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楛璃道:「比誰先醉,我若先醉,我便替你洗這衣裳;若你先醉,我非但不幫你洗,你還需給我留下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英長泣笑了,「你要二兩銀子做什麼?」
楛璃回頭見老鴇沒吭聲,理直氣壯道:「下月是我乾爹的祭日。」
英長泣愣了半晌,道:「好。」
2
傾城樓的後院裡,亭台樓榭掩映在茂密的枝葉藤蔓里,一條小渠蜿蜒穿過花圃,蔓伸到池塘。
池塘叫做鯉池,旁有湖石或卷或臥,池旁春意熱鬧,萬朵桃花粉如紅霞。
秋涼亭坐落在池邊,是六角亭,傾城樓後院還有好幾處方亭,上掛紗幔,裡面有歌姬舞姬,波琴弄姿,樂音裊裊。唯獨鯉池這一帶,清曠怡神,少了沉膩的脂粉氣。
這時已是黃昏,朱硯文,英長泣,與楛璃一同在六角亭中的石桌坐下。
「飲酒前,要用點食。」英長泣命人給楛璃拿副碗筷,「不然人容易醉。」
見楛璃有些侷促,他又笑道:「這頓飯錢,等下的酒錢,自然算我的。」
楛璃抬頭望他一眼,神色有些複雜,隨即瀟灑捋了捋袖子,往石凳上一桌,朗聲道:「謝了。」
英長泣不禁失笑,轉頭看朱硯文一眼,見他也笑著,忽然想起朱硯文一年前女兒染風寒去世,若還活著,應該與楛璃同樣年紀。
朱硯文是龍飄將軍,能文能武,教出的女兒亦有巾幗豪氣,倒是與楛璃的性格十分相似。
兩年後,政變未起,英長泣還與朱硯文對簿於朝堂之上,曾有一回二人相約下朝,朱硯文嘲笑起自己:「當年也不知親王為何與一個小孩子置氣?」
英長泣望了望高闊的天空,「當年我不過十九,也年少氣盛。」又問,「苦離在府上呆得可好?」
「好,好。」朱硯文道,「功夫練了些,依你的意思,未認真教;字也識了些,仍然依你的意思,沒有深學詩詞;倒是這孩子認死扣,仍然好酒,固執不堪地說自己總有一天要練成海量。」
「海量啊……」英長泣望著沉簫城的瓊樓玉宇,不由笑了,「來日方長……」
等用完食,已月上中天,楛璃放下筷子,問道:「誒,你叫什麼名字?」
英長泣在那個瞬間,忽然想起民間的傳說,若妖物告訴了一個人他的名字,那麼便要生生世世與此人相守。
他自然不是妖物,他會是一代君王,然則出生至今,也未有人敢這樣放肆地問過他的名字;然則許多年後,楛璃霍小茴一干人等提起英長泣,也不由道:那隻陰險的狐狸……
英長泣道:「我姓洛,洛清隨。」
楛璃怔了許久。她十歲前,識字很少,對於文墨詩詞的接觸,至多是打掃房間時,聽著傾城樓里的女子吟風弄月。
清隨,清隨;清淡,隨和;清雅,隨性。
夜色掩去男子眉宇間不可一世的威嚴,月華為之蒙上一層溫潤,真的是翩翩儒雅君子。
楛璃喃喃道:「清隨,倒是好名字。」
畫虎畫皮難畫骨,清隨二字,便是那張皮而已。
總的說來,洛公子錚錚傲骨,九曲腸子,一肚子壞水。
英長泣十六歲時,曾隨朱硯文去邊關,當時蠻子入侵,自己親臨戰場一次,血雨腥風洗滌過後,人都要滄桑許多。然而他印象最深的卻是當年軍中飲酒,數個酒罈子傳來傳去,酒味甘洌,直燒到脖子根。
軍中飲,喝得不是酒味,還是情懷。那日眾人酒醉歡愉,皎皎明月薄光,也帶了幾分醉意。
玉壺玉杯,不入楛璃眼。她說:「要品酒,就拿酒罈子來拼!」
不一會兒就拿來了三壇女兒紅純釀,十歲的楛璃有模有樣的在擺兩個碗,英長泣斟了酒後,
兩人不約而同道:「喝!」
朱硯文無奈搖頭,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大孩子與小孩子的熱鬧戲碼。
楛璃酒量不行,三碗已然暈頭轉向。英長泣搖開摺扇,眯著眼,抿嘴笑,看著暈頭轉向的楛璃,粉嫩的臉蛋上紅霞飛。
楛璃把那笑容認成賊笑,腦子雖不清楚,心中萬分不爽,抬手拍桌說:「你別得意!」語畢,又自個兒坐在石凳上暈暈晃晃。
英長泣眉峰一挑:「奇女子。」
朱硯文張嘴大笑:「這姑娘有趣。」
英長泣轉頭望向朱硯文,眼睛眯得只剩一道邪光,說出的話卻正中朱大臣下懷:「我看這姑娘無家可歸,恩師將她認作養女如何?」
朱硯文心痒痒,表情卻很猶豫。他瞧出英長泣的賊心思,此子性格狡猾如狐狸,做事情卻執著如狼。認準的獵物,咬定不放手。
然而楛璃這年僅僅十歲,英長泣就盯上人家。朱硯文搖頭:作孽啊。朱硯文再搖頭:色狼啊。朱硯文最後點頭道:「我正有此意。」
為虎作倀啊。
那頭楛璃暈眩完畢,強撐著精神,持著碗大叫:「再來!」
英長泣愕然轉頭,見此女醉意熏然,且神智不清,腳步虛浮,然而眼露凶光,目的十分清晰,不放倒英長泣,絕不善罷甘休。
英長泣打了個得瑟,忽然意識到今夜賭局,並不是那麼容易贏。然而他的心底,卻萌生出一種暢快,出生至今,棋逢對手,彼方還是一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小姑娘。
清隨公子亦是年少氣盛,持碗笑道:「好!喝!」
「二兩銀子?」英長泣笑了,「你要二兩銀子做什麼?」
楛璃回頭見老鴇沒吭聲,理直氣壯道:「下月是我乾爹的祭日。」
英長泣愣了半晌,道:「好。」
2
傾城樓的後院裡,亭台樓榭掩映在茂密的枝葉藤蔓里,一條小渠蜿蜒穿過花圃,蔓伸到池塘。
池塘叫做鯉池,旁有湖石或卷或臥,池旁春意熱鬧,萬朵桃花粉如紅霞。
秋涼亭坐落在池邊,是六角亭,傾城樓後院還有好幾處方亭,上掛紗幔,裡面有歌姬舞姬,波琴弄姿,樂音裊裊。唯獨鯉池這一帶,清曠怡神,少了沉膩的脂粉氣。
這時已是黃昏,朱硯文,英長泣,與楛璃一同在六角亭中的石桌坐下。
「飲酒前,要用點食。」英長泣命人給楛璃拿副碗筷,「不然人容易醉。」
見楛璃有些侷促,他又笑道:「這頓飯錢,等下的酒錢,自然算我的。」
楛璃抬頭望他一眼,神色有些複雜,隨即瀟灑捋了捋袖子,往石凳上一桌,朗聲道:「謝了。」
英長泣不禁失笑,轉頭看朱硯文一眼,見他也笑著,忽然想起朱硯文一年前女兒染風寒去世,若還活著,應該與楛璃同樣年紀。
朱硯文是龍飄將軍,能文能武,教出的女兒亦有巾幗豪氣,倒是與楛璃的性格十分相似。
兩年後,政變未起,英長泣還與朱硯文對簿於朝堂之上,曾有一回二人相約下朝,朱硯文嘲笑起自己:「當年也不知親王為何與一個小孩子置氣?」
英長泣望了望高闊的天空,「當年我不過十九,也年少氣盛。」又問,「苦離在府上呆得可好?」
「好,好。」朱硯文道,「功夫練了些,依你的意思,未認真教;字也識了些,仍然依你的意思,沒有深學詩詞;倒是這孩子認死扣,仍然好酒,固執不堪地說自己總有一天要練成海量。」
「海量啊……」英長泣望著沉簫城的瓊樓玉宇,不由笑了,「來日方長……」
等用完食,已月上中天,楛璃放下筷子,問道:「誒,你叫什麼名字?」
英長泣在那個瞬間,忽然想起民間的傳說,若妖物告訴了一個人他的名字,那麼便要生生世世與此人相守。
他自然不是妖物,他會是一代君王,然則出生至今,也未有人敢這樣放肆地問過他的名字;然則許多年後,楛璃霍小茴一干人等提起英長泣,也不由道:那隻陰險的狐狸……
英長泣道:「我姓洛,洛清隨。」
楛璃怔了許久。她十歲前,識字很少,對於文墨詩詞的接觸,至多是打掃房間時,聽著傾城樓里的女子吟風弄月。
清隨,清隨;清淡,隨和;清雅,隨性。
夜色掩去男子眉宇間不可一世的威嚴,月華為之蒙上一層溫潤,真的是翩翩儒雅君子。
楛璃喃喃道:「清隨,倒是好名字。」
畫虎畫皮難畫骨,清隨二字,便是那張皮而已。
總的說來,洛公子錚錚傲骨,九曲腸子,一肚子壞水。
英長泣十六歲時,曾隨朱硯文去邊關,當時蠻子入侵,自己親臨戰場一次,血雨腥風洗滌過後,人都要滄桑許多。然而他印象最深的卻是當年軍中飲酒,數個酒罈子傳來傳去,酒味甘洌,直燒到脖子根。
軍中飲,喝得不是酒味,還是情懷。那日眾人酒醉歡愉,皎皎明月薄光,也帶了幾分醉意。
玉壺玉杯,不入楛璃眼。她說:「要品酒,就拿酒罈子來拼!」
不一會兒就拿來了三壇女兒紅純釀,十歲的楛璃有模有樣的在擺兩個碗,英長泣斟了酒後,
兩人不約而同道:「喝!」
朱硯文無奈搖頭,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大孩子與小孩子的熱鬧戲碼。
楛璃酒量不行,三碗已然暈頭轉向。英長泣搖開摺扇,眯著眼,抿嘴笑,看著暈頭轉向的楛璃,粉嫩的臉蛋上紅霞飛。
楛璃把那笑容認成賊笑,腦子雖不清楚,心中萬分不爽,抬手拍桌說:「你別得意!」語畢,又自個兒坐在石凳上暈暈晃晃。
英長泣眉峰一挑:「奇女子。」
朱硯文張嘴大笑:「這姑娘有趣。」
英長泣轉頭望向朱硯文,眼睛眯得只剩一道邪光,說出的話卻正中朱大臣下懷:「我看這姑娘無家可歸,恩師將她認作養女如何?」
朱硯文心痒痒,表情卻很猶豫。他瞧出英長泣的賊心思,此子性格狡猾如狐狸,做事情卻執著如狼。認準的獵物,咬定不放手。
然而楛璃這年僅僅十歲,英長泣就盯上人家。朱硯文搖頭:作孽啊。朱硯文再搖頭:色狼啊。朱硯文最後點頭道:「我正有此意。」
為虎作倀啊。
那頭楛璃暈眩完畢,強撐著精神,持著碗大叫:「再來!」
英長泣愕然轉頭,見此女醉意熏然,且神智不清,腳步虛浮,然而眼露凶光,目的十分清晰,不放倒英長泣,絕不善罷甘休。
英長泣打了個得瑟,忽然意識到今夜賭局,並不是那麼容易贏。然而他的心底,卻萌生出一種暢快,出生至今,棋逢對手,彼方還是一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小姑娘。
清隨公子亦是年少氣盛,持碗笑道:「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