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經夫人宋慶齡勸說,1月26日,孫中山同意入協和醫院施行外科手術。當天下午,由協和醫院外科主任邵樂爾為孫中山主刀。當醫生在孫中山右部腰側割開後,“只見整個肝臟表面、大網膜和大小腸上面長滿了大小不等的黃白色的結節,結節發硬,將腹髒之器官連在一起,膿血甚多,所患為肝疾絕症,無法割治”。手術只用了25分鐘就進行了縫合。醫生們認為,僅憑肉眼便可確定孫中山患了肝癌。活檢結果證實了這一結論。
1月30日,手術傷口拆線後,孫中山感覺良好。2月初,醫生向孫中山如實匯報了診斷結果,他聽後“安靜而勇敢,決計與病魔抵抗,繼續接受鐳治”。當時有種用鐳錠治療癌症的實驗,但是療效甚微,從2月開始,孫中山隔日用其治療,當時的醫學試驗證明,用鐳錠治療,50小時沒效果,那就是無藥可治了。到2月16日,孫中山用鐳錠治療已接近45小時,對於病症只是稍微減輕了痛苦,沒有其他功效。
2月17日,協和醫院以實情告以家屬,稱孫中山先生的病已無法治好。
2月18日,孫中山在宋慶齡、孫科、汪精衛、孔祥熙等陪同下,從協和醫院移入鐵獅子胡同11號行轅,改由中醫治療。為孫中山診治的是北京著名中醫陸仲安。孫中山服用第一、二劑中藥後,安睡良好,腳腫盡消,氣色轉佳,眾人皆以為會出現奇蹟。豈料第三劑中藥服後,孫中山便開始腹泄,陸大夫也表示愛莫能助。每逢友人、同志前來探視,孫中山常老淚縱橫,嘆息不已。
這段時間,宋慶齡在病榻前日夜服侍,幾乎沒有正常睡眠,從廣州趕來的何香凝說:“(宋慶齡)從沒有正常睡過,真使我感動”。然而宋慶齡這樣的操勞並沒有感動上蒼,孫中山的病情還是持續惡化。
孫中山入住協和醫院時,為應付時局,汪精衛、陳友仁在北京設立了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汪精衛、于右任、李大釗、李石曾、吳稚暉、邵元沖、陳友仁為政治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會多次開會研究孫中山遺囑草稿。2月24日下午,醫生提醒家屬,孫中山的病情加重,不如趁他還清醒,請示遺言。經宋慶齡同意,汪精衛、孫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為代表進入病房。孫中山病情雖很嚴重,但神志卻清醒,見汪精衛諸人慾言又止,就問:“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說,不妨說吧!”
汪精衛以委婉的語氣對孫說:“當先生住進協和醫院時,同志們都責備我們,為什麼不請先生留下一點教誨,以資遵循。先生如果早日康愈,這些教誨也是我們的典範。先生雖有力量抵抗病魔,我們也願意替先生分憂,今天先生精神頗好,應該留下一些教誨,讓同志們受用。”
孫中山聽後,閉上眼睛沉默了一會,然後睜開眼睛鄭重地說:“如果我的病痊癒,我要說的話很多,待我先赴溫泉休養,靜靜地想一想,以後再講給人們,萬一我死了,就由你們去做吧。”
汪精衛等人再請孫中山,說國民黨正處關鍵時機,如果黨的領袖沒有一個指導方針,大家很難有所抉擇。孫中山沉默了很久,才說:“我死之後,這些敵人不會放過你們的,他們或許使用其他方法使你們軟化,前途確是危險,我不說也好,因為如此你們較容易應付未來的環境。”孫中山歇了一會兒,又說:“我著的書不是很多嗎?各同志可以好好念念。”
汪精衛在旁邊小心答道:“我們還是請求先生留幾句話下來。”孫說:“你們要我說些什麼?有沒有替我考慮?”汪說:“我們已經預備了一份稿子,請先生核定,現在我念給先生聽。”孫中山睜開眼睛說:“好,就念給我聽吧。”
------------
生命的最後時刻(2)
------------
於是,汪精衛就把草擬好的稿子念給孫中山聽。第一篇是政治遺囑,後來被精練成著名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全文是: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40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40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乃廢除不平等條均,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第二篇是家事遺囑,內容是:
全因盡瘁國事,不置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這兩篇遺囑,孫中山都感到滿意,汪精衛本想開門取筆墨以請孫中山簽字。這時,孫中山聽見屋外傳來宋慶齡悲哀的哭泣聲,便對汪精衛說:“你且暫時收起來吧!我總還有幾天的生命的。”
此後,孫中山的病情更加惡化, 全身浮腫,德國醫生克禮繼續治療,又請了留學日本的醫生王綸用新發明的藥水隔日注射,但是連續注射後,腹水有增無減。至3月10日,孫中山身邊的醫生已經束手無策。他的脈搏每分鐘已經跳到了156次。可是這種時候,他還是很關心東征軍的進展,讓來京的何香凝告訴廖仲愷,不要來京,以免耽誤廣州的工作,讓汪精衛電報給東征軍:“不可擾亂百姓”。
1月30日,手術傷口拆線後,孫中山感覺良好。2月初,醫生向孫中山如實匯報了診斷結果,他聽後“安靜而勇敢,決計與病魔抵抗,繼續接受鐳治”。當時有種用鐳錠治療癌症的實驗,但是療效甚微,從2月開始,孫中山隔日用其治療,當時的醫學試驗證明,用鐳錠治療,50小時沒效果,那就是無藥可治了。到2月16日,孫中山用鐳錠治療已接近45小時,對於病症只是稍微減輕了痛苦,沒有其他功效。
2月17日,協和醫院以實情告以家屬,稱孫中山先生的病已無法治好。
2月18日,孫中山在宋慶齡、孫科、汪精衛、孔祥熙等陪同下,從協和醫院移入鐵獅子胡同11號行轅,改由中醫治療。為孫中山診治的是北京著名中醫陸仲安。孫中山服用第一、二劑中藥後,安睡良好,腳腫盡消,氣色轉佳,眾人皆以為會出現奇蹟。豈料第三劑中藥服後,孫中山便開始腹泄,陸大夫也表示愛莫能助。每逢友人、同志前來探視,孫中山常老淚縱橫,嘆息不已。
這段時間,宋慶齡在病榻前日夜服侍,幾乎沒有正常睡眠,從廣州趕來的何香凝說:“(宋慶齡)從沒有正常睡過,真使我感動”。然而宋慶齡這樣的操勞並沒有感動上蒼,孫中山的病情還是持續惡化。
孫中山入住協和醫院時,為應付時局,汪精衛、陳友仁在北京設立了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汪精衛、于右任、李大釗、李石曾、吳稚暉、邵元沖、陳友仁為政治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會多次開會研究孫中山遺囑草稿。2月24日下午,醫生提醒家屬,孫中山的病情加重,不如趁他還清醒,請示遺言。經宋慶齡同意,汪精衛、孫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為代表進入病房。孫中山病情雖很嚴重,但神志卻清醒,見汪精衛諸人慾言又止,就問:“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說,不妨說吧!”
汪精衛以委婉的語氣對孫說:“當先生住進協和醫院時,同志們都責備我們,為什麼不請先生留下一點教誨,以資遵循。先生如果早日康愈,這些教誨也是我們的典範。先生雖有力量抵抗病魔,我們也願意替先生分憂,今天先生精神頗好,應該留下一些教誨,讓同志們受用。”
孫中山聽後,閉上眼睛沉默了一會,然後睜開眼睛鄭重地說:“如果我的病痊癒,我要說的話很多,待我先赴溫泉休養,靜靜地想一想,以後再講給人們,萬一我死了,就由你們去做吧。”
汪精衛等人再請孫中山,說國民黨正處關鍵時機,如果黨的領袖沒有一個指導方針,大家很難有所抉擇。孫中山沉默了很久,才說:“我死之後,這些敵人不會放過你們的,他們或許使用其他方法使你們軟化,前途確是危險,我不說也好,因為如此你們較容易應付未來的環境。”孫中山歇了一會兒,又說:“我著的書不是很多嗎?各同志可以好好念念。”
汪精衛在旁邊小心答道:“我們還是請求先生留幾句話下來。”孫說:“你們要我說些什麼?有沒有替我考慮?”汪說:“我們已經預備了一份稿子,請先生核定,現在我念給先生聽。”孫中山睜開眼睛說:“好,就念給我聽吧。”
------------
生命的最後時刻(2)
------------
於是,汪精衛就把草擬好的稿子念給孫中山聽。第一篇是政治遺囑,後來被精練成著名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全文是: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40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40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乃廢除不平等條均,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第二篇是家事遺囑,內容是:
全因盡瘁國事,不置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這兩篇遺囑,孫中山都感到滿意,汪精衛本想開門取筆墨以請孫中山簽字。這時,孫中山聽見屋外傳來宋慶齡悲哀的哭泣聲,便對汪精衛說:“你且暫時收起來吧!我總還有幾天的生命的。”
此後,孫中山的病情更加惡化, 全身浮腫,德國醫生克禮繼續治療,又請了留學日本的醫生王綸用新發明的藥水隔日注射,但是連續注射後,腹水有增無減。至3月10日,孫中山身邊的醫生已經束手無策。他的脈搏每分鐘已經跳到了156次。可是這種時候,他還是很關心東征軍的進展,讓來京的何香凝告訴廖仲愷,不要來京,以免耽誤廣州的工作,讓汪精衛電報給東征軍:“不可擾亂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