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亞樓卻發火了!

  他騰地從沙發上直起身子,一臉慍怒地揮起手臂,聲音十分激動、憤懣:我們是赫魯雪夫先生請來的客人,你們這樣對待我們,難道是友好的態度嗎?

  德沃連欽科不甘示弱,立馬從沙發上站起身,直著脖子吼道:這是法律,誰請來的客人也不行!

  劉亞樓輕蔑一笑:我不了解你們的法律,可是你們作為主人,既然知道有關這方面的規定,為什麼事先不提醒我們帶護照呢?他那激昂的話,像連珠炮一樣“砰砰”甩出。他緊緊地盯著面前驕橫不可一世的“克格勃”,仿佛要一拳將他掄到窗外去。

  雙方唇槍舌劍,劍拔弩張,會議室充滿了火藥味。

  廠長耶爾馬索夫一看情況不妙,慌忙上前勸和:兩位暫且息怒,請到裡邊的小屋交換一下看法,否則大庭廣眾之下有傷大雅。

  劉亞樓把手一揮,聲如洪鐘,令人震懾:不行,我們就要在這個地方當著大家的面把問題搞清楚,好讓工廠的同志們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態度!

  德沃連欽科知道自己遇到了強硬的對手,自第一次見面,他就感到對手非同一般,咄咄逼人。作為“克格勃”,他自然知道眼前這位對手不好惹的往事。

  那年這位中國將軍率團參加蘇聯航空節。宴會結束後,赫魯雪夫為其靠近美英法的戰略意圖,有意把幾個資本主義國家代表團團長請到一邊喝茶喝咖啡,又說又笑,把東歐等兄弟黨的代表都冷淡了。

  這是怎麼回事,連招呼都不打?有的代表團感到不舒服,走了。

  劉亞樓感到東道主的做法有失外交禮儀,對中國代表團怠慢了。若像兄弟黨的代表團那樣走開,顯得也不夠禮貌,而且有失大國風度,不走吧,一直站在花園一角也不是個辦法。他向陪同中國代表團的蘇方聯絡軍官拉夫洛夫少校表達了不滿:主人沒打招呼,我們在花園裡幹什麼?是離開好,還是繼續呆著?

  蘇軍少校聽出話來,忙跑到赫魯雪夫那邊,附耳說:中國團長不高興了。

  赫魯雪夫一愣,隨即馬上離席,親自來請劉亞樓入席。中國空軍司令員的出現,使那裡的氣氛更為活躍。赫魯雪夫以主人翁的姿態介紹:這位上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軍司令,是文武雙全的將軍,曾在蘇聯留過學。

  特文寧馬上接過話來:我和劉亞樓將軍已是朋友了,宴會上剛剛碰過杯,表達了我們的友好願望。中國空軍發展很快,令人佩服。

  以國家利益為重

  愛開玩笑的赫魯雪夫說了一通中國空軍戰績輝煌的話後,莫名其妙地接著說:我們天天吃土豆,我們知道,土豆有芽,有皮,皮不能吃,我們便把這沒用的東西扔掉了。中國的蔣介石跑到台灣去了,蔣介石就像土豆皮,沒用的東西,我們就把他和台灣一塊丟進太平洋了。

  劉亞樓立即糾正:總書記同志,你說蔣介石是土豆皮,沒用東西應該扔掉,我沒意見,但台灣並不是土豆皮,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麼能扔掉呢!

  赫魯雪夫“哦”一聲後,頗為圓滑地說:也許我的比喻不夠貼切。

  不是不貼切,是整個兒錯了!

  赫魯雪夫見劉亞樓當眾頂撞他,有點生氣,站起身說:當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土豆的心,是有用的,所以它組建空軍,我們願意幫它。現在它的代表,中國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就在這,他很清楚。

  赫魯雪夫在這種場合講這樣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劉亞樓為了給主人留點面子,同時不想給在一桌察言觀色的美英法空軍首腦留下話柄,乃委婉地說:總書記同志,對蘇聯人民的幫助我們從來都是感謝的,既然您也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我們還有什麼分歧呢?

  赫魯雪夫體面下台,拉過劉亞樓的手連道:劉亞樓同志,別誤會,別誤會!

  於是,劉亞樓和赫魯雪夫又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同一桌的西方空軍首腦喝茶、喝咖啡聊天……

  俄羅斯天寒地凍,但劉亞樓的心卻火熱著。在一輪又一輪談判桌上,他有條不紊、鎮定自若,像指揮一場戰爭一樣,從頭到尾都要作精心的組織。在準備起草協議時,空軍工程部副部長丁仲問:蘇方會不會提出派遣顧問呢?

  劉亞樓說:我看這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蘇方只有通過派顧問才能達到控制我國航空工業的目的。他指示馬上向周恩來發報請示。周恩來很快就回了電:“派技術人員可以,對他們如何使用,主動權在我們這裡。派顧問我們不能答應,如果他們堅持派,我們就寧可不要米格-21飛機。到時候你們就馬上回來。”

  蘇方在準備好的協議書文本上,別有用心地寫上“向中國派遣專家”字樣。自從蘇方無理撤走在華工作的蘇聯專家後,中國對“派專家”這種提法很是反感,再說中國人完全可以自己干,不一定需要外請專家。機敏的劉亞樓提議用“工程技術人員”代替協議書文稿中的“專家”這個詞。

  蘇聯航空工業部部長斯米爾諾夫上將堅持不改,認為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這兩個詞沒有本質區別。劉亞樓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政治用心,柔中有剛地說:既然您一再表示,這兩個詞沒有區別,詞義相同,那為什麼又不同意改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