過房間,倒是她聽見你出去又進來。”

  唐曉英道:“可是……當晚我腦子很亂,完全不記得別的事情。”王旦一呆,道:“什麼?你跟念兒同在一間房裡,她有沒有出去過,你怎麼會不記得?”

  他不知道高瓊是唐曉英苦苦追尋多年的大仇人,而她卻要為了掩護仇人去殺人,也難怪她會心思激盪,對旁人之事毫不在意了。

  高瓊忙道:“英娘有她的苦衷。”王旦道:“我不信。你若是想不起來,我就一直跟著你,直到你想起來為止。”唐曉英道:“可是……”高瓊忙道:“不如這樣,王衙內先跟我們回去汴陽坊,也許回到案發現場,英娘會想起來些什麼。況且張詠、向敏中都在那裡,以他們的精細,或許能發現什麼新線索。”王旦道:“這還差不多。”

  三人遂一道來到汴陽坊,張詠等人正預備了酒宴等著為唐曉英接風,忽見到王旦,雖覺意外,但憐他是為心愛的女子四下奔走,便也邀請他到席中坐下。

  王旦又將劉念無辜的話絮絮叨叨說了一遍。向敏中耐心聽完,道:“若果真英娘能記得她本人出去前劉念沒有出過門,那麼確實可以證明她沒有殺人。”唐曉英道:“可我確實不記得。我一直沒有睡著,只是躺在床上發呆,滿腦子全是……全是那些事,根本沒有留意。”

  王旦道:“英娘的話實在難以置信,念兒睡在裡間,她下床必須先越過你,還要坐在床沿穿好鞋襪,你如何會感覺不到?莫非你在庇護什麼人,所以才一心想讓念兒承擔殺人的罪名?”

  向敏中道:“王衙內不要動怒。英娘當時一心想要去殺人,心中反覆盤算,精神也是高度緊張,留意不到別的事很正常。不過這確實是一條相當有用的線索,英娘一直沒有睡著,她不記得當時的情形沒關係,但她睡在外面,若是劉念跨過她出去,她一定會記得。”王旦大喜,道:“向丈果然非常人,一句話就能發現破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