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小孩子對冷兵器的認識是很主觀的,使槍的一般都很帥,使大刀的一般都很蠻,使外門兵刃的多是生番,使飛刀的,那就一定不是好人——我那時還不知道李尋歡,這個是文化傳播過程中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倒和其它無關。
第一個扭轉我對飛刀的惡劣印象的是美國肥皂劇《加里森敢死隊》,裡邊有一位擅使飛刀的印第安酋長。在片中他使的竟然是一把義大利側跳刀(美國影視道具師的愛物,又名賭徒跳刀,劍形單刃,曾經在多部大片中作為流氓兇器出現,上如《美國往事》,下至《變相怪傑》),採取的手法是下手直射(源於日式的“手裡箭”)。往往是小臂一揚,飛刀直取敵人腎脾等中部要害。當然一貫厲害的酋長也有失手的時候,某次滲透行動中,酋長被德國哨兵發現,於是飛刀直取德國鬼子的肝脾一帶,不想德國雙手持槍,刀子正好釘在了步槍護木上,兩個人登時就傻了。比較起來,黃天霸就沒怎麼失手過,不過他的手法就太假——傳統式雙刃匕首,陽手陰手不限,旋轉N個360度,最後總能直愣愣紮上別人胸口——然後對手來不及出現氣胸就直接死了,看來每次都能命中心臟,就不知道是如何繞過肋骨的。
(義大利側跳,一按刀柄上那個大鋼珠就會“咔”一聲彈出刀刃,刀柄下方的小滑鈕乃是保險,雖然是幾個世紀之前的設計,今天看來卻毫不落後。難怪此物成為美國電影中的金牌龍套。其品牌眾多,圖中為國內廠家為義大利FOX公司OEM產品,做工一般,價位平平,專供出口。)
受到黃天霸、酋長,以及後來的李尋歡甚至RAMBO、007等帥哥的影響,很多小孩子都有拿自行車輻條當飛刀扎門的經歷。我認識一位老兄,堅持糟蹋自家門板已達十餘年之久,從最開始的自行車輻條到後來的鋸片小刀再到後來特製的鋼筋段,十多年下來,於飛刀一行已然頗有心得,但是他“上手旋轉180度”的動作在我看來一點也不帥一點也不酷,有時候還會失手——某次飛刀脫靶反彈,該老兄愛刀心切,擔心刀尖摔在地上變鈍,下意識里伸出右腳墊了一下,結果就感覺皮鞋在一瞬間濕了。據他說有個叫GIL HIBBEN的老外,是世界頂尖級的飛刀大師,有次也因為類似的失誤把自己的腰給捅了,而且大師有大師的苦衷,失手捅了自己還不能說,忍著疼一聲不吭,一手捂著傷口一手開著車,一個人趕到醫院找大夫。
相比這些悲慘的實例,電影裡的飛刀簡直帥得不像話——焦恩俊版的小李飛刀里,三支飛刀居然是平攤在手上,以一種類似火箭彈發射的狀態由尾部噴出一股白氣直射飛出的,任何人看到這裡,一定都會大叫一聲:“帥啊!真不愧是小李飛刀1
乃知兵者是兇器
我們祖宗的教誨是:“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但是由於大多數男性心裡的尚武精神,導致從萬里長城到布達拉宮,國內眾多旅遊景點都喜歡出售一些銀樣臘槍頭的刀劍做旅遊紀念品。有朋友當年從少林寺門口購買廣東陽江製造的西洋馬刀,這就是尚武情結被奸商利用。這套伎倆傳到好萊塢,被無良片商發揚光大,眾多魔幻題材影片中造型古怪的西洋冷兵器都能吸引眾熱血男兒艷羨的目光。
在眾多不專業的影片(如《魔戒》)中,冷兵器道具都是由美國聯合刀具公司出品的。這個公司生產的刀具不用於執法部隊,也不用於日常生活,生產它們僅僅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影視道具,給外行看熱鬧用的。但是也有富有專業精神的導演,在道具方面努力做了功課,這裡需要表揚的是昆汀塔倫迪諾。在他的《殺死比爾》裡邊就出現了SOG公司的沙漠短劍S25——如果你玩過反恐精英的話,那裡面的刀具就是SOG公司的另一款作品:S37。
中國民間造刀多以汽車彈簧鋼板為最,造出來的傢伙雖然不如西方幾個大公司血統純正,但是實用絕對沒問題。根據當年的江湖中人描述,20世紀80年代初小流氓打架鬥毆還用過侵華日軍遺留下來的30式刺刀。至於我軍裝備的56軍刺、81軍刺,乃至最新的95軍刺,則由於管理嚴格,很少流失民間。我中學時代有一個同學的爺爺行伍出身,收藏有一支我國列裝多年的65傘兵刀。棱骨雙鋒,刃上開有一個割繩鉤,發出懾人的寒光。由於刀體上有一個倒鉤,搏鬥時可能會出現鉤子掛住敵人肋骨導致武器脫手,因此該刀還有一個省掉割繩鉤的版本,即偵察兵匕首。
警棍的傳說
王小波的《青銅時代》里提過古代獄卒曾經使用過一種“驢雞巴棒”的傢伙修理囚犯,作用大概類似今天的警棍。不過根據王某人的一貫風格,這個玩意十有八九是他杜撰的,列位看官不必當真,但是時代的進步帶動警棍的發展卻是他沒有料到的——就在上個月,石家莊警方推出了一種長達一米半的巨大震暴警棍,上陣時須得二人合使,倒是有幾分當年倭寇打仗時所用野太刀的影子,不論是其口徑還是威力,均遠非古代獄卒所使的小棒子可比,歹徒挨上一下沒準脊梁骨都得被砸斷,十分利害。
在我國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保衛系統比較發達,每個單位都有一批警械(甚至包括大量槍枝),我那會還很小,喜歡假裝天真地往保衛科竄,把他們的傢伙玩了個遍(槍除外),那會最喜歡玩的是手銬和保險柜,因為科技含量高;最不喜歡玩的就是警棍,一根棒棒,沒什麼意思。
第一個扭轉我對飛刀的惡劣印象的是美國肥皂劇《加里森敢死隊》,裡邊有一位擅使飛刀的印第安酋長。在片中他使的竟然是一把義大利側跳刀(美國影視道具師的愛物,又名賭徒跳刀,劍形單刃,曾經在多部大片中作為流氓兇器出現,上如《美國往事》,下至《變相怪傑》),採取的手法是下手直射(源於日式的“手裡箭”)。往往是小臂一揚,飛刀直取敵人腎脾等中部要害。當然一貫厲害的酋長也有失手的時候,某次滲透行動中,酋長被德國哨兵發現,於是飛刀直取德國鬼子的肝脾一帶,不想德國雙手持槍,刀子正好釘在了步槍護木上,兩個人登時就傻了。比較起來,黃天霸就沒怎麼失手過,不過他的手法就太假——傳統式雙刃匕首,陽手陰手不限,旋轉N個360度,最後總能直愣愣紮上別人胸口——然後對手來不及出現氣胸就直接死了,看來每次都能命中心臟,就不知道是如何繞過肋骨的。
(義大利側跳,一按刀柄上那個大鋼珠就會“咔”一聲彈出刀刃,刀柄下方的小滑鈕乃是保險,雖然是幾個世紀之前的設計,今天看來卻毫不落後。難怪此物成為美國電影中的金牌龍套。其品牌眾多,圖中為國內廠家為義大利FOX公司OEM產品,做工一般,價位平平,專供出口。)
受到黃天霸、酋長,以及後來的李尋歡甚至RAMBO、007等帥哥的影響,很多小孩子都有拿自行車輻條當飛刀扎門的經歷。我認識一位老兄,堅持糟蹋自家門板已達十餘年之久,從最開始的自行車輻條到後來的鋸片小刀再到後來特製的鋼筋段,十多年下來,於飛刀一行已然頗有心得,但是他“上手旋轉180度”的動作在我看來一點也不帥一點也不酷,有時候還會失手——某次飛刀脫靶反彈,該老兄愛刀心切,擔心刀尖摔在地上變鈍,下意識里伸出右腳墊了一下,結果就感覺皮鞋在一瞬間濕了。據他說有個叫GIL HIBBEN的老外,是世界頂尖級的飛刀大師,有次也因為類似的失誤把自己的腰給捅了,而且大師有大師的苦衷,失手捅了自己還不能說,忍著疼一聲不吭,一手捂著傷口一手開著車,一個人趕到醫院找大夫。
相比這些悲慘的實例,電影裡的飛刀簡直帥得不像話——焦恩俊版的小李飛刀里,三支飛刀居然是平攤在手上,以一種類似火箭彈發射的狀態由尾部噴出一股白氣直射飛出的,任何人看到這裡,一定都會大叫一聲:“帥啊!真不愧是小李飛刀1
乃知兵者是兇器
我們祖宗的教誨是:“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但是由於大多數男性心裡的尚武精神,導致從萬里長城到布達拉宮,國內眾多旅遊景點都喜歡出售一些銀樣臘槍頭的刀劍做旅遊紀念品。有朋友當年從少林寺門口購買廣東陽江製造的西洋馬刀,這就是尚武情結被奸商利用。這套伎倆傳到好萊塢,被無良片商發揚光大,眾多魔幻題材影片中造型古怪的西洋冷兵器都能吸引眾熱血男兒艷羨的目光。
在眾多不專業的影片(如《魔戒》)中,冷兵器道具都是由美國聯合刀具公司出品的。這個公司生產的刀具不用於執法部隊,也不用於日常生活,生產它們僅僅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影視道具,給外行看熱鬧用的。但是也有富有專業精神的導演,在道具方面努力做了功課,這裡需要表揚的是昆汀塔倫迪諾。在他的《殺死比爾》裡邊就出現了SOG公司的沙漠短劍S25——如果你玩過反恐精英的話,那裡面的刀具就是SOG公司的另一款作品:S37。
中國民間造刀多以汽車彈簧鋼板為最,造出來的傢伙雖然不如西方幾個大公司血統純正,但是實用絕對沒問題。根據當年的江湖中人描述,20世紀80年代初小流氓打架鬥毆還用過侵華日軍遺留下來的30式刺刀。至於我軍裝備的56軍刺、81軍刺,乃至最新的95軍刺,則由於管理嚴格,很少流失民間。我中學時代有一個同學的爺爺行伍出身,收藏有一支我國列裝多年的65傘兵刀。棱骨雙鋒,刃上開有一個割繩鉤,發出懾人的寒光。由於刀體上有一個倒鉤,搏鬥時可能會出現鉤子掛住敵人肋骨導致武器脫手,因此該刀還有一個省掉割繩鉤的版本,即偵察兵匕首。
警棍的傳說
王小波的《青銅時代》里提過古代獄卒曾經使用過一種“驢雞巴棒”的傢伙修理囚犯,作用大概類似今天的警棍。不過根據王某人的一貫風格,這個玩意十有八九是他杜撰的,列位看官不必當真,但是時代的進步帶動警棍的發展卻是他沒有料到的——就在上個月,石家莊警方推出了一種長達一米半的巨大震暴警棍,上陣時須得二人合使,倒是有幾分當年倭寇打仗時所用野太刀的影子,不論是其口徑還是威力,均遠非古代獄卒所使的小棒子可比,歹徒挨上一下沒準脊梁骨都得被砸斷,十分利害。
在我國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保衛系統比較發達,每個單位都有一批警械(甚至包括大量槍枝),我那會還很小,喜歡假裝天真地往保衛科竄,把他們的傢伙玩了個遍(槍除外),那會最喜歡玩的是手銬和保險柜,因為科技含量高;最不喜歡玩的就是警棍,一根棒棒,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