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1938年3月11日,在大光明咖啡館,伊萬諾夫與楊奠坤再次見面。
伊萬諾夫說道:“瓦爾德爾,現在我把一個關係轉給你。明天,你到南京路中國銀行門前和一位姓金的朝鮮人接頭。”
楊奠坤問道:“這個人是歸我直接領導嗎?”
伊萬諾夫笑了笑,“不僅這個人歸你領導,他的組織也歸你領導。”
楊奠坤的手下又有了自己的同志,他不再是孤軍作戰了。
3月12日,楊奠坤在南京路中國銀行的門口佯裝換外匯的樣子和老金接頭。然後,兩人來到附近的街心公園長椅上坐下。
“老楊,認識你很高興。從今以後我們就在你的領導下工作了。”老金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楊奠坤注視著老金,他理解這些亡國亡家的朝鮮同志,在東北的抗日聯軍中有大批朝鮮同志和中國戰友一起抗擊日寇,中朝兩國人民早已在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楊奠坤在磐石搞隊伍的那個搭檔李紅光就是朝鮮族人。
“老金,你們的組織有多少人?”楊奠坤問道。
“五六個人吧,”老金說,“其中還有個日本人。”
“不錯嘛,連日本人也能爭取過來。”楊奠坤又問,“老金,在上海還有別的朝鮮地下組織?。”
老金說:“韓國國民黨、朝鮮革命黨、韓國獨立黨,三派在上海都有組織。”
“好傢夥,你們朝鮮人有這麼多黨派,”楊奠坤好奇地問:“這些組織有統一領導嗎?”
老金嘆了一口氣,說:“韓國獨立運動的領導者金九先生,曾努力促成三派的團結,去年8月在南京成立了韓國光復運動團體聯合會,正要在長沙舉行三黨合併大會時,朝鮮革命黨成員李雲煥狙擊金九,致使合黨運動失敗。”
楊奠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問:“老金,你是屬於哪一派的呢?”
老金笑了笑:“我哪派也不是,我是名國際情報戰士,難道你不清楚嗎?”
楊奠坤聽罷笑了,他感覺到眼前這位朝鮮同志非常的可愛。
1938年7月23日,日軍華中派遣軍主力師團進攻武漢三鎮,中國第5戰區、第9戰區軍隊奉命抵抗,拉開武漢保衛戰的序幕。
這時,伊萬諾夫交給楊奠坤一個任務,讓他火速趕往武漢,找蘇聯大使館武官沙赫夫,取回一批秘密文件。
當時武漢正處於激戰中,執行這項任務無疑要冒很大風險。楊奠坤為能便於活動,帶上老金同去,因為老金的日語很流利,可以扮作日本僑民通過敵人占領區。
一路上,二人所經之處,到處是日本軍隊,到處是殘垣斷壁,到處是燒殺搶掠,到處也充滿著反日抗日的怒火。老金扮作滿鐵上海事務所的職員,一路上嘰哩咕嚕地,果然蒙過許多日本憲兵、特務。有時,日本軍隊還專門派幾名士兵護送他們。8月上旬,日軍由九江西犯,在瑞昌登陸,楊奠坤三人只好繞道北渡長江,溯江而上,乘船進入漢口。當找到漢口蘇聯大使館臨時住處時,卻聽那裡的中國房東說,大使館早已遷往重慶,楊奠坤不覺感到懊喪。
這時,那位房主拿出一封信說:“大使館有位將軍臨行前把這封信交給我,說如果有人來找他可以將這封信給來人。”
楊奠坤如獲至寶,急忙接過那封信拆開,信是用俄文寫的,大意是:使館已撤離,如有人找大使館聯絡事宜,可到漢口玉帶門車站附近的伊蓮娜咖啡館聯繫。
楊奠坤和老金急忙趕往“伊蓮娜咖啡館”,咖啡館的主人伊蓮娜是一位漂亮的俄國婦女。她聽二人說明來意後,不動聲色地將他們讓到裡面的小客廳。
兩杯濃香的德國咖啡擺在二人面前,伊蓮娜坐在他們的對面,打量許久,忽然開口問道:“蘇沃洛夫統帥是在1790年12月11日攻占的土耳其伊茲梅爾要塞嗎?”
楊奠坤知道她在對暗號,立刻用流利的俄語回答道:“不,蘇沃洛夫統帥是在1790年12月22日攻占土耳其伊茲梅爾要塞的。”接著楊奠坤反問道:“我想請教,魯緬采夫是蘇沃洛夫的學生嗎?”
“恰恰相反,魯緬采夫是蘇沃洛夫的老師。”伊蓮娜說完站起身來,“我是10號情報員,歡迎你們來到漢口情報站。”
楊奠坤友好地握了握伊蓮娜的手。
伊蓮娜從沙發座墊下面取出個大方牛皮紙口袋,鄭重地說:“這是沙赫夫將軍搜集日軍的重要情報,它包含著將軍同志的心血,希望你們能安全地將它交給上級。”
“放心吧,伊蓮娜同志,我們會用生命來捍衛它的。”楊奠坤和老金接過牛皮紙口袋,鄭重地說。
楊奠坤和老金重新踏上返回上海的征程。
一路上楊奠坤始終為那包文件發愁。這兵荒馬亂的,萬一讓日本憲兵查出這批文件,可怎麼辦?最後還是老金想了個辦法。他將戰場上一具日軍通訊兵遺體上的圖囊打開,取出一個日軍軍用封套,上面印有日軍軍旗和“絕密”等字樣,把那些文件統統裝進了軍用封套中。路上遇到日本憲兵隊的盤查,一看到印有“絕密”字樣的大口袋時,就急忙免檢放行。就這樣,二人順利地返回上海,將文件交給了伊萬諾夫。
伊萬諾夫說道:“瓦爾德爾,現在我把一個關係轉給你。明天,你到南京路中國銀行門前和一位姓金的朝鮮人接頭。”
楊奠坤問道:“這個人是歸我直接領導嗎?”
伊萬諾夫笑了笑,“不僅這個人歸你領導,他的組織也歸你領導。”
楊奠坤的手下又有了自己的同志,他不再是孤軍作戰了。
3月12日,楊奠坤在南京路中國銀行的門口佯裝換外匯的樣子和老金接頭。然後,兩人來到附近的街心公園長椅上坐下。
“老楊,認識你很高興。從今以後我們就在你的領導下工作了。”老金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楊奠坤注視著老金,他理解這些亡國亡家的朝鮮同志,在東北的抗日聯軍中有大批朝鮮同志和中國戰友一起抗擊日寇,中朝兩國人民早已在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楊奠坤在磐石搞隊伍的那個搭檔李紅光就是朝鮮族人。
“老金,你們的組織有多少人?”楊奠坤問道。
“五六個人吧,”老金說,“其中還有個日本人。”
“不錯嘛,連日本人也能爭取過來。”楊奠坤又問,“老金,在上海還有別的朝鮮地下組織?。”
老金說:“韓國國民黨、朝鮮革命黨、韓國獨立黨,三派在上海都有組織。”
“好傢夥,你們朝鮮人有這麼多黨派,”楊奠坤好奇地問:“這些組織有統一領導嗎?”
老金嘆了一口氣,說:“韓國獨立運動的領導者金九先生,曾努力促成三派的團結,去年8月在南京成立了韓國光復運動團體聯合會,正要在長沙舉行三黨合併大會時,朝鮮革命黨成員李雲煥狙擊金九,致使合黨運動失敗。”
楊奠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問:“老金,你是屬於哪一派的呢?”
老金笑了笑:“我哪派也不是,我是名國際情報戰士,難道你不清楚嗎?”
楊奠坤聽罷笑了,他感覺到眼前這位朝鮮同志非常的可愛。
1938年7月23日,日軍華中派遣軍主力師團進攻武漢三鎮,中國第5戰區、第9戰區軍隊奉命抵抗,拉開武漢保衛戰的序幕。
這時,伊萬諾夫交給楊奠坤一個任務,讓他火速趕往武漢,找蘇聯大使館武官沙赫夫,取回一批秘密文件。
當時武漢正處於激戰中,執行這項任務無疑要冒很大風險。楊奠坤為能便於活動,帶上老金同去,因為老金的日語很流利,可以扮作日本僑民通過敵人占領區。
一路上,二人所經之處,到處是日本軍隊,到處是殘垣斷壁,到處是燒殺搶掠,到處也充滿著反日抗日的怒火。老金扮作滿鐵上海事務所的職員,一路上嘰哩咕嚕地,果然蒙過許多日本憲兵、特務。有時,日本軍隊還專門派幾名士兵護送他們。8月上旬,日軍由九江西犯,在瑞昌登陸,楊奠坤三人只好繞道北渡長江,溯江而上,乘船進入漢口。當找到漢口蘇聯大使館臨時住處時,卻聽那裡的中國房東說,大使館早已遷往重慶,楊奠坤不覺感到懊喪。
這時,那位房主拿出一封信說:“大使館有位將軍臨行前把這封信交給我,說如果有人來找他可以將這封信給來人。”
楊奠坤如獲至寶,急忙接過那封信拆開,信是用俄文寫的,大意是:使館已撤離,如有人找大使館聯絡事宜,可到漢口玉帶門車站附近的伊蓮娜咖啡館聯繫。
楊奠坤和老金急忙趕往“伊蓮娜咖啡館”,咖啡館的主人伊蓮娜是一位漂亮的俄國婦女。她聽二人說明來意後,不動聲色地將他們讓到裡面的小客廳。
兩杯濃香的德國咖啡擺在二人面前,伊蓮娜坐在他們的對面,打量許久,忽然開口問道:“蘇沃洛夫統帥是在1790年12月11日攻占的土耳其伊茲梅爾要塞嗎?”
楊奠坤知道她在對暗號,立刻用流利的俄語回答道:“不,蘇沃洛夫統帥是在1790年12月22日攻占土耳其伊茲梅爾要塞的。”接著楊奠坤反問道:“我想請教,魯緬采夫是蘇沃洛夫的學生嗎?”
“恰恰相反,魯緬采夫是蘇沃洛夫的老師。”伊蓮娜說完站起身來,“我是10號情報員,歡迎你們來到漢口情報站。”
楊奠坤友好地握了握伊蓮娜的手。
伊蓮娜從沙發座墊下面取出個大方牛皮紙口袋,鄭重地說:“這是沙赫夫將軍搜集日軍的重要情報,它包含著將軍同志的心血,希望你們能安全地將它交給上級。”
“放心吧,伊蓮娜同志,我們會用生命來捍衛它的。”楊奠坤和老金接過牛皮紙口袋,鄭重地說。
楊奠坤和老金重新踏上返回上海的征程。
一路上楊奠坤始終為那包文件發愁。這兵荒馬亂的,萬一讓日本憲兵查出這批文件,可怎麼辦?最後還是老金想了個辦法。他將戰場上一具日軍通訊兵遺體上的圖囊打開,取出一個日軍軍用封套,上面印有日軍軍旗和“絕密”等字樣,把那些文件統統裝進了軍用封套中。路上遇到日本憲兵隊的盤查,一看到印有“絕密”字樣的大口袋時,就急忙免檢放行。就這樣,二人順利地返回上海,將文件交給了伊萬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