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僥倖突破了德國空軍,地面高炮火力攔截的盟國轟炸機雖對港區和附近城鎮能造成較大的破壞,但是對洞庫本身的破壞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再回程的路上他們將再一次接受上述兩者火的洗禮。在耗費了大量的燃料,彈藥,並遭受了重大的裝備及人員損失後,盟國往往一無所獲。低空突防的盟國戰機,更容易突破德國空軍和地面炮火的攔截,但是除非他們幸運,或許能僥倖的攻擊到幾艘暴露在水面的正在進出船塢的潛艇,不然也只能無功而返。

  戰爭中德國潛艇洞庫系統在盟國的狂轟亂炸以及各種其他破壞行動中,洞庫幾乎毫髮未損,不得不承認德國人的防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儘管一些潛艇被洞庫內震落的混凝土塊砸壞過,但是與在港內水面被擊毀的潛艇,以及被系留的船隻碰壞的潛艇相比較,簡直不值一提。

  盟國反潛力量的不斷增強以及德國潛艇和人員力量的逐漸衰弱,“狼群”最終輸在了海上。而潛艇洞庫基地卻是德國潛艇官兵們的安全避風港,筋疲力盡,滿身傷痕的“海狼”們在幽深的洞穴中,舔噬著身體和心靈上的累累傷痕,等待著他們最後時刻的到來。

  第五章 基地生活

  在法國及挪威的每個潛艇基地中一般至少駐紮有一到兩隻潛艇支隊。每隔一段時間,一個基地駐紮的潛艇支隊的人員會進行一次調整。支隊指揮官一般由資深潛艇艇長擔任,其中不乏王牌艇長,他們都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戰鬥經歷。

  U艇部隊最早由卡爾?鄧尼茲指揮,法國被占領後,鄧尼茲將指揮部搬到了巴黎,不久,在1940年9月間,指揮部再次搬遷到克恩納威爾的一座豪華大樓中。鑑於盟軍轟炸越來越猛烈,加上盟軍突擊隊以及法國抵抗組織的偷襲行動的威脅,尤其是盟國突擊隊對聖納扎爾的突擊之後,在希特勒的再三堅持下,鄧尼茲於 1942年3月間又將指揮部搬回了巴黎。儘管鄧尼茲最後升任德國海軍總司令一職,但是他對潛艇部隊的熱情和關心依舊不減,他經常視察在法國的潛艇基地,親自迎接那些歷盡千難萬險,成功歸來的他的“灰狼”們。

  鄧尼茲以下主管潛艇作戰行動的是艾伯哈特?哥登將軍,作戰行動指揮部司令是漢斯-喬質?馮?福里德伯格將軍。作戰行動指揮下,又劃分了數個單獨的作戰分布,由一名艦隊司令指揮。駐紮在法國的絕大多數潛艇,都受總部設在巴黎的西部潛艇作戰分部指揮,漢斯-魯道夫?羅斯林自1942年7月至1945年5月間任指揮官。

  總的來說,部署在挪威各地潛艇基地的潛艇部隊受命於,總部設在納爾維克的挪威潛艇作戰分部。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間該分部指揮官為魯道夫?彼得斯,後由萊因哈德?舒倫接任至1945年5月。所有潛艇都直接聽命於所在作戰指揮部,而不是他們停泊的基地的司令。

  在緊張的戰鬥巡邏過後,潛艇停泊在堅固的洞庫內進行維修保養,大部分船員可以休假回家,為保證船員們儘快回到家人身邊,減少在路途中消耗掉的假期天數,鄧尼茲下令安排專列用於運送休假的船員們往返。

  同時,船上的骨幹將留在基地,進行日常的工作。通常他們被安排住在基地附近的較少受空襲威脅並較為舒適的宿舍區,然而,如果需要的話,洞庫內也有大量的宿舍區可供留守人員住宿,在極偶然的情況下,船員仍舊住在他們的艇上。在一些洞庫內還設置了船員的訓練設施,比如,在克羅馬I號洞庫內修建了一個7米長的水池,供潛艇官兵訓練水下逃生技巧。

  戰爭時期,因為始終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潛艇在港,所以洞庫內始終忙忙碌碌難有清閒的時候。潛艇在洞庫內要進行維修和保養,補充燃料,彈藥,食物以及其他給養,另外還要給潛艇內來個徹底的大掃除,好好通通風,畢竟這些潛艇剛剛載著近50個,幾周都沒洗過澡的大男人從海上回來。

  大西洋戰役初期,在所謂的德國潛艇的“輝煌時期”,每當有潛艇成功歸來的時候,洞庫內總是一派節日的氣氛,大家張燈結彩,鼓樂齊鳴,婦女們為載譽歸來的英雄們準備好了花環,大家翹首數著潛艇上代表擊沉艦船數量的三角旗,好不熱鬧。

  隨著德國潛艇基地逐漸暴露在盟國的監視和打擊之下以後,德國潛艇官兵的日子也不好過起來。潛艇回港以後,船員們的休假也被取消,多數時間內都不得遠離其崗位,再也難有狂歡的機會。憲兵對進出洞庫區域的人員進行嚴格的檢查。基地周邊條件較好的旅館都被改做潛艇官兵的宿舍,電影院和戲院只允許上映或表演經德國的影片及戲劇。相對於潛艇官兵面對的高度危險的工作,他們的報酬也每況愈下。儘管戰爭時期的多數情況下,當地法國居民與德國人的關係還算比較融洽,但隨著德國人的頹勢日顯,當地居民與德國兵之間的關係也愈發惡劣,尤其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

  潛艇基地內還有大量的軍隊行政管理人員,負責部隊的財務、補給以及其他後勤工作,他們多數是軍官,並有少量高級軍士,這些人直接隸屬於相應的艦隊指揮部,基本上沒有出海的經歷,平時著海軍軍服,但佩帶銀質徽章,而不是金質徽章。他們在基地的生活相對優越一些,往往大腹便便,對船員們的不修邊幅,自由散漫的行為嗤之以鼻,所以和船員之間矛盾不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