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封建社會中,一般帝王追求改變制度,通常都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集中皇權,但是因為一個人而導致整個制度發生變化,這確實也非常少見,關鍵還是在於武媚娘的特殊身份。

  這軍國大事,是由李治直接掌控,李績、契苾何力他們這些統帥都不跟武媚娘照面,但是他們跟李治還是經常見面開會。國家的重大決策,也得由李治來拍板,但是具體討論,以及執行,就是政事堂的職責。

  太原計劃,李治表示支持,但是具體事務,他不會直接參與討論,擴張計劃也是如此。

  但是武媚娘面對的也只是樞要大臣,她沒法面對四五品官員,這一部分權力又在樞要大臣手裡。

  整個模式就是因為武媚娘的出現才形成的,但是這種模式比以前要更加穩定一些,不太可能出現太大的黨爭,在樞要大臣中,沒有誰可以權傾朝野,因為主持政務的是武媚娘,但是武媚娘又受到樞要大臣的限制。

  李治非常滿意現在這個局面,雖然他力不從心,但也沒有誰可以危機他的皇權,既然是滿意的,那麼他當然不會去破壞這個平衡的局面,一些事務他還是選擇放到政事堂去解決。

  李治他們這邊開過會之後,武媚娘那邊立刻召開樞要會議。

  由武媚娘來主持政務,效率其實要比宰相高很多,因為她永遠是第一個知道李治的想法和決定。

  韓藝一早就來到了政事堂,突然發現就武媚娘一個人坐在裡面,不禁詫異道:「他們又鬧脾氣呢?」

  武媚娘聽得好氣又好笑,白了他一眼,道:「我是故意約你早點來。」

  「原來如此。」韓藝坐了下來,先是稍稍打量了下武媚娘,休息幾日的武媚娘又是精神奕奕,臉上綻放著光彩,問道:「不知皇后有何事要與我商談?」

  武媚娘道:「相信你已經知道,陛下希望朝廷更加重視交趾、元州那邊的擴張。」

  韓藝點點頭。

  武媚娘道:「陛下之所以發生這種轉變,主要就是因為此次蝗災險些令河南陷入饑荒,我是在想,是否應該也藉此次蝗災宣傳對外擴張?」

  韓藝沉吟片刻,道:「我想還是應該等消滅佛逝國再說,畢竟去開荒那邊,亦非是容易的事,在沒有成功之前,還是儘量不要過度宣傳,萬一有個什麼不慎,今後想要再宣傳這些,恐怕就很難了,我們還是應該以謹慎的態度去面對。」

  武媚娘聽得若有所思,這也是她跟韓藝最大不同的地方,她雖是一個女人,但是做事都是雷厲風行,韓藝反而比較磨磨蹭蹭,不急不躁的,過得半晌,她才道:「言之有理,那就再等些時日吧。另外,關於剪髮一事,你有何看法?」

  韓藝道:「我對於這事沒什麼看法。」

  「當真?」

  武媚娘道。

  韓藝愣了下,道:「難道皇后對此事有何想法?」

  武媚娘道:「雖然這事與我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我認為,一些傳統上的變化,並且能夠令人接受,這對於我也並非是壞處。」

  韓藝皺眉沉吟一會兒,道:「倒也是的,這對於皇后你而言,還真是有些潛在利益。」

  武媚娘輕輕一嘆,道:「不過待會張文灌他們肯定會反對的。」

  韓藝稍稍皺眉,道:「皇后的意思是……想我說服他們。」

  武媚娘稍稍點頭,道:「你也有理由站在工商那邊。」

  韓藝原本是不打算參與此事的,但是如今想想,這個確實有值得深究的價值,束髮是傳統,男人當皇帝也是傳統,如果大家都能夠接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且是改變傳統的變化,那麼對於他的整個計劃,還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至少能夠打下一些基礎。

  「且看他們怎麼說,我看他們當時沒能阻止,現在想要阻止,可也比較難。」

  「嗯。」

  武媚娘道:「不過我希望你明白,此事雖然對我有些好處,但我如果捲入此事,那麼對於我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韓藝點頭笑道:「這我明白,皇后的意思是,反正我跟士林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太好。」

  武媚娘抿唇一笑,道:「你明白就再好不過了。」

  因為她剛剛才在大臣面前上演了比較溫暖的一幕,令大臣對於她改觀不少,她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又跟大臣爭執起來。

  過得一會兒,張文灌、郝處俊、劉祥道便來了。

  「臣等來晚了,還請皇后恕罪。」

  他們見到皇后和韓藝已經到了,趕緊行禮。

  言行舉止間,不難看出,他們對於武媚娘多了一份尊敬,其實此番天災,武媚娘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只不過她在這事上面比較低調,所以表面看不出什麼來,但是實際上,她在朝中,在民間的威望都提升了不少,並且等到河南那邊的百姓徹底走出蝗災的陰影,她的影響力還會進一步發酵的。

  武媚娘笑道:「你們沒有遲到,是我跟尚書令早到了。請坐吧。」

  因為崔戢刃他們還沒有回來,因此這一場會議只有張文灌、劉祥道、郝處俊,以及韓藝參與。

  武媚娘知道,現在她還得繼續保持低調,儘量將事給做好,贏得大家的進一步信任,所以她還是保持以前的風格,一上來就談政務,沒有表現出一丁點的不同。

  而當務之急,首先就是太原計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