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1917年12月,陝西國民黨人士響應孫中山護法反皖的號召,高峻首先在渭北白水宣布獨立,通電討陳。陳樹藩大為震驚,急令胡景翼、王飛虎等率部前往圍攻。警備軍統領耿直趁西安城空虛,準備舉事。後耿直聽取騎兵連長劉錫麟的建議,派出排長連安兒行刺陳樹藩,但行動稍有疏忽,被陳樹藩逃脫。接著,耿直率六百人與陳軍三千之眾激戰一晝夜,然後退出西寧,與郭堅所部會師雩縣一帶,並當即召開軍事會議,成立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率軍圍攻西安,拉開了陝西驅陳運動的序幕。為解燃眉之急,陳樹藩以陝西省省長為餌,引河南鎮嵩軍統領劉鎮華入陝,西安之圍方解除。但是,陝西靖國軍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胡景翼也在三原起兵反陳。1918年8月,三原籍人士、老同盟會員于右任抵達三原,被推舉為陝西靖國軍總司令。
為了增強實力,擴充軍隊,打擊靖國軍,保住督軍的地位,陳樹藩決定在陝西大種鴉片以征款。1918年春開始,陳樹藩通過各縣縣長明令農民公開種煙,強令各縣按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交納煙款。開放煙禁後,陳樹藩從中撈到了巨額款項,但給陝西人民帶來的痛苦和損失則無法估算。陝西的糧田逐年減少,從產糧區變成缺糧區,陝西吸食鴉片煙的人數達二、三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陝西人民對陳樹藩恨之入骨,驅陳運動持續深入地發展。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幾天之間,皖系戰敗,段祺瑞下台,陳樹藩失去靠山。為了保住地位,他又派親信攜重禮奔走張作霖、曹錕、王占元門下,改投直奉軍閥。同時,為了討好靖國軍,陳樹藩將1918年9月誘捕囚禁的靖國軍第四路司令胡景翼釋放回三原。但是,陝西人民驅陳的呼聲高漲,教育界首先行動。9月,西安各校教職工為抗議陳樹藩剋扣經費,摧殘教育,聯合發動陝西教育界第一次索薪罷教風潮,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廣泛支持。11月6日,為此再次罷教,各省立學校校長亦聯名總辭職。
與此同時,陝西各縣商民代表也於9月間匯集西安,抗議陳樹藩強派捐款兩百萬兩,印發紙幣五百萬元並強換現金的暴斂行為。代表們在西安湖廣會館召開驅陳大會,成立陝西各界驅陳聯合會,決定派代表赴京請願,要求撤免陳樹藩職務,否則停止納稅。
在此期間,陝西旅京學生也在北京中山公園召開驅陳大會,遙相聲援。10月旅京陝西學生同學會和三秦公民救陝會分別上書北京政府,要求立即撤免陳樹藩職務。11月,兩會再在關中會館召開緊急聯席會議,決定再次上書,召集同鄉大會開展大規模驅陳運動,並致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請予支持。為保住自己的地位,年底,陳樹藩提出陝人治陝的自治主張,企圖拉攏民心,但遭到陝西各縣各界人士的相繼抵制。
1921年3月,陳樹藩為改變困境,率部襲擊靖國軍,但遭到失敗,驅陳鬥爭更趨高漲。陝西旅京、旅滬學生紛紛集會,決心鏟隊陝西禍根陳樹藩。4月,陝西靖軍各路將領通電北京,痛斥陳樹藩禍陝罪行,呼籲各界“共剪凶頑”。在這種形勢之下,把持北京政權的直、奉軍閥也無法再保陳樹藩。5月25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陳樹藩職務,由直系將領、第二十師師長閻相文出任陝西督軍。
對於北京政府的任免令,陳樹藩拒不接受。曹錕、吳佩孚被激怒,決定調閻相文第二十師和吳新田第七師入陝。當時,陳樹藩手下有三個師,劉鎮華的鎮嵩軍也有三個師,此外,還有地方軍,兵力有十幾萬,陳樹藩認為足以抵擋入陝的直軍。然而,他做夢也想不到,和他稱兄道弟的省長劉鎮華,早已暗中投靠了曹錕、吳佩孚。當直軍一進潼關,劉鎮華便引導直軍直逼西安,陳樹藩如夢初醒,由於劉鎮華部下張治公網開一面,才能倉皇逃出西安到了眉縣。7月5日,直軍進入西安。陳樹藩還想指揮部隊反撲,然而,駐守咸陽的劉世瓏師和駐守興平的張金印師很快戰敗投降,陳樹藩只得率衛隊騎兵連逃奔漢中,到陝南鎮守使張寶麟處,仍以陝西督軍名義對漢中各縣發號施令。然而,他同樣做夢也想不到,張寶麟也暗中投靠了曹錕。
8月23日,陝西督軍閻相文在督署內突然吞服鴉片煙自殺,第十一師師長馮玉祥接任陝西督軍。馮玉祥派第十一、第七師由寶雞、安康兩路夾攻漢中府,陳樹藩倉皇逃往四川,在四川各地流竄。最後,陳樹藩撇下殘部,經萬縣到漢口,再轉上海。
此後,陳樹藩憑藉著陝西時侵吞的錢財,在津、滬、杭等地當寓公。抗日戰爭開始後,拒絕當汗奸,避走四川。抗戰勝利後回杭州居住,曾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1949年11月2日,陳樹藩在杭州病逝。
六 劉鎮華
陝西軍閥陳樹藩督陝五年,最終下台,當然主要是陝西人民驅陳運動的結果,但是,與省長劉鎮華的背叛出賣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不是劉鎮華在潼關引導直軍直逼西安,陳樹藩可能還會堅持一段日子。
劉鎮華,字雷亞,河南鞏縣人,1883年生於一個小商家庭。劉鎮華幼年時,家道中落;由父親教授《四書》、《五經》,考中秀才。後又就讀保定北洋優級師範學堂和直隸法政專門學堂,畢業後在開封中州公學任庶務長。1908年,劉鎮華加入了同盟會,開始在豫西一帶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劉鎮華到嵩縣羊山,動員那裡由王天縱率領的一支“刀客”武裝參加反清鬥爭。這支武裝後來在了他發跡的資本。
為了增強實力,擴充軍隊,打擊靖國軍,保住督軍的地位,陳樹藩決定在陝西大種鴉片以征款。1918年春開始,陳樹藩通過各縣縣長明令農民公開種煙,強令各縣按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交納煙款。開放煙禁後,陳樹藩從中撈到了巨額款項,但給陝西人民帶來的痛苦和損失則無法估算。陝西的糧田逐年減少,從產糧區變成缺糧區,陝西吸食鴉片煙的人數達二、三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陝西人民對陳樹藩恨之入骨,驅陳運動持續深入地發展。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幾天之間,皖系戰敗,段祺瑞下台,陳樹藩失去靠山。為了保住地位,他又派親信攜重禮奔走張作霖、曹錕、王占元門下,改投直奉軍閥。同時,為了討好靖國軍,陳樹藩將1918年9月誘捕囚禁的靖國軍第四路司令胡景翼釋放回三原。但是,陝西人民驅陳的呼聲高漲,教育界首先行動。9月,西安各校教職工為抗議陳樹藩剋扣經費,摧殘教育,聯合發動陝西教育界第一次索薪罷教風潮,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廣泛支持。11月6日,為此再次罷教,各省立學校校長亦聯名總辭職。
與此同時,陝西各縣商民代表也於9月間匯集西安,抗議陳樹藩強派捐款兩百萬兩,印發紙幣五百萬元並強換現金的暴斂行為。代表們在西安湖廣會館召開驅陳大會,成立陝西各界驅陳聯合會,決定派代表赴京請願,要求撤免陳樹藩職務,否則停止納稅。
在此期間,陝西旅京學生也在北京中山公園召開驅陳大會,遙相聲援。10月旅京陝西學生同學會和三秦公民救陝會分別上書北京政府,要求立即撤免陳樹藩職務。11月,兩會再在關中會館召開緊急聯席會議,決定再次上書,召集同鄉大會開展大規模驅陳運動,並致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請予支持。為保住自己的地位,年底,陳樹藩提出陝人治陝的自治主張,企圖拉攏民心,但遭到陝西各縣各界人士的相繼抵制。
1921年3月,陳樹藩為改變困境,率部襲擊靖國軍,但遭到失敗,驅陳鬥爭更趨高漲。陝西旅京、旅滬學生紛紛集會,決心鏟隊陝西禍根陳樹藩。4月,陝西靖軍各路將領通電北京,痛斥陳樹藩禍陝罪行,呼籲各界“共剪凶頑”。在這種形勢之下,把持北京政權的直、奉軍閥也無法再保陳樹藩。5月25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陳樹藩職務,由直系將領、第二十師師長閻相文出任陝西督軍。
對於北京政府的任免令,陳樹藩拒不接受。曹錕、吳佩孚被激怒,決定調閻相文第二十師和吳新田第七師入陝。當時,陳樹藩手下有三個師,劉鎮華的鎮嵩軍也有三個師,此外,還有地方軍,兵力有十幾萬,陳樹藩認為足以抵擋入陝的直軍。然而,他做夢也想不到,和他稱兄道弟的省長劉鎮華,早已暗中投靠了曹錕、吳佩孚。當直軍一進潼關,劉鎮華便引導直軍直逼西安,陳樹藩如夢初醒,由於劉鎮華部下張治公網開一面,才能倉皇逃出西安到了眉縣。7月5日,直軍進入西安。陳樹藩還想指揮部隊反撲,然而,駐守咸陽的劉世瓏師和駐守興平的張金印師很快戰敗投降,陳樹藩只得率衛隊騎兵連逃奔漢中,到陝南鎮守使張寶麟處,仍以陝西督軍名義對漢中各縣發號施令。然而,他同樣做夢也想不到,張寶麟也暗中投靠了曹錕。
8月23日,陝西督軍閻相文在督署內突然吞服鴉片煙自殺,第十一師師長馮玉祥接任陝西督軍。馮玉祥派第十一、第七師由寶雞、安康兩路夾攻漢中府,陳樹藩倉皇逃往四川,在四川各地流竄。最後,陳樹藩撇下殘部,經萬縣到漢口,再轉上海。
此後,陳樹藩憑藉著陝西時侵吞的錢財,在津、滬、杭等地當寓公。抗日戰爭開始後,拒絕當汗奸,避走四川。抗戰勝利後回杭州居住,曾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1949年11月2日,陳樹藩在杭州病逝。
六 劉鎮華
陝西軍閥陳樹藩督陝五年,最終下台,當然主要是陝西人民驅陳運動的結果,但是,與省長劉鎮華的背叛出賣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不是劉鎮華在潼關引導直軍直逼西安,陳樹藩可能還會堅持一段日子。
劉鎮華,字雷亞,河南鞏縣人,1883年生於一個小商家庭。劉鎮華幼年時,家道中落;由父親教授《四書》、《五經》,考中秀才。後又就讀保定北洋優級師範學堂和直隸法政專門學堂,畢業後在開封中州公學任庶務長。1908年,劉鎮華加入了同盟會,開始在豫西一帶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劉鎮華到嵩縣羊山,動員那裡由王天縱率領的一支“刀客”武裝參加反清鬥爭。這支武裝後來在了他發跡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