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克力道:「二姐跟我打電話,說要來榆北,問我有沒有什麼話要帶給你。我說正好我們財政部也有一個支持榆北振興的項目,主要是為榆北這邊的下崗再就業工作提供資金支持,尤其是對自主創業的項目,提供的支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既然二姐要來榆北,我可不就和她就個伴嗎?」

  「原來如此。」馮嘯辰聽明白了,他轉頭對著王振斌,笑呵呵地說道:「老王,不用問了,你們計委肯定也有扶持榆北的項目,所以你也就一起來了,是不是?」

  王振斌搖搖頭道:「這個你可猜錯了,我們只是有這方面的政策,但還沒有具體的項目。我是來做調研的,看看在振興榆北方面,我們計委系統能夠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支持。」

  「你這個政策,比老謝他們的資金還管用呢。」馮嘯辰道。

  謝克力可不幹了,他假意嗔怒道:「老么,你要這樣說,我馬上就走。」

  張越趕緊打圓場,道:「哈哈,謝司長別生氣,馮助理就是這個毛病,喜歡亂說的。謝司長不遠千里來給我們送資金送政策,這對於我們來說,可就是雪中送炭呢。」

  謝克力變臉極快,馬上就換了一副笑臉,對張越說道:「張廠長客氣了。其實我對小馮很了解,知道他這個毛病。你不知道吧,他在我們班上是老么,仗著大家都讓他,總是這樣胡說八道的,我如果跟他計較,早就被他氣死了。」

  「哈哈,原來如此。」張越陪著笑道。

  馮嘯辰沒有理會他們倆的私聊,又轉向了丁士寬和祁瑞倉,問道:「那麼你們二位專家,又怎麼來了。你們一無資金,二無政策,純粹就是會放嘴炮,對我們榆北可真沒啥用啊。」

  第五百七十八章 實踐出真知

  已是社科院研究員的丁士寬扶了扶近視眼鏡,認真地說道:「你說錯了,我這次來只帶了眼睛和耳朵,沒有帶嘴巴,所以放不了嘴炮。中央領導對於榆北振興的事情非常重視,指示社科院派出專家前來調研,發現經驗要加以總結,發現問題要及時揭露。我就是來搜集有關材料的,這方面,你這個振興工作小組的副組長,可得幫我。」

  馮嘯辰笑道:「我可不能幫你,你既然要調研,就該深入群眾,聽聽群眾的聲音。如果讓我提供信息,我說的肯定都是好的方面,這不就沒意義了嗎?」

  丁士寬當然知道馮嘯辰是在搞怪,他也笑著說道:「我肯定是要去下崗工人家裡走訪的,這一次跟我一起來的,還有社科院的另外幾位老師,以及十幾位研究生,各個層面的人我們都要走訪。你作為負責榆北振興工作的官員,自然也在我們的調研之列。」

  「沒問題,我隨時等候丁教授的傳喚,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馮嘯辰應道。

  明白了丁士寬的來意,馮嘯辰又向祁瑞倉問道:「老祁,你不會也是來調研的吧?我印象中,你和老丁的爭論還沒有一個結論呢,怎麼,打算到榆北來找點資料?」

  丁士寬和祁瑞倉是戰略班碩果僅存的兩個搞學術的人,而且還是觀點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丁士寬是信奉政府主導經濟的,而祁瑞倉則是一個堅定的自由經濟論者。馮嘯辰在裝備工業公司任職,做的就是產業協調的工作,對此,祁瑞倉一向是持批評態度的。按祁瑞倉的觀點,國家根本不應當搞什麼產業政策,只要放開經濟,允許企業自由競爭,各個產業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如馮嘯辰他們這樣,反而是束縛了企業的活力。

  馮嘯辰對祁瑞倉的觀點自然是很不以為然的,不過他也懶得去與祁瑞倉理論。經濟上的事情,本來就不是能夠爭出一個結論的,最終的成與敗,才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

  這一次的榆北振興行動,是又一次政府行為,顯然也是有悖於祁瑞倉所堅持的自由市場原則的。丁士寬到榆北來,可以說是來總結經驗,那麼祁瑞倉來,只怕就是專門找茬來的吧?

  看到馮嘯辰一臉警惕的樣子,祁瑞倉笑道:「老么,你又猜錯了,我可不是來找資料的,我是到榆北來掛職的。」

  「掛職?」馮嘯辰真有些愣了,「老祁,你不是在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工作嗎,怎麼會到榆北來掛職?」

  祁瑞倉作為一名從美國回來的經濟學博士,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有好幾所高校和幾家研究機構都向他發出了邀請。最後,他選擇了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在那裡當了一名研究員。照他自己的說法,他去美國留學就是為了研究中國的發展戰略,國家發展研究中心顯然是一個能夠讓他實現抱負的所在。

  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最高級別的智囊機構之一,平日裡承擔著大量與國家經濟管理相關的研究課題。祁瑞倉在美國呆了六年,期間還參與過一些國際性的研究項目,對國外的經濟管理情況頗為了解,在好幾個課題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國際視野的政策建議,受到了中央領導的好評。不過,他的自由主義觀點,屢屢未能得到採納,這也是讓他頗為納悶的事情。

  前些天,中央召開了一次有關榆北振興問題的討論會,祁瑞倉也被邀請參加了。在會上,孟凡澤以榆北振興工作小組組長的身份,介紹了一些情況,並懇請與會專家為榆北振興提出寶貴意見。

  祁瑞倉在發言中對榆北的工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論調自然還是出自於他的自由主義理論。他認為,榆北的問題根源在於它是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成長起來的工業城市,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要振興榆北,必須是引入市場機制,倡導自由競爭。而目前振興工作小組的做法依然是政府主導的那一套,相當於換湯不換藥,這樣做是完全沒有效果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