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德國動用了近12000名工人建造這一巨型工廠,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外國人,約2500名戰俘或集中營勞工參與了建設,近4000人在施工過程中喪生。工程於1945年4月7日停工,完成量在90%左右。

  1945年3月下旬,盟軍對該洞庫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空襲,首先是美國陸軍航空隊於27日,之後英國皇家空軍於30日又進行了一次。後者投擲了15枚“高腳櫥”命中6枚,再這兩次空襲中盟軍的炸彈多次成功穿透了洞庫,但對洞庫內部只造成了輕微的破壞。

  卑爾根

  布魯諾

  1940年德國占領挪威以後,隨即將挪威多個港口改建成海軍基地,而卑爾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潛艇洞庫的建設始於1942年5月,洞庫修建在小鎮西面的一個港灣里。

  洞庫計劃修建十座船塢,三濕六干,十號洞庫作為油庫,實際只建造了七座船塢,三干三濕,一座作為油庫。洞庫頂蓋厚達6米,牆壁厚4米,頂上後來加蓋了一層雜物倉庫,即增加了物品的存放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洞庫群的抗轟炸能力,整座混凝土建築達到了130米乘143米的規模。

  和其他海外洞庫工程不同的是,建築的總承包商不是“托德小組”,而是一家商業建築公司——威斯&福瑞坦 AG公司,該公司也參與了德國其他幾座洞庫的建築工程。濕船塢寬11米,干船塢寬17米,所有船塢的出入口由3厘米厚的鋼製吊門保護。

  該處常駐的為第11潛艇支隊,隨著盟軍在諾曼第的登陸,法國各地的潛艇洞庫逐一陷落或被放棄,挪威地區潛艇洞庫的戰略價值日益增高。使得卑爾根的洞庫群在戰爭期間,不斷的擴建,完善。

  樹大招風,盟軍也對卑爾根的潛艇洞庫也是“必將除之而後快”。

  1944年10月4日,英國皇家空軍集合了130架轟炸機對該地區,發起了首輪大規模空襲。此次空襲,摧毀了港區大部分表面建築及設施,並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洞庫雖遭到多枚炸彈直接命中,但普通炸彈面對堅固的建築,只是“隔靴搔癢”。

  稍後的10月29日,皇家空軍再次發難,此次更是出動了250架轟炸機,然而,“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在德國人頭上。僅50架轟炸機發現並攻擊了目標區域,雖再次給當地居民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但德國人未有一人傷亡,所有命中洞庫的炸彈,都在頂層爆炸,未傷及筋骨。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努力,皇家空軍於1945年1月12日出動32架攜帶“高腳櫥”的轟炸機,空襲過後,卑爾根洞庫還是有驚無險,憑藉其異常堅固的結構,再次躲過一劫。

  特隆赫姆

  多蘭I號

  多蘭I號是德國人在挪威修建的第一座潛艇洞庫,規模比較小,總長153米寬111米,共五座船塢:三座干船塢各15米寬,可容納一艘潛艇;兩座濕船塢,各寬21米,可容納兩艘潛艇。主要作為第13潛艇支隊的維修基地。洞庫頂上布置了三座20毫米高炮負責防空。

  該洞庫早在1941年初開始建造,建設工作也不是由“托德小組”負責的,而是慕尼黑的一家名叫“撒各&沃恩”的公司承擔。工期為27個月,動用了數千勞工,其中包括800名蘇聯戰俘。

  該洞庫在戰爭期間之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空襲,時間是1943年7月24日。1944年11月22日,皇家空軍集結了170架轟炸機突襲此處,結果因為能見度太差,無功而返。

  多蘭II號

  在多蘭I號開始建設之初,德國就發現,多蘭I號的容量遠遠不能滿足海軍的需要,於是他們便在離I號洞庫140米遠的地方,建造一座新的洞庫。多蘭II號為特隆赫姆增加了四座船塢:兩座13.5米寬的濕船塢和另兩座20米寬的干船塢,可多容納6艘潛艇。

  干船塢後部是供暖設備間,濕船塢後部是一塊倉儲區,再往後依次布置了發電機組,維修車間,魚雷庫。

  由於法國境內的各項工程,抽調了絕大多數勞工,使得多蘭II號工程的施工進展極為緩慢,直到戰爭結束時,工程只完成了60%。德國人原本計劃在特隆赫姆東邊的林根建造多蘭III號洞庫,但是還未動工就被取消了。

  布雷斯特

  1941年1月當開始修建船塢的時候(詳情見第三章),盟軍便開始對施工場地進行空襲了。1943年春天,德國人開始對洞庫頂部進行加固工程,原先洞庫頂蓋就厚達6米,經過加固後,高度又增加了3.8米。

  洞庫頂部布置的四門有混凝土掩護的40毫米高炮在火控雷達的引導下,配合加固的頂蓋結構,使持續的空襲除了給盟軍增加大量的傷亡外,對洞庫只造成一些輕微的皮外傷。

  1944年8月上旬,盟軍開始動用“高腳櫥”攻擊布雷斯特的潛艇洞庫,在總共投擲的26枚炸彈中有6枚命中,並有5枚穿透了頂蓋,但對洞庫內部的破壞依舊輕微,而且洞庫內的潛艇並未受損。

  在戰爭期間,布雷斯特潛艇洞庫是受攻擊最多的地方,從1941年至1945年,布雷斯特的潛艇洞庫總共遭受了超過80次大規模空襲,其中有11次“百機大轟炸”,最高一次盟軍出動了154架轟炸機,在空襲中,總共有50架左右的盟軍飛機被擊落或因傷重在降落時墜毀。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布雷斯特的潛艇洞庫才受到真正的威脅。1944年9月4日,最後一艘潛艇U-256號在海茵里希?萊曼-威廉布洛克的指揮下,離開布雷斯特潛艇洞庫。萊曼-威廉布洛克是電影“從海底出擊”里U-96號艇長的原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