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基思號”急遽側傾。舵房裡所有人伏在地上,舵手抓著舵輪最底下的幾根輻條控制方向。甲板上的茶杯滑向一邊。然後傳來三聲驚人的爆炸,最靠近的一枚炸彈落在船尾十碼外,卡住了舵,“基思號”開始兜圈子打轉。

  伯松上校改為手動操舵。就在船隻正要恢復正常運作時,另外三架飛機又展開俯衝。這一次,韋克沃克望著飛機施放的炸彈對準船身落下。他知道自己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等待爆炸。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受。一聲碰撞,緊接著天搖地動,船尾某個地方噴出一道煙霧和蒸騰的水汽。

  令人驚訝的是,他沒有看見船隻受損的痕跡。原來其中一枚炸彈筆直落入二號通風管,在最底下的第二鍋爐室爆裂。電力失靈,船板掀起來了,“基思號”朝左側大幅傾斜。

  不遠處,德雷爾上尉從“MTB102”魚雷艇上看見“基思號”被擊中,急忙趕來救援。韋克沃克認為自己在癱瘓的“基思號”上無法發揮作用,立刻移師德雷爾的魚雷艇。這是將軍二十四小時來的第八艘旗艦。

  “基思號”如今在水中載浮載沉,伯松上校下令棄船。二十幾個人跳船,包括戈特將軍在內的絕大多數參謀都是。布里奇曼上校只確定一件事:他不想游回拉帕訥。他奮力泅泳,終於找到緊緊抓住一根漂木的兩名水手。他們最後被“芬西亞號”拖吊船救起,帶回拉姆斯蓋特。

  斯圖卡機群遠遠沒打算罷休。八點二十分左右,它們對“基思號”發動第三波攻勢,再度擊中輪機室。這一次,它們保留了一點火力對付附近船隻。“蠑螈號”掃雷艦安然無恙逃過一劫,但是它的姊妹艇“飛魚號”就沒這麼幸運了。領頭的德國飛機擊中兩枚,第二架斯圖卡緊跟著呼嘯而下。在船上的測距儀平台上,一等水兵麥克里歐抱著路易斯機槍對準飛機、持續發射,直到它投下炸彈為止。這架斯圖卡從未從俯衝中爬升,直直衝入了大海。

  但是傷害已然造成,船身又中了三枚炸彈。“飛魚號”嚴重左傾,上級下令棄船,刻不容緩。兩分鐘後,“飛魚號”徹底傾覆,困住船上兩百五十到三百名士兵。它船底朝天漂流了二十分鐘,最後終於沉沒。

  “基思號”繼續撐著,各式各樣的小型船隻趕來接運生還者。斯圖卡第四次拜訪之後,海軍總部的“聖艾比斯號”拖船在八點四十左右側身停靠,接走伯松上校及最後幾名船員。離去之前,伯松指示“蠑螈號”和“巴西利斯克號”擊沉船隻,以免落入敵人手中。

  兩艘船舶發出同樣的回答:它們都已失控,自身難保。伯松太專注於自己的船隻,顯然沒看見斯圖卡也重創了另外兩艘船。“巴西利斯克號”的情況特別嚴重。一艘法國拖網船幫忙拖曳,但是它撞上沙洲擱淺,在中午左右遭到棄置。“白廳號”(Whitehall)驅逐艦接走絕大多數船員,然後用兩枚魚雷終結了它的命運。

  與此同時,斯圖卡再度對準已被遺棄的“基思號”發動另一波攻擊,這是當天上午的第五次了。九點十五分,“基思號”終於被擊沉。海面如今被沉船的油污覆蓋,在海上泅泳的生還者境況堪憐——沾滿黑色油污、視線模糊,在掙扎求生之際窒息嘔吐。

  “聖艾比斯號”拖吊船四處搜索,把他們一一救起,然後迂迴前進,運用書上教的每一個訣竅來擺脫斯圖卡。除了沉船生還者之外,它還載了科爾文少校,以及一整船試圖一路划船回英國的擲彈兵。大約一百三十人擠在拖吊船甲板上,有些人傷勢嚴重,有些人沒有受傷卻害怕得啜泣。一名陸軍軍醫兼隨軍牧師在人群中穿梭,不斷提供急救與安慰。炸彈持續如雨落下,牧師告訴科爾文少校:“我從未如此努力禱告。”

  斯圖卡終於走了,“聖艾比斯號”得以平靜地航行片刻。九點三十分,一架水平轟炸機從頭頂上飛過,沿著拖吊船的航線連續投擲四枚定時炸彈。炸彈在船隻通過時爆炸,炸穿了整個船底。

  被爆炸威力擊倒的科爾文少校企圖起身,但他的一條腿使不上力。然後船身傾斜,所有物品嘩啦啦墜落。他覺得自己被洶湧的水勢推入一個無底洞,被傾瀉而下的煤炭包圍。等到回過神來,他已經在海中游泳,離船隻殘骸大約五十碼距離。“聖艾比斯號”完了,在短短三十秒內沉沒。

  只有少數幾名生還者。其中許多人原本搭乘“基思號”或“飛魚號”,這是他們今天早晨第二度落海了。這一次,他們得跟強力的海潮搏鬥,潮水把他們推向海岸,幾乎直奔東邊,很快就會進入德軍占領的海域,但是他們似乎無計可施。突然間,他們看見機會來了。前方有一艘失事船隻。身手敏捷的游泳者設法爬到船上。

  科爾文少校游到船尾下方,抓住垂入海中的舷梯,儘管腿不方便,仍然想辦法將自己拉上船。這艘遇難船隻原來是五月二十九日遭到轟炸而被棄置的“麥卡利斯特氏族號”。它在離拉帕訥兩英里的海上嚴重擱淺,部分船身沉入水中。

  另外十五名“聖艾比斯號”生還者也游到了船邊。爬上船後,他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詭異的情境,足以媲美傳奇的“瑪麗賽勒斯特號” [1] 。悄然無聲的船艙里一切如故。幾名水手扶著科爾文少校躺到床鋪上,並且替他找來幾張毯子和一套乾衣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