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的話很簡單,也很普通,但是卻引起文武大臣震驚不已,你山東士族怎——怎麼開始挖自己的根了。

  又有一人站出來,道:「啟稟陛下,微臣贊成光祿卿之言。」

  此人名叫王崇基,出身太原王氏,乃是唐初四大宰相之一王珪的長子,官至主爵郎中,襲封永寧郡公。

  崔義中也站了出來,道:「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朝廷應該統一制定選拔人才的標準,避免有些人任人唯親,結黨營私,滋生腐敗和黨羽之爭。」

  大家是徹底傻眼了,搞什麼東西,一向最為維護士族利益的山東士族,竟然要求廢除士族的優待,這真是太詭異了。

  哦——我知道這一道奏章是誰上的了。韓藝微微一笑,這下好玩了。

  李治瞧了眼目瞪口呆的大臣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輕咳一聲,道:「幾位愛卿言之有理呀,選拔官員,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一個好的官員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而一個壞的官員,也可以禍害一方百姓,國家的興亡在於百姓,百姓的興亡在於官員,而官員的任免,又在於朝廷,因此人才選拔,直接影響國家的興亡。自先帝以來,朝廷就一直非常重視官員的選拔,但似乎做得還不夠。這一道奏章真如醍醐灌頂,令朕幡然醒悟,關於人才的選拔,已經是迫在眉睫,朕想聽聽各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群臣沉默,事能這麼做,但話不能這麼說,任你怎麼說,反正實際操作還得由人來決定,是人就免不了人情。

  崔義玄突然站出來,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為朝廷當全面推行科舉制,將科舉制視為入仕的唯一途徑,如此一來,在選拔官員上面,便可做到人人平等,而且也能夠提拔更多的人才上來。」

  瘋了!瘋了!

  貴族們仿佛感覺到天崩地裂一般,科舉制可是隋文帝弄出來埋葬士族的,你身為士族竟然支持科舉制,這不是瘋了又是什麼。

  李治頻頻點頭,道:「愛卿之言,甚合朕意。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科舉可以為朕求得更多的人才,朕也認為朝廷當大興科舉。」

  如果是科舉是唯一入仕的途徑,那門第就徹底拜拜了。

  「陛下聖明。」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高呼道。

  一干進士出身的寒門官員全部站出來,表示支持這一決議。

  其餘的貴族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如果只是寒門開口,他們當然會找出各種理由反駁,但是山東士族往這一站,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擊了,人家同樣是士族,而且在名望上還是士族之首,他們都贊成科舉制,追求公平、公正、公開,這些人還能說什麼。

  「微臣反對!」

  正當這些貴族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一聲天籟之音在耳邊響起,眾人滿含激動的淚水趕緊尋聲望去,可一看到那人,眼珠子差點沒有掉出來。

  出聲反對的不是別人,正是寒門中的寒門,農夫中的山泉——韓藝。

  科舉制公平嗎,根據歷史的結果來看,也不是非常公平,但至少比九品中正制要公平多了,它還是打破了貴族對於政治壟斷,讓寒門人士可以入仕,進入權力中心。

  方才崔義玄他們推崇科舉制,就已經讓人呆若木雞,如今韓藝站出來反對科舉制,大臣們都感覺自己是在做夢,一個勁的掐自己的大腿,但各個疼的是齜牙咧嘴。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崔義玄他們也紛紛皺眉不語,這小子真是一個攪屎棍,甭管什麼事,都得插上一腳。

  方才還淡定的李治,看到韓藝突然站出來反對,不禁也變得跟那些大臣一樣,有些吃驚,納悶道:「愛卿不是一直推崇尚賢之風麼,興科舉不正是你所想,你為何又要反對?」

  韓藝拱手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對興科舉,而是反對如此草率的興科舉。」

  李治聽得有些迷糊,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回稟陛下,如今的科舉制度還不是非常完善,如果貿然推行的話,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微臣建議陛下要三思後行。」

  崔義玄不屑道:「你說科舉不完善,那你倒是說過理由出來。」

  韓藝道:「首先一點,我對於當今科考的內容是極其反對,而且是從骨子裡面反對。」

  從骨子裡反對?李治嘴角抽了抽,真想將這張嘴給封上,忍著怒氣道:「哦?不知韓愛卿為何對於這科考的內容有如此大意見,朕倒也想聽聽。」

  韓藝昂首傲氣道:「回稟陛下,因為微臣覺得當下這種科考制度是不可能選出像微臣這樣的人才來。」

  「噗!」

  不少官員當即笑噴了,而其餘的官員也是忍俊不禁,氣氛一下就變得輕鬆起來,這個理由不得不服呀。

  許敬宗冷笑道:「但是像皇家特派使這種人才,真是百年難遇,科考選不出也十分正常。」

  「許大學士過獎了。」

  韓藝微微一笑,又道:「科舉是為朝廷選拔人才,朝廷的需要的是治國人才,科舉的內容就應該跟治國有關係。前朝科舉分明經和進士,而我朝制度雖然增加了許多的科目,但還是以明經和進士為主,以至於很多科目都是名存實亡,不受重視,這個待會再論。先說這明經,考明經的題目主要是默寫和背誦經以,以及少量的策問(時政的口答),但是讀書不是讓你背誦和默寫,而是讓你學以致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