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認識到馮嘯辰這幫同學的能量,潘才山再無猶豫,馬上抄起電話讓手下人安排宴席。他此前也說過要私人掏腰包款待眾人的話,但那話多少有些客套的意思,連他自己都沒有當真。可到這會,他不再是作偽了,而是實實在在地要好好招待這一行人,因為他知道,這些人隨便哪個都是能夠給榆重帶來莫大好處的。

  酒宴設在原來榆重的食堂,現在已經被一家外地來的餐飲企業併購,成了一處有點檔次的酒店。至於宴席的開銷,自然也不會是潘才山私人承擔的,接待計委的王司長、婦聯的於部長等人,屬於名正言順的公事,榆重再窮,這筆招待費還是拿得出來的。

  一行人出了辦公樓,說說笑笑地向酒店走去。潘才山、張越二人陪著於蕊、謝克力走在前面,討論著有關組建家政公司的事情,並探討其他可能的扶持項目。丁士寬和祁瑞倉走在中間,聊的話題就有些高深了,那是學者們的世界,凡人是沒興趣關注的。走在最後的,則是馮嘯辰和王振斌二人。

  「小馮,弄了半天,我才是個吃白食的,你不會怪我吧。」王振斌笑呵呵地對馮嘯辰說道。他的話聽起來像是在道歉,但那口氣卻絲毫沒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感覺。

  馮嘯辰從王振斌的語氣中聽出了一些不同的意思,便試探著說道:「這怎麼可能呢,你是國家計委的人,隨便拔根汗毛都比我們的大腿粗,我就不信王大哥你會空著手到小弟這裡來。」

  馮嘯辰的這個猜測是有道理的。於蕊、謝克力要麼是帶著項目來的,要麼是帶著錢來的,王振斌作為班上的老大哥,又是權力最大的國家計委的官員,如果沒有帶一點東西,他是肯定不好意思和其他同學一起來的。

  不過,王振斌沒有當著大家的面說出自己的來意,這說明他帶來的東西有些敏感,只能是先和馮嘯辰在私下裡溝通,這也就是馮嘯辰選擇與王振斌走在最後的原因了。

  果然,聽到馮嘯辰的話,王振斌笑了笑,說道:「也不能算是完全空著手吧,我手裡有個業務,不過,這個業務的難度可不是一般地大,我擔心你們能不能拿下來呢。」

  「什麼樣的業務?」馮嘯辰問道。

  王振斌看看走在前面的人,然後壓低聲音說道:「你聽說過國家即將啟動的西氣東輸工程嗎?」

  「聽說過。」馮嘯辰應道。

  西氣東輸最早的概念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陝甘寧盆地和川渝盆地發現的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經濟發達的東部,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的能源戰略逐漸轉向外向型,西氣東輸的源頭便由國內延伸到了中亞各國,送氣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90年代前期,西氣東輸工程還只有一個雛型,外界討論得並不多。不過馮嘯辰作為一名穿越者,對於這件事是更為關心的,所以王振斌一提起來,他便能夠說得出來。

  王振斌倒也不覺得驚奇,在他想來,馮嘯辰作為裝備行業的幹部,對於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有較多了解,也在情理之中。他說道:「西氣東輸的管道長達數千公里,除了主管網之外,還有支線管網,我們初步測算,需要修建的各級壓氣站在一百座以上。壓氣站的核心設備是氣體壓縮機,目前咱們國家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

  「你想讓榆重搞氣體壓縮機?」馮嘯辰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王振斌跟他說這麼一長串內容,顯然不是為了閒聊。既然王振斌說是來給他幫忙的,這件事當然是與榆重有關的。

  「70年代後期,咱們國家從義大利引進過氣體壓縮機的技術,包括了設計、製造的全套專利。不過,適用於遠距離天然氣輸送的氣體壓縮機,我們雖然完成了引進,卻並沒有投入生產和應用,這項技術基本上就是閒置下來了。」王振斌說道。

  馮嘯辰問道:「當時受讓這些技術的,是哪家企業?」

  王振斌用手指了指地,笑而不語。

  「你是說,就是榆重?」馮嘯辰愣住了,這可是他不知道的事情。

  王振斌道:「沒錯,就是榆重。這件事,很多人都忘記了,還是上次計委召集業內專家開研討會,討論天然氣壓縮機組的事情,有一位老同志提起了這件事。我後來專門查了一下檔案,確定當時正是由榆重負責引進這項技術的,前後花了好幾百萬美元。」

  「這個花費不算多啊。」馮嘯辰說道。

  王振斌道:「的確不多。那時候有一些國際政治上的原因,義大利方面願意向我們示好,所以在技術轉讓方面比較慷慨。但因為我們當時的工業基礎有限,引進技術生產的壓縮機質量無法達到設計要求,而國家需要的遠距離天然氣壓縮機數量又非常有限,這項技術就被擱置下來了。」

  「該死,我居然一點都不知道。」馮嘯辰有些懊惱地說道。

  王振斌道:「這事也不能怨你,我懷疑潘廠長、張廠長他們也不了解這個情況呢。」

  馮嘯辰點點頭,道:「我估計也是如此。這件事只能找榆重的老人來了解才行,也不知道當時參加引進工作的老人還能剩下多少。」

  王振斌道:「我給你透個底,據我們計委的研究部門計算,西氣東輸工程在壓縮機這一項上的投入會達到20億美元以上,這還是以目前的規劃來算的。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西氣東輸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壓縮機的總需求只怕會超過100億美元。目前國家是兩手打算,一手是從GE、西門子那裡採購,另一手就是謀求設備的國產化。中央領導說了,這麼重要的裝備,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總是不放心的。計委可以拿出2億以上的資金來支持國產壓縮機的研製,我覺得,榆重可以去爭取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