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扭轉我看法的是某天夜裡鬧小偷,我被窗外的喊聲叫醒,探頭一看,只見數條保衛科的身影在追捕一條大漢。保衛科的哥哥們大概是平日疏於訓練,眼看著距離越拉越大,賊人就要溜走,危機關頭沖在後面的警哥哥奮起神威,將手中的警棍擲出,命中歹人腿窩,歹人雙腿一彎撲通跌倒,乃束手就擒。
第二天我早早爬起,跑到保衛科參觀。那時歹人已經移交公安機關了,只剩下經警叔叔大力吹牛擒賊經歷。我要過昨夜立功的那根警棍,仔細研究了一通,發現其結構是粗壯的彈簧外裹橡膠,以彈性增加打擊力,十分了得。當時就起了據為己有的心思,可是經警哥哥警惕性很高,沒有答應。
多年以後,我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國營764廠的產品清單,才發現國營大廠後來出產的棍子大多沒有了當初的複雜工藝。想當年雜七雜八的品牌警棍充斥市場,質量良莠不齊,某些設計也不乏創意,除了我童年看到的彈簧棍,據說還有一種灌了水銀的厲害玩意,具體實用報告沒聽人提起過,但是完全可以想像——砸在人頭上,接下去一定就是撲通一聲,人像木頭一樣被放倒。
不過水銀警棍還不是最厲害的。以前搶劫銀行不是很瘋狂時候,銀行保衛的一種重要武器就是天津764廠的一種狼牙警棍(後來歹人的武器先進,狼牙棒吃不住就換上霰彈槍了)——廠家編號是7608,此棍全鋼打造,渾身上下布滿短鋼釘,危機時刻還可以臨時加上長釘,人若是挨上一下定是遍體鱗傷,威猛無比。我多次去銀行取錢時就盯著這個傢伙看,看得多了反倒是保安哥哥不自在,乾脆把棍子藏到背後不給我看了。
但是凡是有利必有弊,狼牙警棍最大的問題就是攜行性差。現在國內多個城市警察配備的三節伸縮警棍是仿造的美國ASP戰術警棍。這個傢伙別在屁股後邊不顯眼,雖然威力不俗,但是和犯罪分子敵對時總是少了那麼點威懾力。有個美國人老凱文(著名刀具MOD DOG的前製造商,現任的大當家是他兒子)就曾經自己動手,在ASP戰術警棍的棍頭加了一圈鋼釘,這可以說是威懾力與便攜性的完美結合了。
六扇門的家什
我小時候不務正業,不愛鋼琴書法等高尚藝術,惟獨喜歡武俠小說的低級趣味,光看還不行,還要拿起傢伙操練操練。當年的教育形式要比眼下來得寬鬆得多,同時也更容易出點小事頭破血流——僅僅是我小學時代的同學裡,就有一個手腕被小刀割斷了韌帶,一個臉被汽油燒傷,外加好幾個骨折和更多的打破頭。有鑑於此,一切帶刃的兵器在當時均被禁止。我當時善使一段半米長扁鐵條,黝黑無鋒,擱在武俠小說里,那就是捕快的鐵尺。
諸位完全可以想像,在那麼一個崇拜英雄的年代,我捏著一把捕快才用的鐵尺是一件多麼鬱悶的事情藹—而且,高尚的捕快都不用鐵尺:冷血用劍,無情用暗器——鐵尺乃是那些悲哀配角的裝備,用周星星的話說“猥瑣,非常之猥瑣”。
一直到了很多年之後,我有機會在搞收藏的朋友那裡見識到了真正的鐵尺,和我童年用的大有不同——真正的鐵尺乃是一根直愣愣的四棱鐵棍,配有護手和木柄,從外形上看更接近秦瓊大爺使的熟銅雙鐧:雖無鋒刃,但可夾可擋,可封可別,乃是善破刀劍的利器。而且那傢伙畢竟是金屬製品,捅一下人估計也不會太好受。想來在古代,也是一件利器。
(傳說中的鐵尺,英文名稱SAI,有多種形式:雙護手、單護手、開鋒或不開鋒短劍形、鈍頭錐形(圓錐、六面錐、八面錐)等等,通常都是三叉戟形。影片《夏日福星》由蒼田保昭——此君在N部港產動作片中出演反面角色,給我印象比較深的較為正派的角色是在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中扮演船越飾演的一個殺手用這個傢伙,作為大BOSS出現。這部電影由洪金寶、成龍、元彪主演,是他們哥仨拍的福星系列中的一部。福星系列中成龍均擔任配角,此部的頭號主角是洪金寶,最終洪金寶用一對球拍制服了蒼田保昭飾演的殺手手中的這種“鐵尺”,這一段打鬥很是精彩,有興趣的不妨看一下。)
再說此物,大約起於唐宋之時,因為實用性相對不是很強,到近代已不多見,只剩一個“鐵尺”的名稱流傳下來,廣大百姓卻多對不上號。倒是當年作為文化交流,經琉球二傳到了日本,在此二地有所發揮。(早期的琉球,作用基本就是作為中日交流的港口。)現在英文中把這個東西叫做:“SAI”,又有人作為東洋民族兵器引進,愣生生譯為:“樨”,哪裡知道就是中國古代普通捕快們手裡的鐵尺。當年的“警察”用這個玩藝,一方面是格擋歹人刀劍,另一方面大概還是要照顧抓活的,防止誤傷——在張國立《我這一輩子》里的,軍閥混戰時期的偽警察挎的乃是一把指揮刀,那是後來與國際接軌盲目從日本引進軍刀的惡果,不提也罷。
一直到了後來,冷兵器逐漸被淘汰出歷史的舞台,公門的兄弟們也就換上了火器。我曾經問一個在首都當警察的哥們,你們現在還帶刀嗎,他的回答是:“都有槍了,誰還帶刀埃”
其實這位兄弟的回答明顯是對刀的認識不足。據新聞照片顯示,在我國警用裝備最先進的廣東省,某市特警除了引進國外戰術背心、給國產七九輕沖加裝護木以外,更是每人在屁股上掛了一把國內仿造的卡巴軍刀。這個結實耐造,加上國內仿造的東西便宜,除了可以割兩個繩子解救人質外,還可以砍兩個木頭方便破門而入(這一點和消防員的腰斧作用接近),緊急情況下,還能破壞性使用充當工兵鍬挖坑煮飯——最關鍵的是不必再像2003年年末重慶那兩位警察一樣,子彈打光後徒手和歹徒搏鬥。
第二天我早早爬起,跑到保衛科參觀。那時歹人已經移交公安機關了,只剩下經警叔叔大力吹牛擒賊經歷。我要過昨夜立功的那根警棍,仔細研究了一通,發現其結構是粗壯的彈簧外裹橡膠,以彈性增加打擊力,十分了得。當時就起了據為己有的心思,可是經警哥哥警惕性很高,沒有答應。
多年以後,我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國營764廠的產品清單,才發現國營大廠後來出產的棍子大多沒有了當初的複雜工藝。想當年雜七雜八的品牌警棍充斥市場,質量良莠不齊,某些設計也不乏創意,除了我童年看到的彈簧棍,據說還有一種灌了水銀的厲害玩意,具體實用報告沒聽人提起過,但是完全可以想像——砸在人頭上,接下去一定就是撲通一聲,人像木頭一樣被放倒。
不過水銀警棍還不是最厲害的。以前搶劫銀行不是很瘋狂時候,銀行保衛的一種重要武器就是天津764廠的一種狼牙警棍(後來歹人的武器先進,狼牙棒吃不住就換上霰彈槍了)——廠家編號是7608,此棍全鋼打造,渾身上下布滿短鋼釘,危機時刻還可以臨時加上長釘,人若是挨上一下定是遍體鱗傷,威猛無比。我多次去銀行取錢時就盯著這個傢伙看,看得多了反倒是保安哥哥不自在,乾脆把棍子藏到背後不給我看了。
但是凡是有利必有弊,狼牙警棍最大的問題就是攜行性差。現在國內多個城市警察配備的三節伸縮警棍是仿造的美國ASP戰術警棍。這個傢伙別在屁股後邊不顯眼,雖然威力不俗,但是和犯罪分子敵對時總是少了那麼點威懾力。有個美國人老凱文(著名刀具MOD DOG的前製造商,現任的大當家是他兒子)就曾經自己動手,在ASP戰術警棍的棍頭加了一圈鋼釘,這可以說是威懾力與便攜性的完美結合了。
六扇門的家什
我小時候不務正業,不愛鋼琴書法等高尚藝術,惟獨喜歡武俠小說的低級趣味,光看還不行,還要拿起傢伙操練操練。當年的教育形式要比眼下來得寬鬆得多,同時也更容易出點小事頭破血流——僅僅是我小學時代的同學裡,就有一個手腕被小刀割斷了韌帶,一個臉被汽油燒傷,外加好幾個骨折和更多的打破頭。有鑑於此,一切帶刃的兵器在當時均被禁止。我當時善使一段半米長扁鐵條,黝黑無鋒,擱在武俠小說里,那就是捕快的鐵尺。
諸位完全可以想像,在那麼一個崇拜英雄的年代,我捏著一把捕快才用的鐵尺是一件多麼鬱悶的事情藹—而且,高尚的捕快都不用鐵尺:冷血用劍,無情用暗器——鐵尺乃是那些悲哀配角的裝備,用周星星的話說“猥瑣,非常之猥瑣”。
一直到了很多年之後,我有機會在搞收藏的朋友那裡見識到了真正的鐵尺,和我童年用的大有不同——真正的鐵尺乃是一根直愣愣的四棱鐵棍,配有護手和木柄,從外形上看更接近秦瓊大爺使的熟銅雙鐧:雖無鋒刃,但可夾可擋,可封可別,乃是善破刀劍的利器。而且那傢伙畢竟是金屬製品,捅一下人估計也不會太好受。想來在古代,也是一件利器。
(傳說中的鐵尺,英文名稱SAI,有多種形式:雙護手、單護手、開鋒或不開鋒短劍形、鈍頭錐形(圓錐、六面錐、八面錐)等等,通常都是三叉戟形。影片《夏日福星》由蒼田保昭——此君在N部港產動作片中出演反面角色,給我印象比較深的較為正派的角色是在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中扮演船越飾演的一個殺手用這個傢伙,作為大BOSS出現。這部電影由洪金寶、成龍、元彪主演,是他們哥仨拍的福星系列中的一部。福星系列中成龍均擔任配角,此部的頭號主角是洪金寶,最終洪金寶用一對球拍制服了蒼田保昭飾演的殺手手中的這種“鐵尺”,這一段打鬥很是精彩,有興趣的不妨看一下。)
再說此物,大約起於唐宋之時,因為實用性相對不是很強,到近代已不多見,只剩一個“鐵尺”的名稱流傳下來,廣大百姓卻多對不上號。倒是當年作為文化交流,經琉球二傳到了日本,在此二地有所發揮。(早期的琉球,作用基本就是作為中日交流的港口。)現在英文中把這個東西叫做:“SAI”,又有人作為東洋民族兵器引進,愣生生譯為:“樨”,哪裡知道就是中國古代普通捕快們手裡的鐵尺。當年的“警察”用這個玩藝,一方面是格擋歹人刀劍,另一方面大概還是要照顧抓活的,防止誤傷——在張國立《我這一輩子》里的,軍閥混戰時期的偽警察挎的乃是一把指揮刀,那是後來與國際接軌盲目從日本引進軍刀的惡果,不提也罷。
一直到了後來,冷兵器逐漸被淘汰出歷史的舞台,公門的兄弟們也就換上了火器。我曾經問一個在首都當警察的哥們,你們現在還帶刀嗎,他的回答是:“都有槍了,誰還帶刀埃”
其實這位兄弟的回答明顯是對刀的認識不足。據新聞照片顯示,在我國警用裝備最先進的廣東省,某市特警除了引進國外戰術背心、給國產七九輕沖加裝護木以外,更是每人在屁股上掛了一把國內仿造的卡巴軍刀。這個結實耐造,加上國內仿造的東西便宜,除了可以割兩個繩子解救人質外,還可以砍兩個木頭方便破門而入(這一點和消防員的腰斧作用接近),緊急情況下,還能破壞性使用充當工兵鍬挖坑煮飯——最關鍵的是不必再像2003年年末重慶那兩位警察一樣,子彈打光後徒手和歹徒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