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就任非常大總統

  ------------

  孫中山在1914年組建中華革命黨時,並沒有宣布如何處理由五黨聯合組成的國民黨。而曾遭袁世凱強行解散的國民黨,雖在袁死後又恢復了名譽,但並未恢復組織活動。1916年10月13日,孫中山致函國民黨員,表示要恢復國民黨。

  1919年10月10日,即武昌起義8周年紀念日,正式以中國國民黨名義發表《通告》及《中國國民黨規約》,宣告中華革命黨改建為中國國民黨,黨名前加“中國”二字,以示別於1912年的國民黨,並公布了中國國民黨規約。孫中山也自然被推舉為總理。國民黨國外各支分部的英文名稱一直不統一,孫中山後來還親自規定了統一的英文譯名“The Kuo Min Tang(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此後不久,國內形勢就發生了變化,被岑春煊、陸榮廷等人竊據的廣州軍政府,發生了桂系和滇系間的矛盾與鬥爭。1920年2月10日,駐粵桂滇兩軍發生武裝衝突,唐繼堯、伍廷芳、林森等宣布脫離軍政府,經香港轉赴上海。國會中很多議員也因不滿桂系而離粵赴滬,一時到達上海的國會議員多達300餘人,發表共同宣言,否認廣州軍政府。

  6月3日,孫中山與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以“四總裁”名義,共同發表宣言,指責廣州軍政府私自與北京議和,犧牲護法主張,並聲明將軍政府及國會移往雲南。不久,孫中山又派徐紹楨為兩廣討賊軍總司令,命朱執信、廖仲愷、蔣介石去福建漳州,敦促陳炯明誓師回粵,討伐桂系。但陳炯明以“餉械不足”延緩出兵日期。

  這時中國北方的情形是:直系首領馮國璋病死,皖系段祺瑞藉機復出,直系頭子曹錕又聯合吳佩孚發動第一次直皖戰爭。北方皖系急盼閩粵軍儘快回師廣東驅逐桂系,於是派人與孫中山密談,願以接濟50萬元軍費、600萬發子彈為條件,助粵軍回師。

  1920年8月12日,陳炯明在漳州公園舉行誓師大會後,兵分三路向粵東進軍。10月29日攻占廣州,桂系勢力退守粵西一線,廣東又重回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手中。

  11月10日,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不久,他與伍廷芳、唐繼堯、宋慶齡等由上海回到廣州,恢復了軍政府,重開政務會議。流亡到各地的國會議員也紛紛回到廣州。

  此時,在北方打敗了晥系段祺瑞的曹錕與吳佩孚,抬出徐世昌出任大總統,而徐世昌也以正式大總統自居,處理內政處交。孫中山認為,此時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新政府。

  1921年4月2日,國會參眾兩院在廣州聯席召開非常會議,由居正等人聯名提案,將總裁合議制改為總統制,取消軍政府,組織正式政府。提案獲得通過。依照參、眾兩院新通過的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選舉孫中山為新的正式政府的總統。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職非常大總統,在通電全國的《就任大總統宣言》中,他說:

  文既為致力於創造民國之人,國會代表民意,復責文以戡亂圖治,大義所在,其何敢辭?……際茲撥亂返治之始,事業萬端。所望全國人才,各盡所能,協力合作,共謀國家文化之進步。

  當日,20萬廣州居民舉行了空前熱烈的慶祝盛會,晚間舉行提燈大會,以示祝賀。正式政府的總統府設在觀音山(今越秀山)山腰的粵秀樓。孫中山其後又公布了政府人選,但被任命為財政總長的唐紹儀因不同意孫中山主張,並未就職。

  建立了正式政府之後,孫中山立即寫信勸徐世昌退位,以求全國統一。徐世昌則積極策劃對廣州革命政府的圍剿,他先以重金收買失去廣東地盤不久的陸榮廷出兵,向廣東進犯。孫中山遂發出“大總統令”,任命陳炯明為援桂軍總司令,率軍反擊。陳炯明的軍隊與陸榮廷的屬下在靈山決戰,打了個大勝仗。粵軍勢如破竹,桂軍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系軍閥覆滅。

  ------------

  與陳炯明的分歧

  ------------

  平息了桂系軍閥後,孫中山開始積極整軍北伐。作為孫中山倚重的一股重要軍事力量,陳炯明卻對“北伐”持強烈的反對意見。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陳炯明算得上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孫中山與陳炯明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是各種正史與野史熱衷於討論的一個話題。在沉澱80多年後,我們再重新審視這段歷史,也許得出的結論會更客觀些。

  陳炯明是前清舉人,於清末廣東法政學堂第一屆畢業後,當選為廣東咨議局議員,是維新運動所培養出來實行立憲的人才。他早年參加同盟會,策劃了廣東獨立。辛亥革命後,他主政廣東,致力於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模範省,禁菸禁賭,改革教育,發展經濟,提倡新文化運動,還曾邀請陳獨秀擔任廣東教育委員會秘書長,支持共產黨領導的工會組織和報紙,推行地方自治,民選縣長、縣議員。

  二次革命失敗後,陳炯明對孫中山改組的中華革命黨明確表示不滿,賭氣帶了一批人去南洋開辦橡膠公司,從1914年到1917年,他與孫中山斷了音信,1916年袁世凱暴亡,陳回國充任國會議員,但是張勳復辟的時候,又悄然消失。後來,他從南洋到上海,專門拜見孫中山並且表示自己的悔過之心,孫中山也就寬容待之。因為陳炯明有軍事才能,所以孫中山南下護法的時候,想建立一支由黨人領導的軍隊,他親自與省長朱慶瀾交涉,把20營警衛軍交給了陳炯明統率援閩,當時眾人對如何打仗一籌莫展,陳炯明表現得非常賣力,他到泉州、漳州集訓軍隊,1920年,他領導的粵軍驅逐了盤踞在廣東的桂軍,而他的力量也逐漸加強,軍權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