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43年4月,日軍出動二十萬人進攻太行山區。4月23日,日軍將孫殿英部防地四面包圍,孫殿英率部公開投敵,當了汗奸。之後,日軍將他送到新鄉,在新鄉設偽新五軍司令部。隨後,日軍要孫殿英誘降龐炳勛。孫殿英知道龐炳勛抽慣了自己特製的煙膏,必然會派人到鎮上購買煙土,因此而將龐炳勛誘捕,龐炳勛投敵。日軍給他們以“第二十四集團軍”的番號,龐任總司令,孫任副總司令,均駐在新鄉。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孫殿英又向蔣介石輸誠,而蔣介石也需要利用漢奸部隊,於是,將孫部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調動京漢線新鄉至安陽間牽制八路軍。這段時間,孫殿英勾結國民黨控制運輸飛機的要員,大做黃金買賣,發了一筆財。全面內戰開始後,孫殿英部改編為第三縱隊,駐防湯陰。孫殿英抓民夫,拆民房,構築工事,積極為蔣介石打內戰賣力。1947年春,解放軍圍兒湯陰,孫殿英據險頑抗,竟誓不投降,以為蔣介石會派兵替他解圍。5月1日,解放軍攻占湯陰,孫殿英束手就擒。

  在剛被俘的日子裡,孫殿英經常歇斯底里地破口大罵蔣介石不仁不義。孫殿英一生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可以說是罪惡滿盈,但共產黨還是會念及他抗戰時期曾有過好的表現,對他非常寬待,生活上給予照顧,不計前嫌。由於孫殿英感到徹底失敗,精神沮喪,整日抑鬱寡歡,加上他吸食了幾十年的鴉片,患上了當時屬不治之症的煙後痢。儘管如此,共產黨仍著人道主義精神,為他求醫治病。這種人道精神和寬大為懷的行動,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在病危之際,他懺悔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這年秋天,孫殿英病重死去,結束了他的軍閥生涯。

  五 陳樹藩

  陝西是位於中國華北與西北之間的一個省份。歷史上稱為關中之地,秦、漢、唐等王朝都以陝西為統治中心。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陝西同樣是各派勢力爭奪的要地。在本章五、六節中,我們要介紹曾經先後控制陝西數年之久的軍閥陳樹藩和劉鎮華。

  陳樹藩,字柏森(柏生),陝西安康人,1885年生於一個販綢商人家庭。父親陳聲德,四十歲出頭才得他這根獨苗,從小教他練習儒家經典,望他考取科舉,踏上仕途。陳樹藩十八歲時,光緒帝突然下詔廢科舉,陳聲德的願望落空。1905年,陝西成立陸軍小學,陳聲德靈機一動,將陳樹藩送到該校學習。第二年,北京陸軍部成立保定陸軍速成學堂,陝西陸軍小學決定保送三十名優材生前往深造,陳樹藩也得到保送,與同學經張鍅等,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1910年,陳樹藩畢業返陝西,被分配到陝西陸軍混成協炮兵營當排長,不久又調任軍械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消息傳到陝西,陝西革命黨人井勿幕、井岳秀、張鳳翽 、錢鼎、張鍅聯合洪門幫會首領萬炳南、張雲山、馬玉貴、劉世傑等密謀發動西安起義。陝西護理巡撫錢能訓、將軍文瑞等極度恐慌,為了防止西安新軍起義,他們收繳了新軍的子彈,同時派出偵騎四處捕捉革命黨人,西安城內空氣緊張。由於張樹藩是軍械官,西安起義前夕,同盟會陝西支部長井勿幕約陳樹藩密談,勸其加入革命陣營。此時,陳樹藩已意識到清王朝氣數已盡,加入同盟會對自己會有好處,於是,同意加入同盟會。

  10月22日上午,西安起義爆發,陳樹藩領著起義新軍及時衝進軍裝局彈藥庫,取出急需的子彈和炸彈,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兩千旗籍騎兵被殲,將軍文瑞投井自殺;六營巡防兵繳械投降,護理巡撫錢能訓被俘,西安光復。

  西安光復後,同盟會和洪門幫會為領導權問題而意見分歧。為穩定局勢,防止內部火併,西安起義的主要領導者、同盟會員、原新軍管帶張鳳翽 於10月25日召集各界重要人物到軍裝局開會,陳樹藩也參加,經過一番爭議,最後,雙方勉強達成一致協議:以張鳳翽 為大統領,萬炳南、錢鼎為副大統領,組成了秦隴復漢軍革命軍政府,其他人員也有一定職務,如張鍅任東路軍大都督,張雲山任兵馬大都督,馬玉貴任糧餉大都督,劉世傑任軍令大都督。張鍅提出任陳樹藩為張雲山的參謀長,但遭到萬炳南、張雲山的反對,張鳳翽 、錢鼎也不表態。結果,自認為立了大功的陳樹藩撈不到一官半職,一怒之下,跑到渭北投左井勿幕,幫助井勿幕組織民軍。不久,山西革命黨人電請張鳳 派兵援晉,張鳳 才任命陳樹藩為河東節度使,指揮陳樹發、嚴飛龍、王飛虎三個標,渡過黃河,占領了山西運城。

  陳樹藩占領運城後,正盤算著如何擴大勢力,突然接到張鳳翽 緊急命令,回師陝州增援與清軍作戰的張鍅部。陳樹藩派陳樹發等率部增援,自己坐鎮運城。陳樹發也盯著運城這塊肥肉,按兵不動。結果,誤了戰機,使張鍅戰敗,丟失了靈寶、閿鄉、潼關。陳樹藩十分恐慌,只得向張鍅請罪。最後,靠著“刀客”出身的嚴飛龍,陳樹藩攻克禮泉,擊退新任陝西巡撫升允率領的西路甘軍,陝局平定。民國成立之後,袁世凱將陝軍編為兩個師(師長張雲山、張鍅)和四個獨立旅,陳樹藩所部被編為獨立混成第四旅,陳樹藩任旅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