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座船塢頂上都有行吊設備,起重能力不一:A、C、D號4噸;B號12噸;1號10噸;2、3、5、8號3噸;4、6、7號2.5噸;9號5噸;10號30噸。

  在二號洞庫內部,一條走廊將其分隔為前後兩大部分,前部就是1至8號船塢。一號洞庫比二號洞庫長了不少,因此前部的5座船塢也比較靠前,走廊的寬度要更大一些。A號船塢後是維修車間,B號之後是機械設備維修車間,C號後布置了魚雷倉庫,魚雷維修車間在旁邊,位於D號船塢之後,而潛艇部隊的隊部在E號之後。一號洞庫內從東往西布置的有:武器維修車間,機械設備維修車間,船舶維修車間,柴油機室,電氣設備維修車間,另外三個機械設備維修車間和三個船舶維修車間,泵站以及消防站。在陰暗的洞庫深處,充足的照明設施保證工人能和在一般工廠里一樣的操作車床等設備。走廊往東一直通到整個洞庫的主入口,主入口北面是給洞庫供暖的主鍋爐房,南面是保護入口的碉堡。

  洞庫群頂層,大約在A、E、4號船塢上方布置了防空炮位,裝備了40mm以下的小口徑防空高炮,雖然小口徑高炮對英美的四發重型轟炸機進行的高空轟炸起不了什麼作用,但對進行低空突擊的小型飛機還是有相當大的殺傷力的。另外在10號船塢的頂部設有無線電及其他的信號設施的信號塔一座。

  雖然,洞庫內也存放了部分魚雷等武器,但是處於安全因素考慮,多數魚雷還是以散件的形式存放在和洞庫同樣堅固但規模較小的專門的彈藥庫中,要用時通過,兩者之間的軌道運進洞庫內。

  #

  第四章 防護原則

  像歷史上所有的堡壘建築一樣,評判它設計的是否合理,主要要看設計者對堡壘可能遭受到的攻擊,以及採取的防護有多周到。U艇洞庫最基本的防禦方法是加強自身的抗打擊能力。這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洞庫(至少在初期)可以抵禦住盟國所有類型炸彈的攻擊。隨著盟軍炸彈威力的不斷增強,洞庫頂蓋的防護也隨只不斷加強,早期德國人通過加厚頂部混凝土層的手段,後期發展出了被成為“范格羅斯特”的防護層。炸彈接觸到“范格羅斯特防護層”時,被架在頂蓋上很多橫樑引爆,爆炸衝擊波隨即被釋放掉,保證頂蓋不受傷害。這項技術之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裝甲車輛上的反應式裝甲異曲同工。

  由於設計時考慮的比較周到,堅固的頂層結構,保證了洞庫頂部的安全,整個洞庫系統最大的弱點在於朝向大海的一面,尤其是遇到低空突襲時,更加危險。低空突防的飛機不像那些四發重型戰略轟炸機,它們無法攜帶能夠從頂部穿透洞庫的巨型炸彈,而是通過低空投擲炸彈或魚雷通過閘門來從內部摧毀洞庫或船塢。

  為防止此類攻擊造成的威脅,德國人在港灣內設置了多種防護設施。首先,是由老舊船隻在船塢正前方組成的數條防潛網;其次在船隻上方安裝了額外的桅杆,與防空氣球一起防止飛機超低空突防;最後在洞庫頂部布置了一些小口徑防空火力。小口徑高炮的防空能力實在差強人意,很顯然與其說是靠它們擊落敵機還不如說只是嚇走敵機或者是干擾敵機進攻,不過當這三者充分配合起來的時候,還是能很有效的阻止盟國飛機對洞庫進行有效的攻擊。

  防空炮口徑一般在20mm,分單管、雙聯和四聯三種,彈重0.32千克,炮口初速899米/秒,射程12350米,射速120發/分~240發/分。還有一種37mm口徑的高炮使用的也比較多,彈重0.73千克,炮口初速820米/秒,射程15350米,射速約50發/分。另裝備了少量的40mm博符斯高炮,彈重0.95千克,炮口初速854米/秒,射程4500米。上述高炮都是戰時德國海軍岸防及艦載的標準防空武器。

  有部分地方的洞庫系統還布置了一些防空碉堡,給低空突防的飛機以意外的重機槍火力威脅。儘管防空重機槍的火力,對付飛機實在有些力不從心,但是這些碉堡最大的作用還是為洞庫的出入口提供額外的火力防禦,而洞庫內船塢的出入口由厚重的鋼製閘門護衛著,確保萬無一失。

  值得一想的是,假如洞庫所在的周遍地區落入敵人之手,那洞庫防禦體系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事實上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由於潛艇的耐壓殼在火炮打擊下幾乎不堪一擊,因此,當洞庫處在地方火炮覆蓋範圍內時,雖然洞庫自身依舊完好,但是潛艇再也不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了”。另一方面,儘管洞庫依託其超級堅固的特點還可以作為要塞進行抵抗,但是任何攻擊者為避免重大傷亡,最好的選擇就是像中世紀城堡攻防戰中進攻者所做的那樣,用“飢餓戰術”困死防守者。值得慶幸的是,在整個二戰中,這樣的慘劇從來沒有發生過,盟軍每遇希特勒號稱“固若金湯”的要塞時,多採取迂迴戰術,避免正面交鋒造成不必要的大量傷亡,最重要的是避免為一城一地而延誤戰機。

  防護船塢的鋼閘門,不是簡單一大塊鋼板,往往做成百葉窗的形式。水面下有防潛/反魚雷網的保護,即使閘門落到和碼頭一樣的高度,水面以上的那一小段空間也足以阻擋任何超低空飛機的攻擊,實際證明這點空間根本無法實施準確的炸彈或者魚雷攻擊,可何況還有許多閘門本來就是放到水面高度的。

  以上所談的都是洞庫自身及潛艇基地的防空措施,洞庫所在港口自身還有大量的大口徑防空火力配備。此外,德國空軍沿海岸布置的雷達站,對盟國的空中突擊提供了早期預警,並對突擊機群給予攔截。由於英吉利海峽寬度窄,英國東、南部基地的飛機起飛不就即可被德軍發現,即使是像P-51“野馬”或P-47“雷電” 這樣的大航程戰機,從較遠的基地出發,德國人一般也有比較充足的預警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