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績問道:「不知陛下打算怎麼做?」

  李治道:「關於這一點,我們明白,但是朝中許多大臣和百姓都不明白,這畢竟有違儒家思想。因此還得看商人與佛逝國這一戰究竟能夠為我大唐帶來怎樣的好處,但是首先一點,我們一定得打贏這一仗,因此朕打算讓揚州、廣州給予商人更多的幫助,撥出更多的弓弩箭矢給他們,以及再讓獨孤無月率領樂浪州的水師主力南下,務必要確保此戰勝利。要是真的能夠為我大唐帶來足夠的糧食和資源,朝廷就立刻在那裡組建一支更加強大的水師,將更多的地方納入我大唐版圖。」

  「陛下聖明。」

  李績、韓藝齊聲道。

  李績又道:「陛下,不僅僅是那些島嶼,在交趾邊上還有許多地方,其實都我大唐可以去占領的。」

  他是一個軍人,他解決問題,就只有一招,就是打仗,外交是政治家的事,在看他看來,大陸區要比海島更加值得占領,那些地方在唐朝看來,都是無人區,既然要擴張,就將整個大陸都給占了再說。

  李治道:「但是那邊瘴瘧太重,咱們的士兵去到那邊,會水土不服。」

  李績道:「既然朝廷有意要增強水師,那麼我們可以沿著海邊一路打過去,如此便可避過瘴瘧之地。」

  李治略顯擔憂道:「可是這需要多少人馬?」

  李績道:「那邊都是一些土著,如果有水師配合的話,老臣認為兩三千精兵就足夠了,而且老臣認為商人肯定會願意給予朝廷支持的。」

  說著,他看向韓藝。

  韓藝點點頭道:「商人肯定願意出這錢。」

  李治很滿意的點點頭道:「如果只是動用幾千兵馬,朕覺得值得去試試看。」

  打西北、吐蕃這些危及到中原的地方,出再多兵也是合理的,因為你不打他,他就會來打你,但是對付那些毫無威脅的化外之地,李治就不願意興師動眾,幾千兵馬,就還差不多。

  但如果是幾個月之前,李治可能不會答應的。

  但這一次的蝗災,令李治是心有餘悸,這天災對於農業那是毀滅性的,而天災又是不可阻止的,唯一抵抗天災的辦法,就是擁有足夠的糧食,而且,李治現在也不能不考慮西北地區,如今西北地區早已經不是羈縻制度,朝廷對他們的責任要更重一些,西北要發生災難,糧食就更成問題,因為西北糧食產量一直都不高,這得未雨綢繆。

  李治開始認識到那些化外之地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能夠生產出大量的糧食,要有足夠的糧食,對抗天災的底氣就足了,實在不行,就將百姓遷到那邊去吃糧,他覺得有必要認真對待海外的擴張。

  李績和韓藝本來就是非常支持的,如今見李治也動心了,當然非常開心。

  李績突然道:「陛下,有件事雖然只是小事,但是老臣認為還是應該跟陛下匯報。」

  李治問道:「什麼事?」

  李績道:「關於工匠掀起的那一陣剪髮運動,在禁軍中也引起不小的爭論,有那麼一些禁軍將士認為軍人都應該效仿軍事學院的學員,削髮明志。當然,老臣也明白他們只不過是在借題發揮,其實他們就是希望剪短髮,其實軍中也經常發生虱子傳染的問題。」

  李治聽得眉頭一皺,道:「尚書令可知此事?」

  韓藝道:「臣略有耳聞,但是臣也不知道這事該怎麼辦。」

  李績道:「尚書令向來足智多謀,為何對於此事毫無對策?」其實軍中就是那麼一小撮人在議論,他這時候提出來,就是想讓韓藝來想辦法,因為這事還沒有得到解決。

  韓藝道:「因為這事兩邊都有道理,一方面髮髻乃是傳統,大家維護自身的傳統,這無可厚非,但是另一方面,工人剪髮,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他們是沒有辦法。」

  其實一旦工商崛起,剪髮就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早晚的問題,因為生活節奏變快了,沒有時間給你慢悠悠的去打理自己,遲到是要罰錢的,更為關鍵的是,如今的工人是在一個集體中幹活,大家還得估計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天出這麼多汗,本來就很累,結果回家還得洗頭,還能弄乾,這一套流程下來,誰也沒法堅持,可你要不洗的話,那臭得誰受得了,在生活中,同樣也會被人嫌棄的。

  一提到工匠,印象中就是臭氣熏天,工匠心裡也難受啊,如今又是市場經濟,天天都得跟人打交道,而且工匠的地位又在提高,如今長安盛行發明創造,邱陌一個鐘錶就輕輕鬆鬆融資幾千貫,曹氏兄弟就更加不用多說。

  所以工匠們在這一次運動中,是非常堅持,他們認為反正我不管怎麼做,你們都會嫌棄我們的,那我就還不如圖一個爽快,圖一個乾淨。

  另外,長安有著很多其它民族,社會風氣比較開明,包容性非常強,尋常人看待整件事,不會那麼的鑽牛角尖。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是非常體諒工人的,讀書人當然可以優哉游哉的打理自己,但是工人們幹活本就很苦,天天出汗,確實情有可原。

  「你說得很有道理啊!」李治嘆了口氣,又道:「關於這事,朝中現在都爭論不休,朕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樣吧,讓皇后來主持此事。」

  第1958章 出人意料

  自武媚娘重返朝堂之後,唐朝的制度已經在悄無聲息中,漸漸的發生了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