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歷年的戰爭,受傷之人甚眾,由於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收治,導致死亡率較高;而且不少受傷致殘的軍人無處安身,往往流落在外,甚至以乞討渡日。

  虞水靈看到這種情況,心頭不忍:這些傷殘軍人都是為國效力的人,怎能不安排好他們今後的生活。她也曾經聽說過,在靖康陛下之時,原磁州知府趙將之在自己的轄地設立了"醫藥院",並提議在各地都設立這樣的醫藥院以救治傷者。宋欽宗本已經准許,可惜大宋隨即滅亡,趙將之的建議也泡了湯。

  於是,虞水靈與太子商議,下令在各道、府都成立了醫藥院,收治受傷的軍人和百姓;傷殘的軍人如果無處可去,也可以留在醫藥院由國家養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宋軍制改革之後,各地醫藥院歸於兵部統一管理,在臨安成立了醫藥總院,下面的各道、府的醫藥院成為了它的下級,形成了軍隊專業的醫護體系。當時主政的皇太子趙惇下令,調集民間大夫充實醫藥院,並授予官職。

  兵部也不斷的撥款充實醫藥院,之後醫藥院的水平大大提高,再加上它形成了固定的體系,效力也大為增加。而且,醫藥院還對外招收學員,以培養軍中的醫官,成為了大宋醫療人才最集中的培養基地。

  面對水災和瘟疫的威脅,天子趙惇當然也會用上最得力的醫藥院,早就安排它們參與救災。

  看著窗外不斷落下的雨絲,和充斥耳邊的嘩嘩雨聲,正在陪著兩位庶母縫製小衣服的馬憶靈臉上出現了憂色。

  自從確認她懷孕了以後,大家為了不讓她再煩心,外面的事情儘量不在她面前提。

  就如上次大金請求和親一樣,直到丈夫已經同意金朝和親的請求,幾位長輩才小心的把事情轉告給她,還再三向她保證:沒有一個女人能夠取代她的地位;無論大金公主最終會不會到達臨安,也不管將來趙惇的身邊會不會再有別的女人,她永遠都是大宋的皇后。

  馬憶靈心裡當然會不舒服,誰會願意相親相愛的夫妻之間突然插入別人,還是個來和自己搶丈夫的壞女人。只是,她也清楚,這並不是趙惇的過錯,他也是和親的受害者;而且,公婆和丈夫都已經在儘量的減輕這件事對自己的傷害,她不是不明理的人。

  和親一事並沒有多提,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去了。

  從四月份開始,這老天就如同漏了一般,雨一直在不停的下、下、下,讓人心浮氣躁。

  雖然大家都不說,但就是不清楚大宋氣候的馬憶靈也知道,天氣絕對是不正常!從丈夫一天天的忙亂起來,回宮休息的時間越來越晚,她就明白:大宋一定是面臨著不小的麻煩。

  "憶靈兒,你怎麼了?"太上皇后江氏注意到了皇后的異常,停下手中的針線關心的詢問。這孩子雖然不是皇室第一個孫輩,卻是天子趙惇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大宋未來的希望,大家自然而然的會希望他能平安降生。

  "我只是在看這雨,都進入八月份了還沒停下來,"馬憶靈轉頭沖江後笑笑,搖搖頭:"我來大宋時間不長,但也知道,這樣的大雨不該下這麼久,太不正常了。"

  "雨這樣下是不太正常。不過,那是他們男人的事,我們女人只要把宮裡的事做好。憶靈兒,你養好自己身子就行了,不必管他們那麼多。"一邊的太上康靖貴妃葉氏和江後對視了一眼,笑著攤開手中的小包被,把話題岔開:"看,景兒還真是多才多藝,她的一手繡工還真出色,這上面的娃娃真可愛。"

  "景姨原來可是跟著外祖母的,她老人家的手工出色,景姨的當然也差不了。"馬憶靈自然知道兩位庶母是不願意自己多想,便隨著話頭開始討論小衣服和包被上的繡工,但心中的不安卻在擴大。

  這個時候的大殿上氣氛壓抑,天子趙惇正沉著臉,瞪著立在大殿正中不肯退縮的右諫議大夫譚世懷。

  現在,朝中早已經忙亂成一團,今天的早朝本來是要討論下一步如何安排救災款項的發放,右諫議大夫譚世懷卻突起發難,當廷彈劾幾位宰相:不只是認為他們執政有誤、導致天災,更進一步要求四相立刻自動辭去相位,以向天下謝罪。

  天子趙惇很清楚,這既是大宋舊規,也會有人借天災向朝廷發難!

  依大宋傳統,如有大的天災,就說明朝廷施政有誤,無論之前國家的情況如何,當朝的宰相都必須辭相以示負責。以前,如日方中的奸相蔡京罷相也是因為天災。

  但是,大宋如今的施政的首創者是天子趙惇本人,他根本不願意委過臣下,更不認為自己的施政有什麼不妥。

  更何況,現今朝廷的四相:左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肖則、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吳邙、參知政事洪皓和參知政事趙汾四人,除了左相肖則外,都是因為支持朝廷變革並有真才實學,才在趙惇主政之後被提撥上來,肖則是太上皇和孝賢皇后虞水靈的舊臣,也是趙惇的得力助手。他們因為天災而去相,會使得趙惇失去不少助力。

  天子心中早就有數,對於自己主持的變革,士林中人的阻力仍然存在,有不少老儒和守舊之臣並不甘心就這樣由著自己改變儒家獨尊,不,更應該說是自大宋建立以來儒家學術獨用的地位。

  此次的天災給了這些守舊之臣最好的藉口,之前就有不少人提議四相去職,表面是對著四相,根子卻在皇帝身上。如果四相辭職,不僅使得大家不敢相信皇帝有能力保護這些新銳的臣子,也會使人認為朝廷的施政出了問題,進而影響變革大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