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民國成立後,張鳳 翽 任陝西都督兼民政長,張鍅任陝西陸軍第二師師長,袁世凱對革命黨人控制陝西很不甘心。1914年春,袁世凱命令張鳳 翽 、張鍅等率部鎮壓追剿白朗農民起義軍,同時,又派心腹爪牙陸建章率北洋陸軍精銳第六師入陝。不久,袁世凱調張鳳翽 、張鍅入京任職。6月,袁世凱任命陸建章為陝西都督。
陸建章,安徽蒙城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1895年加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歷任幫統、協統、總兵、鎮守使等。民國成立後,任袁世凱的執法處、警衛軍統領,是袁世凱的親信心腹。陸建章心狠手毒,殺人如麻,有“陸屠戶”之稱。陸建章督陝,首先是要改編和吞併陝軍,面對這種形勢,陳樹藩即見風駛舵,給陸建章及其子陸承武送去一批上等煙土和古玩珠寶,還和陸承武結拜為兄弟。這樣,陝西兩個師三個旅先後被裁減吞併,唯獨陳樹藩的第四旅得以保存。
陳樹藩依附陸建章,引起陝西革命黨人的強烈不滿和指責,陳樹藩一面為自己辯護,一面秘密收留一些被裁下來的民黨官兵,掩護一些被陸建章追捕的民黨人士,漸漸得到民黨人士的諒解。但是,這樣一來,陳樹藩又受到陸建章的猜疑,陸建章密令陳樹藩逮捕軍中的反陸分子,陳樹藩權衡得失,將王飛虎、郭堅等軍官暗中放跑,然後謊報王等已潛逃,陸建章雖懷疑和不滿,一時也無可奈何。
1915年,陸建章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伯爵,陝西人民對他十分痛恨。1916年5月初陝西模範監獄犯人越獄,陸建章派軍警沿途搜捕逃犯,就地正法,許多行人、乞丐亦被誤殺,西安城內屍橫街頭,血水四流,慘不妒忌睹。陝西人民怒不可遏,發起了一場“反袁逐陸”運動。尤其是渭北各縣,聲勢浩大。
陳樹藩當時任旅長兼陝南鎮守使,陸建章命陳樹藩率部由同州、蒲城向西,陸承武率“中堅團”由西安往北,兩下夾攻,圍剿渭北郭堅、曹世英等反陸“股匪”。陳樹藩感到陸建章已失盡民心,倒台是遲早的事,因此,暗中也參與反陸運動。陳樹藩還未出發,忽接到部下胡景翼的密報,說陸承武率“中堅團”已進駐富平,他們準備乘對方立足未穩之時發動夜襲,活捉陸承武。對此,陳樹藩感到左右為難,“中堅團”是陸建章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有一旅之眾,而胡景翼只率游擊營三百餘人,阻止已來不及,增援又怕戰敗而連累自己,因此,陳樹藩只派親信崔式卿率便衣百餘人,子彈數萬發,到富平觀戰。不料,胡景翼夜襲成功,“中堅團”繳械投降,陸承武被活捉。陳樹藩又驚又喜,即奔赴富平。有了陸承武這個人質,他敢於公開反陸建章。在胡景翼、郭堅等人的擁戴下,陳樹藩於5月9日就任陝西護國軍總司令,宣布陝西獨立。他任命胡景翼為左翼支隊長,向西安以東地區挺進;委任郭堅為右翼支隊長,向西安以西地區挺進;他則指揮其餘部隊向西安附近集中,對西安實行大包圍。
與此同時,陳樹藩派人見陸建章,軟硬兼施,陸建章見大勢已去,只好答應和平解決,最後達成兩項交易:陸建章向北京政府保薦陳樹藩取代他出任陝西督軍;陳樹藩則負責釋放陸承武,保護陸家生命財產安全,送出潼關。隨後,陳樹藩親自護送陸承武回西安,又親自護送陸家老少出潼關,但他等不及北京政府的委任,便於5月18日自任陝西督軍,通電全國。不久,北京政府也發表陳樹藩督理陝西軍務的命令。這樣,陳樹藩初步掌握了陝西的軍政大權。
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6月7日,陳樹藩即通電全國,取消陝西獨立,吹捧袁世凱為“中華共戴之尊,民國不祧之祖”。陳樹藩的行為,即遭到于右任等陝西革命人士的斥責。然而,袁世凱的繼任者段祺瑞對陳樹藩卻大加讚賞。6月10日,段祺瑞發出命令,委任陳樹藩為將軍府漢武將軍,7月,正式任命陳樹藩為陝西督軍。自此,陳樹藩完全背叛了革命,投靠段祺瑞,成為北洋軍閥皖系軍閥的得力幹將。
1916年7月,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為削弱內閣總理段祺瑞的軍事勢力,提出各省“軍民分治”,任命老同盟會員、雲南騰越人李根源為陝西省長,段祺瑞暗中授意陳樹藩發動陝人反對李根源赴會。先是指使旅京陝西同鄉會中的陝南老鄉請願,反對李根源任省長;接著又操縱陝西省議會致函黎元洪,不歡迎李根源來陝。但兩計不成,李根源還是入陝就任省長。之後,陳樹藩處處與李根源作對,並派親信監視李根源的行動。1917年5月,“府院之爭”的結果,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職,陳樹藩作為段祺瑞皖系的幹將,當即通電宣布陝西獨立,脫離中央。6月,陳樹藩將李根源趕出陝西。7月,段祺瑞平定了張勳復辟,“再造共和”,重新組閣,陳樹藩兼任陝西省省長,集陝西軍政大權於一身。
陳樹藩當上陝督之後,便積極扶植個人勢力,打擊革命力量,他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反袁逐陸立了大功的民黨人士胡景翼僅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曹世英部連正規軍也沒編上。刀客出身的郭堅,因所部缺乏政治頭腦,易為利用,所以編為游擊營,後又改為警備軍,負責監視李根源。但警備軍統領郭堅受李根源感召,誠心擁戴李根源領導,使陳樹藩惱羞成怒,借討伐張勳為名,命郭堅率部出征。郭堅剛過黃河,陳樹藩即電請山西督軍閻錫山出兵堵剿,又命胡景翼、王飛虎截斷郭堅歸路。王飛虎部下楊虎城深明大義,網開一面,使郭堅逃回陝西咸陽。陳樹藩將警衛軍副統領耿直提升為統領,令其率部圍殲郭堅。耿直與郭堅是患難之交,暗中夜入咸陽,面見郭堅,經過計議,決定郭堅敗走鳳翔 ,耿直回城後,再派人與渭北的高峻等聯繫,協同行動,舉義反陳。
陸建章,安徽蒙城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1895年加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歷任幫統、協統、總兵、鎮守使等。民國成立後,任袁世凱的執法處、警衛軍統領,是袁世凱的親信心腹。陸建章心狠手毒,殺人如麻,有“陸屠戶”之稱。陸建章督陝,首先是要改編和吞併陝軍,面對這種形勢,陳樹藩即見風駛舵,給陸建章及其子陸承武送去一批上等煙土和古玩珠寶,還和陸承武結拜為兄弟。這樣,陝西兩個師三個旅先後被裁減吞併,唯獨陳樹藩的第四旅得以保存。
陳樹藩依附陸建章,引起陝西革命黨人的強烈不滿和指責,陳樹藩一面為自己辯護,一面秘密收留一些被裁下來的民黨官兵,掩護一些被陸建章追捕的民黨人士,漸漸得到民黨人士的諒解。但是,這樣一來,陳樹藩又受到陸建章的猜疑,陸建章密令陳樹藩逮捕軍中的反陸分子,陳樹藩權衡得失,將王飛虎、郭堅等軍官暗中放跑,然後謊報王等已潛逃,陸建章雖懷疑和不滿,一時也無可奈何。
1915年,陸建章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伯爵,陝西人民對他十分痛恨。1916年5月初陝西模範監獄犯人越獄,陸建章派軍警沿途搜捕逃犯,就地正法,許多行人、乞丐亦被誤殺,西安城內屍橫街頭,血水四流,慘不妒忌睹。陝西人民怒不可遏,發起了一場“反袁逐陸”運動。尤其是渭北各縣,聲勢浩大。
陳樹藩當時任旅長兼陝南鎮守使,陸建章命陳樹藩率部由同州、蒲城向西,陸承武率“中堅團”由西安往北,兩下夾攻,圍剿渭北郭堅、曹世英等反陸“股匪”。陳樹藩感到陸建章已失盡民心,倒台是遲早的事,因此,暗中也參與反陸運動。陳樹藩還未出發,忽接到部下胡景翼的密報,說陸承武率“中堅團”已進駐富平,他們準備乘對方立足未穩之時發動夜襲,活捉陸承武。對此,陳樹藩感到左右為難,“中堅團”是陸建章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有一旅之眾,而胡景翼只率游擊營三百餘人,阻止已來不及,增援又怕戰敗而連累自己,因此,陳樹藩只派親信崔式卿率便衣百餘人,子彈數萬發,到富平觀戰。不料,胡景翼夜襲成功,“中堅團”繳械投降,陸承武被活捉。陳樹藩又驚又喜,即奔赴富平。有了陸承武這個人質,他敢於公開反陸建章。在胡景翼、郭堅等人的擁戴下,陳樹藩於5月9日就任陝西護國軍總司令,宣布陝西獨立。他任命胡景翼為左翼支隊長,向西安以東地區挺進;委任郭堅為右翼支隊長,向西安以西地區挺進;他則指揮其餘部隊向西安附近集中,對西安實行大包圍。
與此同時,陳樹藩派人見陸建章,軟硬兼施,陸建章見大勢已去,只好答應和平解決,最後達成兩項交易:陸建章向北京政府保薦陳樹藩取代他出任陝西督軍;陳樹藩則負責釋放陸承武,保護陸家生命財產安全,送出潼關。隨後,陳樹藩親自護送陸承武回西安,又親自護送陸家老少出潼關,但他等不及北京政府的委任,便於5月18日自任陝西督軍,通電全國。不久,北京政府也發表陳樹藩督理陝西軍務的命令。這樣,陳樹藩初步掌握了陝西的軍政大權。
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6月7日,陳樹藩即通電全國,取消陝西獨立,吹捧袁世凱為“中華共戴之尊,民國不祧之祖”。陳樹藩的行為,即遭到于右任等陝西革命人士的斥責。然而,袁世凱的繼任者段祺瑞對陳樹藩卻大加讚賞。6月10日,段祺瑞發出命令,委任陳樹藩為將軍府漢武將軍,7月,正式任命陳樹藩為陝西督軍。自此,陳樹藩完全背叛了革命,投靠段祺瑞,成為北洋軍閥皖系軍閥的得力幹將。
1916年7月,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為削弱內閣總理段祺瑞的軍事勢力,提出各省“軍民分治”,任命老同盟會員、雲南騰越人李根源為陝西省長,段祺瑞暗中授意陳樹藩發動陝人反對李根源赴會。先是指使旅京陝西同鄉會中的陝南老鄉請願,反對李根源任省長;接著又操縱陝西省議會致函黎元洪,不歡迎李根源來陝。但兩計不成,李根源還是入陝就任省長。之後,陳樹藩處處與李根源作對,並派親信監視李根源的行動。1917年5月,“府院之爭”的結果,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職,陳樹藩作為段祺瑞皖系的幹將,當即通電宣布陝西獨立,脫離中央。6月,陳樹藩將李根源趕出陝西。7月,段祺瑞平定了張勳復辟,“再造共和”,重新組閣,陳樹藩兼任陝西省省長,集陝西軍政大權於一身。
陳樹藩當上陝督之後,便積極扶植個人勢力,打擊革命力量,他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反袁逐陸立了大功的民黨人士胡景翼僅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曹世英部連正規軍也沒編上。刀客出身的郭堅,因所部缺乏政治頭腦,易為利用,所以編為游擊營,後又改為警備軍,負責監視李根源。但警備軍統領郭堅受李根源感召,誠心擁戴李根源領導,使陳樹藩惱羞成怒,借討伐張勳為名,命郭堅率部出征。郭堅剛過黃河,陳樹藩即電請山西督軍閻錫山出兵堵剿,又命胡景翼、王飛虎截斷郭堅歸路。王飛虎部下楊虎城深明大義,網開一面,使郭堅逃回陝西咸陽。陳樹藩將警衛軍副統領耿直提升為統領,令其率部圍殲郭堅。耿直與郭堅是患難之交,暗中夜入咸陽,面見郭堅,經過計議,決定郭堅敗走鳳翔 ,耿直回城後,再派人與渭北的高峻等聯繫,協同行動,舉義反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