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敬宗道:「可是你連背都背不出,那你如何學以致用。」

  韓藝道:「問題就在這裡,如果我們考的內容涉及到很多經書方方面面的內容,你如果都沒有看過,那你就肯定答不出,何必又再去考什麼明經呢?我大唐文化博大精深,出題人得有出題的藝術,默寫的題目,那簡直就是丟朝廷的臉,只要認得字,都可以去出題,換我我也行啊。」

  少數的大臣紛紛點頭,你考一些涉及到這些經書的題目,何必去默寫了,但多數的還是對此嗤之以鼻。

  許敬宗道:「明經只是其一,朝廷選拔官員,主要是看進士科。」

  「這進士科比明經稍微有趣一些,主要詩賦和策問,是需要創造的,不是死記硬背,但是進士科主要還是以文採為重,尤其是詩賦,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要重於策問。朝廷確實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但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這文採好,跟宰相的職能沒有任何關係,宰相只要將語句寫得通順,字寫得好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得做出千古佳句來,宰相的職責就是要輔助君主,治理好天下,寫詩只算作興趣,算作你個人文學修養,你詩寫得好,跟治理國家沒有任何關係。」

  這話一出,幾乎將文臣都給得罪到了,氣得是吹鬍子瞪眼,立刻站出來指責韓藝,你這是侮辱讀書人呀。

  但是武將欣賞韓藝的觀點,降低文采,就能夠增加他們出將入相的希望,也紛紛站出來反駁這些文臣。

  唐朝的文武之爭就沒有斷過,因為文武是平等的,直到宋朝,就開始以文臣為主了。

  這眼看一場文武鬥又要上演了,李治趕忙喝止他們,又瞧向那罪魁禍首,道:「那你應該說考什麼?」

  韓藝道:「微臣認為應當先廢明經,詩賦文章另作為一科,畢竟朝廷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但要說選拔能夠輔助陛下治理天下賢臣,微臣覺得當以時政為重,也就是進士科裡面的策問。經書和史書,都是教人如何治理天下,看這些書也是為了這個,那朝廷就應該考這個。如今咱們大唐還有很多問題難以處理,就說這人才選拔,如何才能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而且讓天下人信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題目。還有早年貞觀大旱,朝廷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防範於未來。還有,土地兼併,如何防止土地兼併,保證百姓的利益。

  像馬賢相的《陳時政疏》,賈誼的《治安策》,李斯的《諫逐客書》,這些千古奇文,都是對於時政的論證,不是靠背出來的,而是學以致用,朝廷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當然得以此為主,考得也應該是這些內容。當初先帝看重馬賢相,就是因為這一篇《陳時政疏》,先帝應該沒有問過他,是否背得出《大學》、《中庸》,哪怕馬賢相背不出,光憑這一篇奇文,足顯宰相之才。

  而當今的進士科,詩賦占有太大的比重了,請恕微臣說一句稍微自大的話,微臣的詩賦要勝於馬賢相,勝於李斯,但要論治國之術,微臣遠不如馬賢相,如果將時政與詩賦放在一起,作為同一科目,這不但加大了科舉的難度,還會令朝廷失去許多人才,有些治國奇才只因詩賦寫得不好,導致沒有入仕,這就是朝廷的損失。」

  第895章 科考之弊端

  其實每個人的主張和思想,都是具有極強的主觀意識,韓藝也不例外,韓藝是一個老千出身,他不太喜歡死記硬背,他主張的是活學活用,他看書就是看個重點,看個大概,絕不會一字一句的去看,因為他是老千,學得東西太多太雜,不可能都系統性的去學習。

  可是李治也有自己的思想,他是很喜歡詩詞歌賦的,他覺得這非常重要,他雖然也知道韓藝說得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他的主觀意願,就是不太贊同,下意識就是抗拒的,可正欲反駁韓藝時,忽聽得一人開口道:「老臣贊成韓藝的建議。」

  李治一看,有些鬱悶,說話的正是一直以來都非常低調的李勣。

  又見李勣拱手道:「陛下,在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括將兵法背得滾瓜爛熟,排兵布陣,無人出其右,可他卻慘敗於秦,就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不懂得靈活運用,行軍打仗是如此,治國同樣也是如此。」

  武將都站出來表示贊成韓藝的建議,他們本來就是支持韓藝的,現在老大都站出來了,更加是不遺餘力的站了出來。

  韓瑗、來濟等一些大臣也都站出來表示支持,他們都是宰相,而且是能臣,他們都知道詩賦跟治國沒有任何關係。

  當然,文臣基本上都是持有反對意見的。

  李治本想直接反駁韓藝的,可見李勣站出來了,開始變得猶豫不決,過得片刻,他道:「此事事關重大,朕還得考慮一下。」

  那些文臣輕輕鬆了口氣。

  然而,他們這口氣都還只是出到一半,韓藝又道:「陛下,微臣還想毛遂自薦。」

  李治皺眉道:「毛遂自薦?」

  「不錯!」

  韓藝道:「微臣想將微臣的賢者六學推薦給科舉。」

  很多大臣都開始捂臉了,這小子還真是不要臉,真當這朝堂是你家開的呀。

  許敬宗是忍無可忍了,道:「難不成你還打算拿科舉去考如何種田,豈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許多大臣都哈哈大笑起來。

  等到他們笑完,韓藝才道:「許大學士,如果你覺得種田是一件很丟臉的事,那我建議你乾脆飯也別吃了,你吃著農夫種的米,又覺得種田是一件丟臉的事,這非君子所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