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車又走了一段,小趙皇帝好像對這裡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小趙皇帝突然想起這就像清明上河圖的景象,問皇后:“這就是清明上河圖所畫的地方嗎?”

  皇后朱璉回答:“是!這就是清明上河圖上畫的地方。”

  小趙皇帝說:“這副畫可是國寶啊!”

  皇后說:“清明上河圖畫是畫得好,說是國寶,肯定有爭議。只不過畫了這裡的一段景色,哪裡算國寶。”

  小趙皇帝知道皇后也愛畫畫,眼界很高。有文人相輕的壞毛病。一幅好畫,要經過歷史的檢驗。不過,也可能有的好畫,產生不久,就毀滅了,就傳不到後世了。

  小趙皇帝問:“《清明上河圖》還在嗎?”

  皇后說:“還在庫房裡,那一天想看,就可以拿出來看。”

  小趙皇帝說:“你們沒有事情的時候,臨摹一幅給哥哥看一看,就行了。好畫還是放好,留給後世吧!”

  又向北走了一段路,劉桂香說:“哥哥,前面不遠,開寶寺的山上,寺里還有鐵塔,可以看夕照。風景也很好,今天要不要去看一下。”

  小趙皇帝說:“你看,姐姐這樣一個大肚子,還要去爬山?免了吧。一會可以給哥哥指一個方位,以後再去看。”

  一會,劉桂香說:“哥哥,開寶寺就在上面。”

  小趙皇帝順著劉桂香指的方向,只看見開寶寺的寺廟的一些房屋的輪廓,和一些上山的路,就是這樣,也像畫裡面一樣了。

  又轉了一大圈,走了很多的街道,才轉到了皇宮前面的御街上。下了馬車,問馬車價錢,也是二百文。真不知道上午的馬車車費是不是挨了棒棒。

  傍晚,用了晚膳,小趙皇帝繼續到崇政殿去辦公。他想起還要對大理進行一次統一戰爭。上次統一金國、西夏的戰爭,基本上是開封的本地部隊。如果這一次還是帶領京城的軍隊去打,當然好。不過也有缺點,就是其他軍隊缺少戰爭的鍛鍊。

  原來大宋的軍隊最強悍的是對西夏進行戰爭的邊防部隊。這一次,是不是也抽調這些部隊。他們可以使原來的戰爭經驗繼承下來。又有了使用新武器的戰爭經驗。那裡還有十多萬人的軍隊。原來的營寨,已經不必要了。現在如果要駐軍,肯定就是上長城的關卡上去。

  這個想法需要與李綱、种師道商量一下。

  於是就批了其他幾件奏章。結束又繼續想了調軍隊的事情。

  六月十四日早朝。

  今天小趙皇帝又主動找話題來說。小趙皇帝說:“各位愛卿,我們統一了邊疆,我們制定了兩個主要的政策,一個是推廣州縣制,杜絕土司制。土司,當他們的力量壯大了,就要與中央朝廷拿起武器,真刀真槍地干,要搞分裂,要爭搶土地。先就是邊疆的各土司不安寧,再是朝廷不安寧。我們推廣州縣制的決策就是杜絕各地方的土皇帝。”

  “再一個就是邊疆與國家的主體民族不一樣,一遇風吹草動,就是動亂。女真與遼國也是民族矛盾引起的。民族不同,稍不高興,就要造反。我們確定了統一融合邊疆民族的政策。這個政策正在執行,朕相信,也會見到成效的。今後,在一個廣大的地區,都是一個民族。就不會有民族矛盾這個問題了。”

  “昨天,朕帶著皇后和兩個貴妃,去參觀寺廟。朕發現,我們大宋漢族地區,是一個多宗教的地區。我們有儒教,有佛教,有道教,還有部分信回教,伊斯蘭教。眾多的宗教,誰也不能凌駕於朝廷之上。誰也不能凌駕於其他宗教之上。我們漢族的老百姓,真正享受了宗教自由的權利。自己想信什麼教就信什麼教,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強迫兒女信什麼宗教。”

  “我們漢族對其他宗教,也十分大度。很遠的中東地區來的猶太教,他們在其他地區,都受到當地宗教的壓制。在我們大宋的開封府,沒有什麼宗教壓制他,他覺得在我們大宋很自在。老百姓將他們叫挑筋教,他們也很高興地接受。”

  “我們邊疆地區,幾乎都只信一個宗教。如女真人信薩滿教,契丹人信佛教,黑汗現在又信伊斯蘭教,吐蕃信佛教,大理信佛教。整個地區,信一個教。這就有問題了。首先,老百姓的所謂信仰,是統治者強迫老百姓信的,不信不行。那裡有宗教自由?”

  “在邊疆地區,如果宗教人士,以宗教為幌子,以他們對老百姓在宗教的影響力,要鬧事,以宗教領袖的地位,謀求政治地位,要搞政教合一,就會給我們造成動亂。”

  “比如大理,宗教的影響力就很大。僧人才可以當官。往往皇帝還有出嫁當和尚的。都是由於宗教的勢力太強大的原因。”

  “小趙皇帝說:“我們有了統一的政策,我們現在就要防止邊疆地區出現不安定的因素,宗教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現在大家應該來想辦法,改變這種局面,將動亂消滅在沒有發生之前,使宗教引起的動亂不能發生。”

  李綱說:“聖上發現了潛伏在邊疆地區的不安定的因素,我們要消滅這個不安定的因素。聖上也表揚了我們漢族地區的宗教信仰。我看,我們就應該把我們漢族地區的方法,推廣到邊疆地區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