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惠王入門前環視蒙山周邊景色,又打量陋室,感慨萬分道:

  “萊子真有吾先王之遺風,可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呀!”

  “陛下過獎了!仆安貧守道,才能悟得人生的艱難與幸事矣......”

  “如此說來,以寡人所居所食,只能是非得道之人了?”王疑惑。

  “王謙矣!所謂悟道,盡在天份,而能否得道,亦在自然。陛下能舍萬金之軀尋來,即是為道之人!”

  “哈哈,”惠王大欣,“先生真不愧為是道聖,所言滴水不漏啊!”

  惠王進屋小坐,簡兒躬身奉茶。

  王飲道:“不錯,甚為清苦純正,何種良茶呀?”

  “仆蒙山隨手採得,以根葉代茶而已。”

  王又讚不絕口。

  末了,王轉入正事說:

  “自白公之亂後,寡人憂心如焚,近臣雖多有良言,但非治本之策。寡人愚陋,獨守宗廟,如先生能去助政,寡人就有不幸之幸了。”

  我道:“仆原一山野之人,何足以幫陛下資政啊?”

  王又躬起:“您就別謙辭了,守國之孤,願將楚國變為先生之志,這於您於民於孤王都是有利無害的。”

  我答:“諾。容仆考慮考慮吧”。

  王道:“也行,真真拜託了,寡人三天後就派人來接先生。”

  不一會,王辭去。

  第三十章不朝楚王96子玉決絕

  當我正目送惠王遠去,子玉卻提畚萊挾柴禾回來。

  她驚異地問:

  “呀!誰來過,有這麼多車跡啊?”

  我說:“楚王邀我去幫助執守國政。”

  子玉聽了,大急起來:“那你答應他了嗎?”

  “我說考慮考慮......”

  子玉氣急道:“你呀你......我聽說:吃人酒肉者,就要隨時接受人的鞭打。可授以官祿者,也可隨時將爾刑戮。今先生欲食人酒肉,授人官祿,就要被人所制也。難道還能免於禍患嗎!妾不能為人所制!”

  說著,投其畚萊而去。

  “子玉,別急呀!我尚未答應,當然要考慮得更周全些。”

  望她憤去的身影,我連忙解釋道。

  這時簡兒來了,我大聲責問:

  “好個簡兒!是你把那些文章偷偷送給太子的吧?”

  簡兒一臉惶恐。我繼續訓道:

  “你也是快做爺爺的人了,做個事兒怎麼這麼不小心呢,哪能與宮裡人搞在一塊,這下麻煩可大了!你去跟小娘解釋清楚吧,快把她請回來!”

  “爹爹,別怪簡哥了,”這時簫兒來抵擋了,“都怪我撐不住陵昭的請求,他與太子傅是哥們,由於興楚心切,我才忍不住串通簡哥,偷送了您的文章。本來簡哥與太子傅訂有君子協定,不料楚王太精明、太求賢如渴了。這事是我犯的,我去求娘請罪吧!”

  -

  晚間,子玉含淚對眾人道:

  “自賴胭姐——你們的大娘走後,我和你們的爹爹撐這個家容易嗎?東奔西顛的,還不是為保老家、賴家血脈呀!好不容易才安定幾天——也送走了你們的爺爺、奶奶,孫兒孫女們都安然無恙,沒想到簡兒、簫兒,你們竟然背著你爹搞這些把戲,把這個家又推到災禍的邊緣......”

  “娘,我錯了!”簡兒淚流下來。

  “宮廷就那麼好玩嗎?”子玉似乎沒聽見地問,“想當初你爹還是兩代天子的近臣呢,而今這兩個天王都到哪裡去了?胭姐——你們的大娘又是怎麼走的,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子玉至悲無比。

  “娘,都怪我了!”簫兒也泣不成聲,“我們也想......楚國強大......平安啊,這才有我們家的平安......”

  “你懂個啥?簫兒!我不管什麼楚國平安,我只管你們平安!”子玉仍不屑與子女對執,加重語氣道,“當初你爺爺還想天下平安呢,平安了嗎?”

  眾默然。子玉獨道:

  “別看你爺爺寫的那些話好聽,只是中看不中用罷了!王室一旦內鬥起來,哪管你什麼‘道法自然’?我不怕你們說我沒文化,我的‘道’就是這個家,若家都沒有了,還談什麼國?”

  我當時聽得亦一臉燥然。子玉又道:

  “今天,我把話擱在這兒,老——李家現在人口也不少了。樹大分丫,子大分家。若想去宮廷的,我不阻攔;不想去的,我們留下來過日子。反正你爹是去不成的,除非他扔下我!”

  “娘,我們哪兒都不去,一直陪著您!”簫兒、簡兒幾乎同聲跪泣道。

  我亦老淚縱橫......

  第卅一章 遺簡人間 簡語

  「治人事天,莫若嗇......重積德而無不克。」

  ——荊門《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第01枚

  -

  第卅一章遺簡人間97何去何從

  此次惠王來訪,又把我推到人生的風口浪尖上。

  雖說通過在朝能實現一定的人生之志,但把個人的自由與家族命運交給權勢者了。

  子玉說得對,不能對亂世抱以絲毫幻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