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猶如把空軍副政委兼工程部部長王弼“出讓”給航空工業局一樣,劉亞樓大大方方地把空軍的另一“寶貝”唐鐸放到了哈軍工。

  劉亞樓在1949年8月訪蘇時發現中共早期的航空人才唐鐸後,馬上向中央報告要把他挖回來,此事牽動了劉少奇、周恩來的關心。幾經努力,唐鐸於1953年春回到祖國,受到劉亞樓的熱烈歡迎。時值陳賡籌辦哈軍工,急需人手,周恩來就找劉亞樓商量,把唐鐸調給哈軍工。劉亞樓雖然捨不得,但顧全大局,痛快答應,於是唐鐸被任命為哈軍工空軍工程系主任。陳賡對唐鐸大加讚賞,認為他的資歷之深、學問之好、軍人素質之規範,“不僅是軍事工程學院難得的人才,也是全軍可數的將才”。唐鐸在空軍工程系的10年中,主持建成了兼顧教學與科研、能夠進行飛機強度和起落架衝擊實驗的教學大樓,建立了二十多個教研室,創建了飛機發動機、航空軍械設計、航空儀表、航空無線電、飛機場建築、航空氣象六大專業,為空軍建設和航空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1956年3月9日,劉亞樓接見已授銜空軍少將的唐鐸時表示:“凡是學院需要的東西,空軍倉庫里有的,馬上發給;倉庫里沒有的,列入下年空軍訂貨預算;特別急需的,就從飛機上拆下來給你們。”

  9月30日,彭德懷主持召開中央軍委專門會議,審查哈軍工空軍系的飛機設計方案。會上也提出了另一方案,葉挺將軍的兒子、一機部飛機設計專家葉正大說:軍工M2.5方案好,我們也有個M1.8方案,建議兩家方案同時搞,百花齊放。會議出現了是按一家還是按兩家方案搞的爭論。作為使用單位的空軍,意見至關重要,劉亞樓表示:我們人力、物力、財力有限,要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我們只要一個,要性能好的,不要落後的,就是要兩個M2.5的。

  重工業部部長王鶴壽、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四機部部長王諍等人也認為軍工M2.5方案準備工作充分,做過多項實驗,指標先進,工程實施有可能,都表態同意搞M2.5方案。一場辯論下來,會議決定:只搞一家,不搞兩家,只上兩個M2.5方案;全國大協作,集中精力打殲滅戰。

  暫時的困難時期

  1959年10月2日,中央軍委起草報告,成立試製領導小組,一機部部長趙爾陸任組長,劉亞樓任第一副部長。成員有王鶴壽、王諍及有關部委領導,哈軍工領導劉居英和空軍系主任唐鐸也參加進來。任務代號:“東風-113”。報告送到中共中央,鄧小平總書記批示:同意軍委報告。

  一項大膽超前、集合空軍工程系全系力量的絕密課題“東風-113”,便轟轟烈烈卻又悄然地鋪開了。

  1959年10月20日,試製領導小組召開第三次會議,認為“東風-113”的設計試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應加快進度,爭取早日試製成功。

  1960年11月,劉亞樓隨同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工辦主任賀龍、總參謀長羅瑞卿,到瀋陽112廠檢查工作。賀龍發現大批飛機因質量問題不能出廠,嚴厲批評了工廠領導。“東風-113”的試製工作,因精益求精,又沒造成浪費,受到元帥和將軍們的鼓勵。

  20世紀50年代後期,世界各國爭相研製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關注外軍軍情的劉亞樓,也迫切希望擁有自己的超音速殲擊機。1958年3月,他在航空工業局召開的企業領導幹部會上提出,空軍迫切需要超音速的先進強擊機。

  強擊機,是此時世界所有空中強國所擁有的最值得驕傲的威懾武器之一。他既能支援陸軍作戰,又善於在空中克敵制勝;既有超音速的飛行速度,又有低空平穩的飛行性能;既有較強的武器裝備和攻擊能力,又能直接進攻敵人陣地、機場和近海艦艇。劉亞樓的介紹條條是道,要不是那一身上將制服,別人還認為他是一位高科技方面的專家呢。

  1958年8月,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架戰鬥教練機殲教-1首飛成功慶祝大會之後,全國幾乎所有的航空工業專家都被召到工業重鎮瀋陽,一項關係到共和國興衰榮辱的重大歷史使命在這裡孕育:航空工業局根據劉亞樓的提議,決定自行設計製造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

  1960年,劉亞樓期待中的強擊機研製工作中途下馬,國家有困難,撥不出經費啊!國家連續三年困難,國防工業進行調整,他一個空軍司令,能有什麼辦法呢?但他很快就聽到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強擊機的總設計師陸孝彭堅決不主張完全砍掉這項工程,給工廠黨委報告中表示還要繼續研製下去,工廠黨委答應他以不影響工廠其他任務為前提,“見縫插針”繼續搞強擊機的試製。

  多好的科學家呀!劉亞樓深深感動了,他馬上指示空軍有關部門要管此事,盡力支持。他還親自與航空部門相商,說:國家的困難是暫時的,國防科研不能停頓,要想方設法保存住實力。

  “瓜菜代”的日子終於過去了。1962年秋,第一架強擊機組裝出來。劉亞樓大喜,發去賀電,在脫不開身的情況下,派出空軍副司令曹里懷、常乾坤到車間現場觀看靜力試驗。不幸的是,最後一個項目試驗失敗,試製工作胎死腹中。

  劉亞樓聞報,嘆息一陣,指示空軍免費撥給工廠兩架飛機成件,支持他們繼續做試驗。這還不夠,他還讓曹里懷帶檢查組到廠里檢查工作,轉告工廠和陸孝彭:現在不是痛心的時候,而是需要信心和恆心!失敗了,能吸取教訓就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