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伯隅道:「話雖如此,但這並非我儒家的思想。」

  韓藝道:「孟子不也在孔子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己的思想嗎?還有那董仲舒,皆是審時度勢,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加以改變,迎合當下的制度和國情。現在儒教面對佛、道二教的夾擊,必須改變,當然,我並不是說要改變儒家的核心思想,這當然是不可行的。

  我的構想是,在保留面向君主的核心思想,再增加面對百姓的格物致知思想,這樣的話,儒家思想就能從上到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涵個個層面。一切理論出於儒家,農夫、工匠根據儒家的理論,再利用自己的經驗去種更多的糧食,去發明更為先進的工具,如此儒家思想才能利於不敗之地。也只有當百姓都擁護儒家思想,朝廷才會更加的重視儒家思想。

  而且這也不是壞事,儒家不是一種重視輕徭薄賦,重視農耕嗎?那儒家去幫助百姓想辦法種出更多的糧食,這也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區別就在於沒有經過君主!」

  如此一說,鄭伯隅等人就非常心動了,仁政、禮樂、德治,三大核心是不變的,而格物致知的思想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因為現在沒有純粹科學思想,最接近科學思想的墨家主要也是兼愛、非攻,那麼儒家占得,自然歸儒家。好比說以前總是拿著屠龍刀號令群雄,現在我不是要將你的屠龍刀變成打狗棒,而是再給你一把倚天劍,這就等於是無敵了。

  這是穩賺不虧的買賣啊!

  韓藝在面對那些儒生時,就拿著理論說事,但是面對這些大儒們,他極少談及學術理論,而是談及儒、道、佛三教之爭,因為他知道面對這些大儒,他的那些理論不堪一擊,說不定自己還會被他們給說服,既然如此,那不如不談這些。總得來說,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四人再一次被韓藝說服了,而這一次就不再僅僅是支持格物致知的精神,更多的是支持韓藝的思想戰略,等於四大家族搭上了韓藝的戰車,加強了韓藝與四大家族的聯盟。

  韓藝見火候差不多了,於是又道:「各位前輩,我們鳳飛樓正在籌劃一種推廣格物致知精神的民間小抄。」

  鄭伯隅錯愕道:「民間小抄?」

  韓藝點頭道:「這小抄就是類似於朝廷邸抄的一種刊物,專門用來發表一些學術理論,各位前輩也都知道,我手中有紙墨和印刷術,只要有充足的資源,我們可以一夜之間發表上千份小抄。只是晚輩資歷尚淺,學問不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引力,如果各位前輩願意的話,我希望能夠多多刊登各位前輩的學術理論。」

  幾人聽得目光急閃,這是一個好東西,要不答應的話,那就成豬了。

  鄭伯隅撫須笑道:「推廣儒家思想我們自然是責無旁貸,就算你不邀請我們,我們也會鼎力相助的。」

  其餘三人也點頭表示支持。

  「那真是太感謝了。」

  韓藝故作激動不已,隨後又道:「不過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打算第一刊著重論證格物致知的思想,因為現在這一爭論已經鬧得全城皆知,發表這方面的言論,可以使得更多人來看,同時也讓世人知道格物致知的思想能夠幫助百姓豐衣足食,能夠幫助朝廷施以仁政。我相信這對於各位前輩而言,只不過是舉手之勞。」

  四人紛紛呵呵笑了起來,這都不好意思謙虛,因為這對於他們而言,確實是太簡單了,稍微謙虛一下都成虛偽了。

  經過此番交談,韓藝的科學思想終於獲得了四大家族的絕對支持。

  第一次交談中,雙方說的還是不清不楚,只是強調了格物致知的思想,這一回可是有著質的改變,是從更加長遠的戰略布局去考慮的,可以說是一種戰略聯盟。

  雖然說四大家族不能夠代表天下儒生,但是有了四大家族的支持,再加上韓藝自身的手段,科學思想藉以儒家這一艘大船粉末登場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

  而這一步對於韓藝而言也是至關重要,首先一點,他的那些發明就不再是旁門左道,而是儒家正道,如此才會得到人們的重視,當然,一旦科學成為了正道,那麼身懷絕藝的韓藝的名望肯定是扶搖直上。

  鄭伯隅等人回去後,並沒有跟上回一樣,立刻發表聲明支持韓藝,而是與一干大儒們見了一面,將韓藝對抗佛道二教的戰略跟他們說了一遍。因為有些大儒是反對韓藝的言論的,包括崔盧鄭王四家內部的一些大儒。

  咱們不要去糾結那些細節上問題,得從大局上面考慮,如今佛教這麼強勢,而道教又有皇室的支持,咱們儒家必須得想辦法去應對,不能坐以待斃,如果儒家完了,那我們都完了。而且咱們儒生的群體這麼大,不可能每個人都當官,那你總得給他們找點事做,否則的話,他們可能去投靠別的教派去了,這就是一種人才流失。

  一番討論之後,終於將那些大儒給說服了,為了保證儒家的地位不被撼動,決定極力推崇格物致知的思想,以及支持韓藝的那一番言論。

  而這一次支持韓藝的聲音要更加大,憑藉著這些大儒的威望,在爭論的初期,就將風波給平息了。

  第766章 嚇人的禮物

  這輿論的突然轉變,別說裴清風等人了,就連鄭善行、王玄道等人都感到非常驚訝。

  因為幾乎所有大儒都非常明確的表示支持韓藝的這一理論,這可以說是從未有過的現象,要知道這些大儒自視甚高,他們不可能瞧得上韓藝這一個田舍兒出身的商人,更別提支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