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祁瑞倉的發言,與會的官員和專家褒貶不一。大多數的人認為他所分析的病症是正確的,那就是榆北的癥結在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過程中的各種不適應,但他提出放棄政府干預,讓榆北自己脫困,這就有些想當然了。

  「為什麼是想當然,市場能夠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只要我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鼓勵榆北的企業家自主創業、自由競爭,那麼優秀的企業家自然就能夠脫穎而出,從而帶動帶個榆北的經濟走向全面復甦……」

  祁瑞倉在會議上這樣慷慨陳詞道,他還引經據典地講了一套理論,這自然也是芝加哥學派所信奉的自由市場理論了。

  「瑞倉同志,你有沒有到過榆北?」孟凡澤發話了。

  「暫時還沒有。」祁瑞倉答道。

  「那麼,你有沒有在地方上從事過經濟管理的工作?」

  「我到社科院讀研究生之前,曾經在企業里工作過幾年。」

  「哦。」孟凡澤點點頭,然後說道:「瑞倉同志,我有一個建議。我們總說實踐出真知,你說的芝加哥學派的理論不管有多高深,最終是需要用實踐來檢驗的。既然你有這麼多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到榆北去工作一段時間,用實踐來檢驗這些想法的正誤……」

  「就這樣,孟部長親自指示安排我到榆北來掛職,擔任榆北市招商局副局長,為期兩年。」祁瑞倉笑呵呵地向馮嘯辰介紹道。

  馮嘯辰這才明白,他感慨道:「讓你一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到榆北來當個招商局副局長,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祁瑞倉道:「我倒沒覺得什麼大材小用。其實,就算沒有孟部長的安排,我也是想找個地方去做一段時間實際工作的。我回國以後,感覺國內的情況和我在國外聽到的很不一樣,有很多經濟現象都是理論界所不曾研究過的。這些現象,必須親身去感受一下,才能真正地理解。這次能夠到榆北來掛職,我非常高興。」

  「哈哈,看來,咱們同學裡,還是你最真心,直接就來跟我並肩作戰了。」馮嘯辰拍著祁瑞倉的肩膀說道。

  祁瑞倉正色道:「老么,我可跟你說好了,你搞的是政府干預的那套,我到招商局去,是打算照著我的理念做事的,倡導自由競爭,相信市場的調節作用。咱們倆比比看,到底是誰的手段效果更好。」

  「沒問題,只要能夠讓榆北變得更好,什麼手段我都支持。」馮嘯辰說道。

  於蕊插話道:「小馮,小祁要搞他的自由市場,由他去搞。我這次來,可是帶著任務來的,你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些婦女再就業的項目,我們準備在這裡搞一些試點。」

  馮嘯辰用手一指潘才山,說道:「於姐,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其實我和潘廠長、張廠長剛才就正在談一個與婦女再就業相關的項目呢,我們正愁沒人牽頭,你們婦聯來了,可就正合適了。」

  「是嗎,什麼項目?」於蕊欣喜地問道。

  「家政服務。」馮嘯辰說道。

  接著,他便把阮福根準備招收一批工人到南方去工作,而這些工人又擔心家裡無人照料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說道:

  「我們分析過了,榆北有好幾十萬工人,要想全部在榆北本地安置,肯定是不可能的。下一步,我們準備聯繫一下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企業和勞動部門,從榆北招收一批工人到那邊去就業。如果可能的話,招收的規模應當在10萬人以上。

  這10萬人大多數都是中青年,屬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這些人一旦離開,家裡的老人、孩子就沒人照顧了。所以我們考慮要建立一些家政服務公司,這樣既可以解決這些家庭的家政服務需求,同時也可以容納大量的就業。家政服務嘛,肯定是以女性為主的,這算不算你們婦聯工作的範疇?」

  「當然算!」於蕊好歹也是社科院的研究生出身,頭腦非常清晰,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她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件事我們接了,不單在榆北重機,而且是在整個榆北市,恐怕都需要這種家政服務。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和榆北市婦聯合作,創辦100家家政服務公司,你們看如何?」

  「啟動資金方面,我們財政部包了。」謝克力不失時機地秀了一把存在感。他算得很明白,家政公司的投入是很少的,辦個食堂,買幾把通下水道的皮揣子,能花幾個錢?相對於財政部準備的專項資金而言,可謂是九牛一毛,但其效果卻非常明顯,這就叫惠而不費,他豈有不摻和進來的道理。

  「那可太好了。」張越拍掌稱道,「光我們榆重就可以辦上三四家,他們相互之間還可以搞搞競爭嘛,對了,祁教授不是說自由競爭才最有效率嗎?」

  祁瑞倉皺著眉頭,苦笑道:「國家婦聯牽頭,財政部提供啟動資金,這還算個什麼自由市場,不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嗎?唉,看來要轉變觀念,可真是太難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最大的幫助

  祁瑞倉這話,大家自然是當成耳旁風,不會在意的。開玩笑,有國家婦聯撐腰,再加上財政部出錢,這樣的好事誰會拒絕?祁瑞倉作為即將上任的榆北市招商局副局長,也不能把這種白送過來的項目拒之門外。他信奉自由經濟不假,但他還沒到那麼極端的程度,不至於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犧牲榆北的利益。

  潘才山和張越也都很高興。剛才他們還在苦惱的事情,於蕊和謝克力輕描淡寫地就幫他們解決了。國家婦聯出面來組織這100家家政公司,可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名義的問題,後續必然還會有各種有形無形的支持。榆重的那些下崗女工是一盤散沙,單靠她們是很難聯合起來開辦一家公司的。有婦聯牽頭就不同了,說不定人家能夠從哪調一批幹部過來,一舉解決群龍無首的難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