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多久,皇家空軍的戰鬥機現身,劃破德國飛機的數組。哈靈略感驚訝:一如公報上所言,颶風式和噴火式戰機確實能趕跑敵軍。不過事情還沒完。為了表達最後挑釁,一架德國軍機向下俯衝,以機槍掃射“太陽四號”以及它拖行的十二艘小船。子彈在空曠的大海激起陣陣漣漪,飛機急速爬升,然後便不見蹤影。“太陽四號”和它負責的船隻完整無缺地繼續向前。

  危險並非只來自天空。接駁了一整夜後,六艘捕蚵船在六月一日凌晨三點起程返回拉姆斯蓋特。大多數船隻表現傑出,不過“莉蒂希亞號”壞掉了,現在被“班與露西號”漁船拖著。接著是“威名號”的引擎故障,被拴在“莉蒂希亞號”上。這三艘船一路磕磕絆絆地緩慢航行,“威名號”在最後面大幅度擺盪。

  三點半左右,“威名號”掃過某架德國轟炸機或S艇剛剛施放的水雷,引爆出一道炫目的閃光,“威名號”及船上四名船員從此消失無蹤。

  德軍井然有序的炮彈攻擊造成一定的傷害——而且往往迅雷不及掩耳,讓人猝不及防。當“新威爾斯王子號”觀光船三十一日在布賴迪訥外海停妥後,班奈特中尉離開艦橋,去幫忙發動一台不聽使喚的引擎。他剛剛抵達甲板,就聽到一聲尖嘯劃破天際,直直朝他的頭頂墜落。然後是驚天動地的爆炸……他匆匆一瞥,只見灰色煙霧夾雜著炸彈碎屑,他的左腳、左大腿和左邊臉頰疼痛不已。他發現自己倒臥在甲板上。逐漸失去意識之際,他認為自己的生命必定已走到終點。他在太多戰爭電影中看過士兵口中汩汩流出鮮血,逐漸死去。情節總是一成不變,而他此刻也要上演同樣的故事。

  幾分鐘後,他很高興地發現自己還活著。但是他的兩名弟兄喪命,“新威爾斯王子號”也報廢了。“崔頓號”機動船正好在附近,艾溫上尉把船緩緩靠過來營救生還者。班奈特這時站起來了,甚至覺得鬥志昂揚。他的臉上血肉模糊,但是腦子很清醒,他立刻接手船上的工作,替艾溫上尉擔任舵手。

  並非所有人都是英雄。在布賴迪訥外海,一艘荷蘭斯固特連續幾個鐘頭一動不動,什麼事都不干。艦長喝醉了,而副艦長似乎意興闌珊。不過士兵們還是劃著名小艇想辦法上船,直到達到一定人數。這時,皇家運輸勤務隊的梅雷迪斯中士聽見艦長解釋:“依照計劃,我應該把你們送到停在更遠處的驅逐艦上,不過今天真夠受的了。很遺憾,今晚我是納爾遜 [1] ,我把望遠鏡放在瞎掉的那隻眼睛上,沒看到任何一艘驅逐艦,所以我要直接把你們帶回家。”

  無論如何,五月三十一日當天,盟軍共有六萬八千零一十四人撤離。和往常一樣,最戲劇性的事件發生在海灘上,而最有效率的行動,則靠東面防波堤完成。“麥爾坎號”驅逐艦將船舶的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凌晨兩點十五分接回一千人,下午兩點半再接回一千人,六月一日清晨又接回一千名士兵。它的效率讓任務看似輕鬆愉快,然而事實全然相反,准尉輪機員史考金斯在熱氣蒸騰的引擎室操作機械,艙內溫度高達六十到六十五攝氏度。

  英國船舶首度接回人數可觀的法軍,當天有一萬零八百四十二名法軍獲救。這數字不足以讓雷諾總理滿意,但起碼是個開端。而且,其中的難度遠超過巴黎評論家所能體會。法國大兵往往希望帶上所有裝備,而且許多人拒絕跟所屬部隊分散。他們似乎學不會教訓:如果太多人同時擠上小船,船隻很可能翻覆或擱淺。英國船員傾向於認定法國人是天生的旱鴨子,跟“我們島上民族”不同。然而證據顯示,種種麻煩其實是源於語言障礙。

  “前進吧,我的英雄!鼓起勇氣吧,我的孩子!”杭特少校搜索肚子裡有限的法語詞彙,慫恿幾名遲疑不決的大兵涉水上船。幾分鐘後,他揮舞著左輪手槍,試圖阻擋洶湧的人潮。

  “下去!該死的笨蛋,下去!下去!我們淤塞了!”瓦茲船長的一名學員大吼大叫,他的船無法承受超載的法軍而擱淺了。沒有人聽得懂,也沒有人下船。終於有一名法國士官摸清楚狀況,他重新組織語言,士兵們乖乖聽從命令。

  法語流利的索羅門中尉被臨時抓去東面防波堤擔任克勞斯頓中校的翻譯時,沒有遭遇任何麻煩。英國軍官高喊“走了!”,士兵置若罔聞——因為這字有羞辱之意——不過正確用詞再加上一點點技巧,就可以發揮神效。

  於是士兵繼續登船,又一場危機化解了。相等人數原則完全沒有打亂拉姆齊的時間表。多虧了克勞斯頓的組織能力,從防波堤上撤離的人數,遠超過任何人做夢所能想像到的。蜂擁橫越英吉利海峽的小型船隻也幫上了忙。現在的船隻足夠撤離包括法軍和英軍在內的每一個人。

  不過,一場新危機已迫在眉睫。五月三十一日一整天,德軍持續炮轟拉帕訥的海灘及船隻。此時,暮色籠罩著這座飽受戰火蹂躪的小鎮,轟炸的力道卻越來越猛烈。這表示周邊防線東端的情勢大為不妙。防線一旦瓦解,身經百戰的波克大軍就能衝進灘頭陣地,徹底終結撤退行動。

  [1] 納爾遜(1758—1805),英國著名海軍將領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戰勝拿破崙而享盛譽,並在這次海戰中殉職。他曾在一場戰役中失去了右眼。——譯註堅守周邊防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