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抱歉,他還有課,失陪。說完就起身送客。調查人員並未因他的粗暴無禮而發

  火,臨走時小心地問,他剛才所說的電腦“窩石”究竟是什麼東西:“肯定那是

  極艱深的玩藝兒,我們不可能弄懂,只是請你用最簡單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大致的

  輪廓。”

  公孫教授冷淡地說:以後吧,等以後我有了時間。

  第二個調查者是林達的女友蘇小姐。她相當漂亮,可以說是性感,那時天氣

  還很涼,但她已經穿著露臍裝,超短裙,一雙白腴的美腿老在調查人的眼前晃蕩。

  兩個調查者對她的評價都不高,說她絕對屬於那種“沒心沒肺”的女人。林達屍

  骨未寒,她已經談笑風生了,連點悲傷的外表也不願假裝,甚至在調查人在場的

  情況下,她還在電話里同某個男人發嗲。

  蘇小姐非常坦率,承認她和林達“關係已經很深”,不過早就想和他拜拜了,

  因為他是個“書呆子,沒勁”。不錯,他的社會地位高,收入不錯,長得也相當

  英俊,但除此之外一無可取。幽會時林達常皺著眉頭走神,他的思維已經陷入光

  纜隧道之中,無法自拔,那是狹窄、漫長而黑暗的幽徑。他相信隧道盡頭是光與

  電織成的絢爛雲霞,上帝就飄浮在雲霞之中。林達很迷戀他的女友,迷戀她高聳

  的乳胸、修長的四肢、渾圓的臀部及其它種種妙處,即使在追蹤上帝時,他也無

  法捨棄這具肉體的魅力,公孫教授的分析並不完全適合他,但幽會時他又免不了

  走神。“我看近來他的神經不正常,肯定是自己尋死啦!”

  關於林達死於“神經失常”的提法,這是第二次出現,調查者請她說一些具

  體的例證。蘇小姐說,最近林達對白蟻啦,螞蟻啦,黏菌啦經常掛在嘴邊。比如

  他常談蜜蜂的“整體智力”,說一隻蜜蜂只不過是一根神經索串著幾個神經節,

  幾乎談不上智力,但只要它們的種群達到臨界數量,就能互相密切配合,建造連

  人類也嘆為觀止的蜂巢。它們的六角形蜂巢是按節省材料的最佳角度建造的,符

  合數學的精確。對了,近來他常到郊區看一個放蜂人……

  調查者立即聯想到電腦屏幕上的奇怪留言,不用說,這個放蜂人必定是此案

  的關鍵。他們請她儘量回憶有關此人的情況。蘇小姐說我真的不清楚,他是一個

  人騎摩托去的,大概去過三次,都是當天返回,所以那人肯定在京城附近。林達

  回來後的神情比較怪,有時亢奮,有時憂鬱,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什麼“智力

  層面”等等,我記不住,也沒興趣聽。

  調查者當然也盤問了案發那晚她的活動,確信她不在現場,便準備告辭。這

  時蘇小姐才漫不經心地說,噢對了,林達有一件風衣忘在我家,裡邊好像有放蜂

  人的照片。聽了這句話,調查人的心情真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衣袋裡果然有

  一厚疊照片,多是拍的蜂箱和蜂群,只有一張是放蜂人的,那人正在取蜜,戴著

  防蜂蜇的面罩,模樣不太清晰。但蜂箱上提供了寶貴的信息,上面有紅漆寫的地

  址:浙江寧海橋頭。

  調查進行到這兒可以說是峰迴路轉。老刑偵人員常有這樣的經歷:看似容易

  查證的線索會突然中斷,看似山窮水盡時卻突然蹦出一條線索。三天後,調查人

  來到冀中平原,坐在這位放蜂人的帳篷里,四周是無邊無際的油菜花,閃爍著耀

  眼的金黃。至於尋找此人的方法,說穿了很簡單。他們知道這些到處追逐花期的

  放蜂人一般都不自備汽車,而是把蜂箱交火車或汽車運輸,於是,他們在本市聯

  運處查到了浙江寧海橋頭張樹林在15天前所填的貨運單據,便循跡追來了。

  不過見面之後比較失望。至少,按中國電影導演的選人標準,這位張樹林絕

  對不是反派角色。他是個矮胖子,面色黑紅,說話中氣很足,非常豪爽健談。可

  能是因為放蜂生活太孤單了,他對兩位不速之客十分熱情,逼著客人一缸一缸地

  喝他的蜂糖水,弄得調查人老出外方便。帳篷里非常簡陋,活脫一個21世紀的中

  國吉普賽。一張行軍床上堆著沒有疊起的毛毯,飯鍋用三塊石頭支在地上,摔痕

  斑斑的茶缸上保留著“農業學大寨”的紅字。他的唯一同伴是他的小兒子,一個

  非常靦腆的孩子,他向調查人問聲好,就躲到外邊去了。

  放蜂人的記憶力極好,20天前的往事像是錄了像似的,記得纖毫不差。一看

  到那疊照片他就說沒錯,是有這麼個人找過我幾次,姓林,三十一二歲,讀書人

  模樣,穿著淡青色的風衣和銀色毛衣,騎一輛嘉陵摩托,車牌號的後三位數是248.

  “我倆對脾氣,談得攏,聊得痛快!”

  問他究竟談了什麼,他說都是有關蜜蜂生活習性的,便滔滔不絕地說下去。

  調查人接受了這番速成教育,離開時已經變成半個蜜蜂專家了。老張說:蜜蜂靠

  跳8 字舞來指示蜜源,8 字的中軸方向表示蜜源相對太陽的角度;蜜蜂中的雄蜂

  很可憐,交配後就被逐出蜂巢餓死,因為蜂群里不養“廢人”;養蜂人取蜜不可

  過頭,否則冬天再往蜂箱裡補加蜂蜜時,它們知道這不是它們采的,就會隨意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