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他剛剛消滅高句麗,如今又馬上建議李治出兵吐蕃,等於這軍權就一直握在他手裡,萬一還要將吐蕃給滅了,這可就是天大的功勞,李治還真是封賞不起了,唯一的出路,就是黃袍加身,故此他連滅高句麗的功勞都推倒韓藝、蘇定方他們身上,這功勞其實對於他沒有太多意義,他已經位極人臣,實在他低調,不然的話,豈容許敬宗在那邊囂張,這沒法往上升了,滅高句麗也只是他的一個夢想。

  李治稍稍感到有些失望,他沒有想到那麼長遠,他對於李績是非常信任的,又道:「朕想派司空去吐谷渾統軍,不知司空意下如何?」

  李績道:「陛下,老臣剛剛歸朝,對於吐谷渾的情況,遠不如王方翼他們清楚,既然他們做得這麼好,陛下何不就相信他們一次,讓他們去對付祿東贊。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只怕不能常伴陛下左右,陛下應該給這些年輕將軍一些機會。」

  李治點點頭,心中卻是一陣傷感。

  與李績交談之後,李治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寢宮。

  武媚娘迎上前來,道:「陛下,司空是如何說得?」

  李治搖頭一嘆,將李績的意思告知了武媚娘。

  武媚娘聽後,沉吟少許,突然道:「陛下,臣妾對於此事倒是有些看法。」

  李治詫異道:「記得這事朕先前就問過你,可你說此乃軍國大事,你不是很了解。」

  武媚娘苦笑道:「臣妾先前那麼說,那是因為臣妾認為這事事關重大,一定得先問問司空的意思,如今司空也沒有表態,臣妾才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過陛下,臣妾還得有言在先,臣妾的看法,陛下聽聽就是了,若是覺得不妥,那就當臣妾沒有說過。」

  李治道:「你先說來聽聽。」

  武媚娘便道:「西北局勢之所以能夠逆轉,主要是在於當地商人和百姓的支持,可是他們為何要這麼做,無非就是他們對於我大唐的統治非常滿意,他們非常喜歡韓藝提出來的西北計劃,不想再改變,但歸根結底,他們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戰鬥。

  可如今因為這百姓、商人都去打仗了,這西北的一切發展全部停滯下來,倘若繼續打下去的,我們辛辛苦苦在西北建立的秩序,都將付諸東流,西北百姓的生活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他們是為自己的生活而戰,而戰爭的結果,卻是毀了自己的生活,那麼他們必將又會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戰,到那時候,只怕西北又將陷入混亂之中。

  他們如此忠心於陛下,陛下又何不為他們考慮一下,雖說主動去跟吐蕃講和,雖然顏面有失,但是只要我大唐百姓生活得好,那麼將來縱使吐蕃反覆無常,他們也將如此今日這般無計可施。」

  李治聽得頻頻點頭,「你說得不錯,這仗是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否則的話,西北民生都將會被拖垮,那麼此戰又有何意義?」又略帶埋怨道:「你若早說出來,朕也犯不著苦惱多日。」

  其實在他看到李績的時候,也覺得該停一停,因為李績年紀不小了,沒法像年輕那樣,東征西討,士兵也是如此,以疲憊之師出征,乃兵家大忌,此時應該論功行賞才是。

  武媚娘道:「若其它得事,倒還好說,但這事,臣妾還真不敢妄言。」

  李治笑道:「你也別謙虛了,你這一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必須得趕緊休兵。」

  武媚娘又問道:「那不知打算派何人去跟祿東贊談判?」

  李治微微皺眉,道:「讓盧承慶去談如何?」

  武媚娘搖搖頭,道:「我看盧承慶未必是祿東贊的對手,此番戰爭乃是吐蕃挑起的,而我們卻主動去與吐蕃講和,那祿東贊肯定會咄咄逼人,漫天要價,我看這任務只有一人合適。」

  「誰?」

  「韓藝。」

  武媚娘道:「韓藝與祿東贊交過幾次手,知根知底,而且從未落得下風,此事只能讓韓藝去跟祿東贊談判。」

  李治皺眉道:「可是韓藝如今還身在高句麗,若是吐蕃有意休兵的話,那也不需要韓藝趕回來。」

  武媚娘道:「陛下可不要忘記,西北戰事,乃非常規戰事,如何褒獎西北的商人,如何讓西北恢復過來,這可都需要韓藝來處理,朝中是沒有人能夠勝任的。」

  西北商人不但捐錢,還親自領兵前去,西北所有的事務都停了下來,花費了這麼多錢,商人怎麼恢復過來,商人要是破產了,大家就都失業了,那西北就完了,而且朝廷怎麼也得給他們一個交代,人家雖然是主動的,但是朝廷肯定要給予表示,其實主要還是如何恢復西北的發展。

  這些都需要韓藝,因為西北計劃就是韓藝定的。

  李治嘆道:「你說得不湊,這事還真的讓韓藝來處理。」

  第1717章 火速回京

  其實武媚娘這一番言論,是非常正確的,這戰爭可不是打架鬥毆這麼見,戰爭關乎著每一個百姓,統治者如果為了自己的顏面,拿著所有的百姓去鬥氣,那這個統治者絕對是一個昏君,或者說暴君,而且這種皇帝也鐵定當不長久,在封建社會下,統治者與百姓都是非常暴力的,你暴力剝削我,我就暴力推翻你。

  其實發動戰爭就只有兩個原因,保護自己,掠奪利益。然而,唐朝想要吃下吐蕃,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要知道吐蕃如今是往外擴張,若非唐朝幾番相助,吐蕃早已經消滅了吐谷渾,統治了整個高原,可見它的軍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是在本土作戰的話,那吐蕃將會更加強大,這就跟戰國時期的秦趙一樣,秦國雖是占有著優勢,但是要吃下趙國,也絕非易事,最終也只能弄離間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