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革命團體能紛紛組建,是因為清廷1906年宣布預備立憲,那之後言論和結社的自由度寬鬆了,打一個“研究文學”的幌子,就能拉起一幫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這兩個團體在宣傳革命、建立組織上都成績斐然,卻未能聯合。在同盟會中部總會推動下,文學社和共進會決定消除門戶之見,聯合反清。

  1911年初,兩團體領袖見面密談,準備起義。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共進會湖北主盟人孫武為參謀長;以文學社的機關武昌小朝街八十五號為臨時總司令部,製造炸彈的秘密據點設於俄租界漢口寶善里?十?四號,孫武主持。

  相對於黃花崗起義孫中山親自籌款的寬裕,武昌起義經費來源叫人哭笑不得。先是居正和焦達峰準備去偷蘄春洗馬坡達城廟的金菩薩,沒有成功;然後是鄒家成準備去偷他伯母的積蓄,也沒有得手。

  最後是這樣解決的:共進會會長劉公家裡給他五千兩銀子,叫他去北京買個官當。劉公對買官沒興趣,但對於有人建議他把這五千兩白銀交出來做起義經費,也不大樂意。於是幾個會員騙得他親筆抄寫革命宣傳品,抄好後,彭楚蕃拿到手上,威脅他如果不捐出銀子,就拿這個為證向官廳告發他。劉公又好氣又好笑,只好交出銀子。起義前商定,勝利後成立湖北軍政府,都督是他的。

  9月14日,文學社與共進會骨幹六十餘人在武昌胭脂巷十一號共進會機關商定起義計劃,決定10月6日中秋節動手。

  之所以選在中秋節,是因為自朱元璋推翻元朝以來,“八月十五殺韃子”就在民間流傳不息。

  詳細計劃,先打哪再打哪之類,不交代也罷,因為武昌起義幾乎沒有、也沒法按這個計劃進行。從前次黃花崗起義經過也可看出,“計劃沒有變化快”,不僅在經濟上,在軍事革命上更是這樣。

  籌備起義的會議結束才?一小時,這個計劃就幾乎泄露了。

  幾個士兵為回鄉休假的戰友送行,喝酒猜拳,大呼小叫,被排長一頓臭罵。這些兵等排長罵完走後氣鼓鼓地朝天連放三空炮撒氣。這本是個酗酒滋事的小事,可軍中黨人極多,也隱約知道最近要有行動,聽見突然炮響就不由往起義上議論。軍營這樣人群集中的地方最易把話傳開,“要起義了”的消息迅速從軍隊傳到了社會上,以致於漢口的報紙上竟登出了“中秋起義”的消息!

  駐武漢的湖廣總督瑞澄聞訊趕緊一邊去電向北京報告,一邊加強戒備。他下令,中秋節提前一天過,八月十四就發月餅,中秋節那天假日取消。

  起義組織者的心已經懸起來了。接下來,起事在即,起義總司令蔣翊武所在的部隊卻要開往岳陽,蔣難道能說,“我10月6日還要領導起義呢,我不走”嗎?而同盟會的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都沒有按時趕到武漢。臨時司令部只好決定:起義延期,10月11日舉行。

  這個計劃又落空。10月9日,正在孫武帶人製造炸彈之時,劉公的弟弟劉同,叼著顆香菸晃蕩進來,要欣賞老孫的制彈藝術。抽完煙後,劉同糊裡糊塗把一個盛火藥的盆子當煙缸,隨手把菸蒂扔了進去。頓時轟地一聲,火焰竄起,把個孫武滿臉燒得七葷八素。眾人趕緊抬起孫武跑出,火一發不可收拾,引來了俄租界的巡捕。

  遺留在屋內的起義名單、旗幟、文告全部落入俄巡捕之手。

  隨軍開拔岳陽的起義臨時總司令蔣翊武這天早晨回到武昌,中午就得到凶訊:起義名單落入俄巡捕之手,馬上就該送到湖廣總督面前了!蔣翊武立即下令:就在當晚12時整,以南湖炮隊鳴炮為號,城內外各軍一齊行動!

  這個命令有沒有送到武昌城外是很難說的。湖廣總督瑞澂接到俄租界轉來的起義名單、旗幟和文告,立即下令關閉武漢三鎮城門;另外,軍隊停止一切外出和休假,加強管控。

  到了晚上12點,約定的炮聲沒有響起,起義指揮部的門倒被拍得震天響,開門一看:清兵!

  起義沒有發動起來,司令部倒幾乎被一下連鍋端掉了。劉復基、彭楚蕃、楊宏勝等?二?十餘人被捕。

  時間進入了1911年10月10日。

  這天的清晨是血色的,劉復基、彭楚蕃、楊宏勝在督署門前被斬首示眾。

  二十五歲的湖北鄂城人彭楚蕃站立受刑,頭落地而身體不倒;二十八歲的湖南常德人劉復基受審時罵聲不絕,就義前高呼:“同胞速起,還我河山!”二十六歲的湖北襄陽人楊宏勝聽判後說:“好!要殺便殺!你們奴才不久就要跟隨老子了!”就義時高呼:“孫中山萬歲!未死同志萬歲!”

  這讓整個封建帝國顫抖不已的英雄豪氣,成為武昌起義勝利的先聲。

  已完全掌握情況的湖廣總督瑞澂部署按照名冊抓人。同時,瑞澂拍電報到北京清廷,得意洋洋地報告說,企圖“八月十五起義”的亂黨,現在已經被他搞定了。

  武昌街頭,抓捕革命黨的軍警橫行,城市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三顆頭顱高懸示眾,鮮血還在淋漓。新軍中的革命黨人緊張得面色慘白,既然名冊落在敵手,那麼抓捕的魔爪伸過來就只在轉眼之間!就這麼等抓、等死嗎?

  死中求活,奮起發難!人人心中都在這樣想,沒有指揮部了,沒有組織領導了,自發的聯絡在軍中暗地進行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