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向敏中忖道:“如果這樣的話,那么小女使就是唯一可能的兇手了。這實在不合情理,宋行當晚是被臨時帶來這裡,她又沒有任何殺人的動機。”

  王旦道:“女使人呢?”張詠道:“她去了樊樓買酒。”又自告奮勇地道,“我這就去尋她回來。”

  他雖是去樊樓找女使,卻也存了一點私心,想去看看李雪梅回來過沒有。自上次她來汴陽坊尋過他後,便失了蹤,其父李稍也派人四下尋過,終無任何消息。他料想她是不願意嫁給晉王為妾,已私下逃出京城,但她未必就會走遠,因為她總要顧慮晉王惱怒下會轉而對付她父親。他時常回想當日情形,即使再一次面對,他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但他還是希望能夠再見到她,也許見到她時,他心中便有了答案。

  然而張詠騎馬過去,一路都沒有遇到女使,到樊樓也沒有人見過她。慌忙趕回汴陽坊中,告知眾人。王旦咬牙切齒道:“她一定是畏罪潛逃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即使不能肯定女使殺人,也要作為重大嫌疑人被逮捕訊問,她若不肯招供,刑罰上身是免不了的。興許她知道唐曉英今日回來後會有什麼,是以搶先一步逃走。

  王旦忙趕來開封府報案,姚恕知道他是知制誥王祐之子,不敢輕意得罪,只得勉強簽發了通緝女使簫簫的公文告示,張貼全城。

  但過了數日,竟始終沒有簫簫的消息。雖說案情又有了轉折,然而誰也不知道女使是真的逃走了,還是出了什麼意外。況且向敏中只是反推劉念在唐曉英出門前沒有下過床,終究沒有切實的人證,劉念依舊是重要嫌犯,暫時被押在獄中,好在終於能夠去掉身上死囚刑具,人輕鬆多了,只等捕到女使才能重新開審。

  過了大半月,寇準預備先返回大名探望老母,眾人正預備為他設宴餞行,內侍行首王繼恩忽然到來,笑道:“官家聽說寇郎即將離京,今晚在大內後苑設宴,一是為寇郎餞行,二來也是感謝諸位連破大案,各位務請光臨。”

  寇準不免又驚又喜,問道:“官家就召了我們幾個麼?”王繼恩道:“還有晉王和幾位皇子,大概聖人和花蕊夫人也是要參加的,不過是一場便宴,都是官家最親信的人,不必緊張。你們先做些準備,到晚些時候我會派人來接你們接宮。”張詠道:“有勞。”

  眾人還沒有到皇宮赴過宴,不免很有些興奮。

  日落前,王繼恩果然派了兩名小黃門來接張詠幾人進宮,在宮門前正遇到晉王趙光義,身後跟著數名全副武裝的侍衛,高瓊也在其中。趙光義一臉肅色,道:“本王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訴皇兄,還請諸位據實稟報。”

  張詠問道:“大王是說什麼事?”趙光義道:“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也不明說,策馬先行。

  潘閬道:“不妙啊,該不會是什麼鴻門宴吧?”張詠白了他一眼,道:“什麼鴻門宴,誰是劉邦,誰又是項羽?”潘閬道:“嗯,這個,還真不好說。”

  當今皇帝生活節儉,曾頒布禁侈令。後宮的嬪妃與宮女的數量不是很多,加起來不超過三百,且不見綾羅綢緞,宮女只准用皂軟巾裹頭。宦官的數量也在二百人以下,比起唐代宦官最多時近五千人的規模,可謂相當寒酸了。

  偌大的皇宮很有些冷冷清清,眾人跟著小黃門穿過重重宮門,進來後苑的一處涼殿。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均已到場,見到趙光義到來,忙過來參見。

  趙光義道:“皇兄人呢?”趙廷美道:“皇兄適才來看過,又趕去了聖人那裡。”

  等了一會兒,只聽見有宦官尖著嗓子叫道:“官家、聖人駕到。”

  卻見趙匡胤攜著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婦人出來。那婦人頭戴漆紗花冠,裝飾以花釵,正是皇后宋氏。眾人慌忙上前拜見,趙匡胤呵呵笑道:“免禮。”執住宋皇后的手道:“皇后,朕來為你介紹。”一一引薦張詠等人。宋皇后甚是矜持,只略略點點頭。

  趙匡胤招呼眾人坐下,左右一望,不見花蕊夫人,忙問道:“夫人呢?”王繼恩道:“臣這就派人去催。”

  趙光義忽道:“不必,臣弟有要事要稟告皇兄,正是與花蕊夫人有關。”趙匡胤笑道:“二弟,眼下有客人在場,你一定要在現在說麼?”趙光義道:“一定要現在說,客人們正是最好的證人。”趙匡胤沉吟片刻,點點頭道:“那好,你說吧。”趙光義道:“皇兄不是命向敏中等人調查博浪沙那群神秘的腳夫麼?他們已經查明真相,腳夫正是花蕊夫人所派。”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甚至包括向敏中在內。他與張詠確實早猜到真相,但因不明內情,未敢張揚,只在私下告訴過寇準、潘閬二人,就連高瓊都沒有聽過,卻不知道趙光義如何知道了內情。

  趙匡胤沉下臉,道:“繼續說。”趙光義便詳細講述了花蕊夫人暗中勾結党項人李繼遷、與其交換殺人的經過,又道,“本朝兩名開國重臣都死在她手裡,這女人居心叵測,不宜再留在宮中,以防她對皇兄不利。”

  趙匡胤道:“向敏中,事情經過可真是這樣?”向敏中道:“是,一切正如晉王所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