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⑤參閱下文,原著第310頁。
⑥麥克唐納:《我在以色列的使命》,第107~108頁;參閱《福雷斯特爾日記》,第542頁;比爾拜:《近東的新星》,第59頁;扎赫爾:《以色列:一個國家的建立》,第307頁。
⑦見政府官方報刊《基本報》的不滿言論,由1949年1月5日《泰晤士報》報導,1月6日《紐約時報》上有一個阿拉伯人反對阿卜杜拉和反英的宣傳的好例子,是來自貝魯特的報導。
①皮爾曼:《以色列的軍隊》,第241頁;扎赫爾:前引書,第306頁。
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同常常聽到的政府官員中投機倒把、貪污舞弊②的傳說結合在一起,激起了學生的遊行示威和總罷工,迫使賈米勒?馬丹政府於1948年12月1日辭職。有兩個多星期敘利亞沒有政府,後來才由一個無黨派政治家前總理哈利德?阿茲姆出來拼湊了一個大部分成員是無黨派人物的新政府。它同法國順利地解決了作為委任統治時期懸案的貨幣問題(前任政府在該問題上同法國的談判於1948年1月中斷);①還批准了與美國一外約旦油管公司所簽訂的一項協定,為從沙烏地阿拉伯油田到地中海一個叫賽達(西頓)的新港鋪設油管;並且也終於同意了與以色列開始停戰談判。為了阻止財政②
情況的不斷惡化,新政府又建議削減軍餉,這樣一來就在以後引起了新的問題。胡斯尼?扎伊姆上校是一個庫德族出身的軍官,受過奧斯曼帝國軍隊的訓練。1919—1920年期間先在費薩爾國王軍隊中服務過,後來又為法國效過勞。1948年5月,敘利亞參加300了阿拉伯各國對巴勒斯坦干涉的戰爭,但在十天之內就暴露出敘利亞的這支軍隊完全不中用,接著在改組其領導骨幹時,扎伊姆被提升到敘軍參謀長的職位上。③賈米勒?馬丹政府在12月里垮台後,扎伊姆親自到全國各地進行了視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群眾對軍隊的信任,同時或許使他本人也產生了一種信念:國家的安全和繁榮,今後是他的職責所在了。④後來有報導說,1949年2月他已為通過軍事政變來推翻哈利德?阿茲姆政府作出了初步的準備——或許還是串通了政府中的某些成員一同乾的;因此,民族集團的領袖舒克里?庫阿特利總統打算解除扎伊姆代理參謀長的職務。①然而,還是扎伊姆先下了手。3月30日凌晨,軍隊占領了電話局和大馬士革的其他主要建築物,未經流血就逮捕了總統、總理和部長等其他人。4月1日,議會舉行特別會議,對扎伊姆及其所提出的無所不包的“民主”改革綱領投了信任票,雖然僅僅是微弱的多數;政客們對支持軍事政變一般都很勉強。次日,扎伊姆宣布解散議會,並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起草一份“保證實現人民的願望和恢復人民被侵犯的權利與自由’”的新憲法。②4月12日,敘利亞和以色列正式開始停戰談判,但由於敘利亞人堅持要保持在固勒斯坦邊界境內仍由鴆們軍事占領的三個小地區,談判又②根據皮爾曼的說法(前引書,第241頁,第243頁),以色列空軍在擊落該英國飛機前,沒有認清它是英國飛機。但當時被以色列俘虜的一個英國空車駕駛員後來報告說,以色列人對這伴事非常得意,也許是由於這件事提高了“哈加吶”在伊—茲—盧面前的威信的緣故。另一方面,英國非官方的可靠方面則說,以色列的政府對這件事非常關切。
①參閱上文,原著第288頁,並見麥克唐納:《我在以色列的使命》,第115—116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文件S/1201,1949年1月11日。扎赫爾也說他知道英國曾命令一支突擊隊準備在加沙登陸(《以色列:一個國家的建立》,第141頁),關於英國在停火期間向埃及供給坦克的說法,參閱同上書,第304—305頁。
②下院辯論,第5輯,第460卷,第36—37欄。
③見本書未圖四。
④在聯台國大會所任命的調解委員會接替代理調解人的職務之前,他繼續行使職權(見上文,原著第290頁)。
①參閱上文,原著第287—288頁。
②見聯台國巴勒斯坦問題調解委員會:《聯合國中東經濟考察團的總結報告(1949年)》
(UnitedNationsconciliationCommissionforPalestineFinalReportoftheUnitedNationsEconomicSurveyMissionfortheMiddleEast(1949)〕,第1部分,第19頁。
進入長期僵持狀態。1920年12月23日的英法協定所規定的疆界,①把加利利海以北二十五英里的全部上約旦河流域都劃入了巴勒斯但,而現在敘利亞所要求的這個流域的土地中最大的一塊,是座落在胡拉湖下方約旦河兩岸那部分人口稀少、瘧疾盛行的地區。為了解決這個僵局,代理調解人建議:把這些地區以及以色列控制的鄰近地區全劃為非軍事區,也象在其他停戰協定中所規定的一樣,由一個混合停戰委員會予以監督,其主席由聯合國任命。1949年7月20日所簽訂的停戰協定②把上述建議包括在其第五條之內,並為“逐步恢復”非軍事區31的民間正常生活和“不得妨害永久定居”兩事都作了特別的規定。可是,這裡仍然埋伏下了敘利亞和以色列日後解釋本條文時產生爭端的種子。敘利亞希望該地區恢復英國委任統治結束時的狀況,還進一步爭辯說,敘利亞共和國不受1920年英法協定所規定的巴勒斯坦—敘利亞邊界的約束,而以色列則能證明,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已把整個地區劃給以色列了,”自此決心按照他們的長期規劃辦事——把瘧疾盛行的胡拉盆地的積水排乾,並利用沖積土以發展農業,使成千上萬的移民得以在這個戰略地區定居下來。以色列堅持要在這一非軍事地區實行上述各項規劃,導致1951年春與敘利亞的一場嚴重的局部衝突。③
⑥麥克唐納:《我在以色列的使命》,第107~108頁;參閱《福雷斯特爾日記》,第542頁;比爾拜:《近東的新星》,第59頁;扎赫爾:《以色列:一個國家的建立》,第307頁。
⑦見政府官方報刊《基本報》的不滿言論,由1949年1月5日《泰晤士報》報導,1月6日《紐約時報》上有一個阿拉伯人反對阿卜杜拉和反英的宣傳的好例子,是來自貝魯特的報導。
①皮爾曼:《以色列的軍隊》,第241頁;扎赫爾:前引書,第306頁。
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同常常聽到的政府官員中投機倒把、貪污舞弊②的傳說結合在一起,激起了學生的遊行示威和總罷工,迫使賈米勒?馬丹政府於1948年12月1日辭職。有兩個多星期敘利亞沒有政府,後來才由一個無黨派政治家前總理哈利德?阿茲姆出來拼湊了一個大部分成員是無黨派人物的新政府。它同法國順利地解決了作為委任統治時期懸案的貨幣問題(前任政府在該問題上同法國的談判於1948年1月中斷);①還批准了與美國一外約旦油管公司所簽訂的一項協定,為從沙烏地阿拉伯油田到地中海一個叫賽達(西頓)的新港鋪設油管;並且也終於同意了與以色列開始停戰談判。為了阻止財政②
情況的不斷惡化,新政府又建議削減軍餉,這樣一來就在以後引起了新的問題。胡斯尼?扎伊姆上校是一個庫德族出身的軍官,受過奧斯曼帝國軍隊的訓練。1919—1920年期間先在費薩爾國王軍隊中服務過,後來又為法國效過勞。1948年5月,敘利亞參加300了阿拉伯各國對巴勒斯坦干涉的戰爭,但在十天之內就暴露出敘利亞的這支軍隊完全不中用,接著在改組其領導骨幹時,扎伊姆被提升到敘軍參謀長的職位上。③賈米勒?馬丹政府在12月里垮台後,扎伊姆親自到全國各地進行了視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群眾對軍隊的信任,同時或許使他本人也產生了一種信念:國家的安全和繁榮,今後是他的職責所在了。④後來有報導說,1949年2月他已為通過軍事政變來推翻哈利德?阿茲姆政府作出了初步的準備——或許還是串通了政府中的某些成員一同乾的;因此,民族集團的領袖舒克里?庫阿特利總統打算解除扎伊姆代理參謀長的職務。①然而,還是扎伊姆先下了手。3月30日凌晨,軍隊占領了電話局和大馬士革的其他主要建築物,未經流血就逮捕了總統、總理和部長等其他人。4月1日,議會舉行特別會議,對扎伊姆及其所提出的無所不包的“民主”改革綱領投了信任票,雖然僅僅是微弱的多數;政客們對支持軍事政變一般都很勉強。次日,扎伊姆宣布解散議會,並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起草一份“保證實現人民的願望和恢復人民被侵犯的權利與自由’”的新憲法。②4月12日,敘利亞和以色列正式開始停戰談判,但由於敘利亞人堅持要保持在固勒斯坦邊界境內仍由鴆們軍事占領的三個小地區,談判又②根據皮爾曼的說法(前引書,第241頁,第243頁),以色列空軍在擊落該英國飛機前,沒有認清它是英國飛機。但當時被以色列俘虜的一個英國空車駕駛員後來報告說,以色列人對這伴事非常得意,也許是由於這件事提高了“哈加吶”在伊—茲—盧面前的威信的緣故。另一方面,英國非官方的可靠方面則說,以色列的政府對這件事非常關切。
①參閱上文,原著第288頁,並見麥克唐納:《我在以色列的使命》,第115—116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文件S/1201,1949年1月11日。扎赫爾也說他知道英國曾命令一支突擊隊準備在加沙登陸(《以色列:一個國家的建立》,第141頁),關於英國在停火期間向埃及供給坦克的說法,參閱同上書,第304—305頁。
②下院辯論,第5輯,第460卷,第36—37欄。
③見本書未圖四。
④在聯台國大會所任命的調解委員會接替代理調解人的職務之前,他繼續行使職權(見上文,原著第290頁)。
①參閱上文,原著第287—288頁。
②見聯台國巴勒斯坦問題調解委員會:《聯合國中東經濟考察團的總結報告(1949年)》
(UnitedNationsconciliationCommissionforPalestineFinalReportoftheUnitedNationsEconomicSurveyMissionfortheMiddleEast(1949)〕,第1部分,第19頁。
進入長期僵持狀態。1920年12月23日的英法協定所規定的疆界,①把加利利海以北二十五英里的全部上約旦河流域都劃入了巴勒斯但,而現在敘利亞所要求的這個流域的土地中最大的一塊,是座落在胡拉湖下方約旦河兩岸那部分人口稀少、瘧疾盛行的地區。為了解決這個僵局,代理調解人建議:把這些地區以及以色列控制的鄰近地區全劃為非軍事區,也象在其他停戰協定中所規定的一樣,由一個混合停戰委員會予以監督,其主席由聯合國任命。1949年7月20日所簽訂的停戰協定②把上述建議包括在其第五條之內,並為“逐步恢復”非軍事區31的民間正常生活和“不得妨害永久定居”兩事都作了特別的規定。可是,這裡仍然埋伏下了敘利亞和以色列日後解釋本條文時產生爭端的種子。敘利亞希望該地區恢復英國委任統治結束時的狀況,還進一步爭辯說,敘利亞共和國不受1920年英法協定所規定的巴勒斯坦—敘利亞邊界的約束,而以色列則能證明,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已把整個地區劃給以色列了,”自此決心按照他們的長期規劃辦事——把瘧疾盛行的胡拉盆地的積水排乾,並利用沖積土以發展農業,使成千上萬的移民得以在這個戰略地區定居下來。以色列堅持要在這一非軍事地區實行上述各項規劃,導致1951年春與敘利亞的一場嚴重的局部衝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