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
圓明園的黃昏歲月(3)
---------------
不過,咸豐所面對的危難的確是相當嚴峻,他不僅要應付在沿海地區來自西方之威脅,而且在中國的西南碰上要顛覆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咸丰采取了幾個積極的步驟,包括重新起用在道光年間被無理撤職的能臣林則徐(1785—1850),並信賴地方領袖曾國藩(1811—1872)、袁甲三(1806—1863)和勝保(1798—1863)去處理這個亂局。咸豐在他的圓明園裡,有無數個深夜,為國事操勞,是毋庸置疑的。曾在一個安排好去天壇祭拜的前夕,他痛哭失聲,這一切都看在大內侍從的眼裡。
咸豐的感傷可以從晚清天才詩人楊雲史(1875—1941)的詩句中表達出來:
建康殺氣下江東,
百二關河戰火紅。
猿鶴山中啼夜月,
漁樵江上哭秋風。
軍書旁午入青鎖,
從此先皇近醇酒。
在這種情況之下,圓明園的擴展也就到此結束。急速增加的軍費使得中國的經濟處於崩潰當中,任何在園工上的花費不僅在道德上說不過去,而且在財政上也無法籌措。事實上,圓明園於1858年2月從山東方面只獲得1212兩白銀的小錢,並在同一年的4月急向廣儲司借調銀兩,要求趕快調度現銀,這正顯示圓明園裡財務的惡化。這座帝王宮苑已難以維持,更不用說擴展了。
咸豐如同他的父祖們一樣,亦把圓明園當做處理政務的地方,而他卻是最後一個可以這樣做的清朝皇帝。當學者兼外交家郭嵩燾(1818—1890)接受委派到天津協助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幫辦海防之後,就在圓明園內獲得覲見。郭嵩燾於1859年2月18日第一次來到圓明園的正門。當天中午,他見到了穿著毛皮大衣的咸豐皇帝,咸豐坐在大轎上,在眾親王的簇擁之下抵達,後面還跟隨著一班軍機大臣、帝師和內務府大臣,各自走進圓明園的二宮門。看來這次咸豐並未召見郭嵩燾。
郭嵩燾於八天之後,又再度來到圓明園。他到附近歇腳休息之前,在凌晨2點先向大宮門的侍衛報到,然後在清晨6點返回大宮門。當天咸豐下御旨由太監宣召七人覲見,郭嵩燾排在第四位。最後在早上9點鐘,他被“叫起”,由太監帶領走往勤政殿(乾隆以來皇帝常在此召見臣工)里的東暖閣。根據郭嵩燾的觀察,這個閣由幾扇屏風劃分為前後兩個部分,而那個溫暖的書房連接著北邊一間樸素的廂房。咸豐從屏風的後面走進室內,並坐在朝向南面的椅子上。根據清代學者姚元之(1776—1852)的說法,在這東暖閣里,除了南邊大門的前面有門廊和御座的左邊擺放一個暖爐之外,在1837年之後,御座的背後有一扇很大的玻璃窗。郭嵩燾從南面的門口進入室內,並立即面向坐在龍椅上的咸豐皇帝下跪。
在書房裡的對談顯示,咸豐皇帝有相當的準備,他首先告訴郭嵩燾到天津出勤的目的。在回話當中,郭嵩燾指出建造西式戰船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加強海防的手段。咸豐認為在當時財政睏乏的情況下,這是十分冒進的做法,雖然郭嵩燾勉強同意這個說法,但還是堅持西人既然從海上來,中國就要面對海上的挑戰。當咸豐要求直陳有關國內的問題時,郭嵩燾強調要清楚知道國計民生的重要性,因為以他的看法,大部分政府官員所知不多,故未能解決問題。他希望咸豐在關注國事上樹立一個榜樣,來提高士氣,去除腐敗和墮落的風氣,只有這樣做,才能召集能幹的文官武將到政府里任事。咸豐點頭稱是,然後開始閒話家常,問及郭嵩燾要帶多少家人,陪同他到天津。又問到郭嵩燾是否留宿在圓明園裡供翰林編修居住的宅院。咸豐知道郭嵩燾出身翰林,故有此問,但事實上郭嵩燾因園舍無空位而留宿在朋友家裡。最後,咸豐從他的龍椅上慢慢地站起來,示意這次會面就此結束。郭嵩燾立即起身,往後退了幾步,再次跪下,然後一邊呼喊願吾皇吉祥,一邊慢慢地退出房間。
咸豐和郭嵩燾在圓明園內結束這次會面之後不到兩年,這個宮苑就因為入侵的外國軍隊而淪喪。不過,海防上的失敗並非郭嵩燾的錯。事實上,郭嵩燾在字裡行間抱怨,儘管獲得皇帝的信任,但無法讓親王僧格林沁聽從他的建議。他覺得中英之間的問題仍然可以透過外交途徑來解決,但這位蒙古親王對於反對他向英國挑起軍事衝突的忠告,卻充耳不聞,而且這位鷹派的親王還公開辱罵郭嵩燾懦弱和毫無愛國心。結果,郭嵩燾在他到天津就任後沒多久,就離職而去,因此他沒有親眼目睹僧格林沁在大沽炮台所挑起的災難,造成了北京遭到劫掠和火燒圓明園等惡果。
當郭嵩燾於1860年從天津返回北京奏請開缺回鄉的時候,他在一個四月天與幾位友人一起到圓明園的別苑清漪園,進行了一次愉快的遊歷。郭嵩燾在他的日記里描述他們一行人,首先走過園裡的左側門到勤政殿,然後沿著殿後的石山走到玉瀾堂,他跟友人們還看到殿裡的龍座。
他們在玉瀾堂後面散步,然後抵達東暖室去欣賞一尊大佛像。當他們登上夕佳樓時,飽覽了昆明湖的景色,樓閣相照耀,氣象萬千。然後他們泛舟至以萬壽山做背景的大報恩延壽寺。他們從這裡爬上了獨一無二、全部以銅鑄成的銅殿,跟著就到山上一座涼亭,俯瞰整個園林。在山的另一邊,他們找到了一座壯麗的廟宇和饒有趣味的買賣街。這條刻意造出來的市集,包含了街道和店鋪,以及小橋流水及涼亭,“頗有江南景致”。
圓明園的黃昏歲月(3)
---------------
不過,咸豐所面對的危難的確是相當嚴峻,他不僅要應付在沿海地區來自西方之威脅,而且在中國的西南碰上要顛覆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咸丰采取了幾個積極的步驟,包括重新起用在道光年間被無理撤職的能臣林則徐(1785—1850),並信賴地方領袖曾國藩(1811—1872)、袁甲三(1806—1863)和勝保(1798—1863)去處理這個亂局。咸豐在他的圓明園裡,有無數個深夜,為國事操勞,是毋庸置疑的。曾在一個安排好去天壇祭拜的前夕,他痛哭失聲,這一切都看在大內侍從的眼裡。
咸豐的感傷可以從晚清天才詩人楊雲史(1875—1941)的詩句中表達出來:
建康殺氣下江東,
百二關河戰火紅。
猿鶴山中啼夜月,
漁樵江上哭秋風。
軍書旁午入青鎖,
從此先皇近醇酒。
在這種情況之下,圓明園的擴展也就到此結束。急速增加的軍費使得中國的經濟處於崩潰當中,任何在園工上的花費不僅在道德上說不過去,而且在財政上也無法籌措。事實上,圓明園於1858年2月從山東方面只獲得1212兩白銀的小錢,並在同一年的4月急向廣儲司借調銀兩,要求趕快調度現銀,這正顯示圓明園裡財務的惡化。這座帝王宮苑已難以維持,更不用說擴展了。
咸豐如同他的父祖們一樣,亦把圓明園當做處理政務的地方,而他卻是最後一個可以這樣做的清朝皇帝。當學者兼外交家郭嵩燾(1818—1890)接受委派到天津協助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幫辦海防之後,就在圓明園內獲得覲見。郭嵩燾於1859年2月18日第一次來到圓明園的正門。當天中午,他見到了穿著毛皮大衣的咸豐皇帝,咸豐坐在大轎上,在眾親王的簇擁之下抵達,後面還跟隨著一班軍機大臣、帝師和內務府大臣,各自走進圓明園的二宮門。看來這次咸豐並未召見郭嵩燾。
郭嵩燾於八天之後,又再度來到圓明園。他到附近歇腳休息之前,在凌晨2點先向大宮門的侍衛報到,然後在清晨6點返回大宮門。當天咸豐下御旨由太監宣召七人覲見,郭嵩燾排在第四位。最後在早上9點鐘,他被“叫起”,由太監帶領走往勤政殿(乾隆以來皇帝常在此召見臣工)里的東暖閣。根據郭嵩燾的觀察,這個閣由幾扇屏風劃分為前後兩個部分,而那個溫暖的書房連接著北邊一間樸素的廂房。咸豐從屏風的後面走進室內,並坐在朝向南面的椅子上。根據清代學者姚元之(1776—1852)的說法,在這東暖閣里,除了南邊大門的前面有門廊和御座的左邊擺放一個暖爐之外,在1837年之後,御座的背後有一扇很大的玻璃窗。郭嵩燾從南面的門口進入室內,並立即面向坐在龍椅上的咸豐皇帝下跪。
在書房裡的對談顯示,咸豐皇帝有相當的準備,他首先告訴郭嵩燾到天津出勤的目的。在回話當中,郭嵩燾指出建造西式戰船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加強海防的手段。咸豐認為在當時財政睏乏的情況下,這是十分冒進的做法,雖然郭嵩燾勉強同意這個說法,但還是堅持西人既然從海上來,中國就要面對海上的挑戰。當咸豐要求直陳有關國內的問題時,郭嵩燾強調要清楚知道國計民生的重要性,因為以他的看法,大部分政府官員所知不多,故未能解決問題。他希望咸豐在關注國事上樹立一個榜樣,來提高士氣,去除腐敗和墮落的風氣,只有這樣做,才能召集能幹的文官武將到政府里任事。咸豐點頭稱是,然後開始閒話家常,問及郭嵩燾要帶多少家人,陪同他到天津。又問到郭嵩燾是否留宿在圓明園裡供翰林編修居住的宅院。咸豐知道郭嵩燾出身翰林,故有此問,但事實上郭嵩燾因園舍無空位而留宿在朋友家裡。最後,咸豐從他的龍椅上慢慢地站起來,示意這次會面就此結束。郭嵩燾立即起身,往後退了幾步,再次跪下,然後一邊呼喊願吾皇吉祥,一邊慢慢地退出房間。
咸豐和郭嵩燾在圓明園內結束這次會面之後不到兩年,這個宮苑就因為入侵的外國軍隊而淪喪。不過,海防上的失敗並非郭嵩燾的錯。事實上,郭嵩燾在字裡行間抱怨,儘管獲得皇帝的信任,但無法讓親王僧格林沁聽從他的建議。他覺得中英之間的問題仍然可以透過外交途徑來解決,但這位蒙古親王對於反對他向英國挑起軍事衝突的忠告,卻充耳不聞,而且這位鷹派的親王還公開辱罵郭嵩燾懦弱和毫無愛國心。結果,郭嵩燾在他到天津就任後沒多久,就離職而去,因此他沒有親眼目睹僧格林沁在大沽炮台所挑起的災難,造成了北京遭到劫掠和火燒圓明園等惡果。
當郭嵩燾於1860年從天津返回北京奏請開缺回鄉的時候,他在一個四月天與幾位友人一起到圓明園的別苑清漪園,進行了一次愉快的遊歷。郭嵩燾在他的日記里描述他們一行人,首先走過園裡的左側門到勤政殿,然後沿著殿後的石山走到玉瀾堂,他跟友人們還看到殿裡的龍座。
他們在玉瀾堂後面散步,然後抵達東暖室去欣賞一尊大佛像。當他們登上夕佳樓時,飽覽了昆明湖的景色,樓閣相照耀,氣象萬千。然後他們泛舟至以萬壽山做背景的大報恩延壽寺。他們從這裡爬上了獨一無二、全部以銅鑄成的銅殿,跟著就到山上一座涼亭,俯瞰整個園林。在山的另一邊,他們找到了一座壯麗的廟宇和饒有趣味的買賣街。這條刻意造出來的市集,包含了街道和店鋪,以及小橋流水及涼亭,“頗有江南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