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龐德公”也在一旁吆喝:“風度,風度。”群里的人又開始指責我了。

  一個人的無知無恥,就讓我鬱悶了。這一群人,真的讓我感到心情沉重。大家一直覺得我寫的《異說三國》裡面的人,沒有忠義,全是奸險陰詐之徒。大家再看看這些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在的人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QQ群裡面,都是親者是,疏者非。不論對錯,只看關係。而那個“張益德”的“厚顏無恥功”,也絲毫不亞於金庸筆下的星宿派人。我的筆下,恐怕都還很難寫出這麼一號人物來。

  三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和大家一樣喜愛三國。雖然我的書很顛覆,但是是小說,而且是異說。可是對方卻在網上散播的是“三國志之周瑜傳白話文”,打著歷史的招牌,卻說“周瑜的父親周尚不一樣,只是個洛陽令,後來又帶著周瑜去當”。要是真的沒有看過原作的,豈不是被我們這位大“翻譯家”給耽誤了?

  學無止境,我與大家共勉之。

  外篇 終於全本了

  和朋友去玩了一天,回來準備馬點稿子上傳。看了書評就不想打字了。我一再聲明,書是書,人是人,我寫書和我這個人完全沒有關係。到現在,我就沒有談過戀愛,所以寫感情的時候把握不定。結果非要有人說我是感情受到打擊之類的,唉,現在的人怎麼這麼不厚道?

  關鳳名門之後,對關羽的孝,和對劉備的忠,超過對李蘭的愛,在我看來也沒有什麼矛盾之處。容兒前面說是高平之妻,這話是誰說的,是容兒嗎?前面是小姑娘的害羞,並沒有要拉攏李蘭,而是潛伏在川軍中,等待時機。後來和李蘭大膽直白,是要拉攏他,這又有什麼錯?

  至於說李蘭沒有防備孔明,我真的不知道那位仁兄看我的書沒有?請看完了再說話。李蘭是現代人又怎麼了,現代的人就沒有垃圾?李蘭的性格就是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看了書的,連主角是什麼樣子的一個人都沒有看出來,你還看書幹嘛?

  話說李蘭這日正與郭淮,桓易,葉楓三人打麻將歸家,贏了黃金白兩,心中正美滋滋的,想著如何為關鳳添點首飾。結果剛回屋做下,一人“赤裸”而來,大喝道:“你寫嘛書呢?感情一片糊塗,又沒有一點防範之心,還不知道建立點間諜組織去調查情報。是不是現代回來的人啊?…………….(省略數百字)”

  李蘭頓時怒火攻心,大呼道:“我為什麼寫書?就是來被人吐口水的嗎?”說完鮮血狂噴而出,倒地身亡。至此《異說三國》,終於成了TJ。

  外篇 這樣的結局大家滿意嗎?

  經過數十年的戰亂,終於在公元255年,蜀漢後主延熙十七年初,蜀漢丞相李蘭帶兵攻破洛陽,魏帝曹髦出降;同年七月吳主孫亮稱臣歸降。皇帝劉禪一統中國,君臨天下。

  次年春三月,劉禪遷都洛陽,大封有功之臣。丞相充國公李蘭,加王爵,賞九錫,世襲罔替(當然沒有後代就活該)。驃騎大將軍桓易從征有功,加吳國公,十子俱為列侯(十個?讓人聯想到……)。車騎將軍郭淮戰死疆場,追贈大將軍,諡號貞侯,子統嗣。其餘眾將皆有封賞。

  又次年改元天授,丞相李蘭上書告老辭官,後主三不許,乃罷。後宦官黃皓進言後主曰:“一國不能容二主,丞相功高蓋世,天下只知有丞相,而不知有陛下者甚矣。今丞相既願還政陛下,陛下何不允之?否則君不君,臣不臣,綱紀紊亂,禍無日也。”後主聞之默然。後李蘭四番上表告辭,後主乃允之,賞賜珠寶無數,又遣御林軍送回封國安養。時,天授元年七月。

  朝中自李蘭去後,後主便無顧忌,越發寵信宦者,常多日不朝,於後宮淫逸作樂,朝政全歸黃皓把持。天授二年二月,有人密告驃騎大將軍桓易謀反,後主下詔送有司問罪。黃皓聯絡諸閹以“莫須有”之罪,將易絞死獄中。同死,子孫家眷三百餘人,桓氏由此滅族。

  黃皓密告後主曰:“桓易謀反者,蓋因原丞相李蘭唆使,陛下亦使人問之。”後主雖然昏聵,卻道:“李蘭若有反意,何必請辭回鄉?”黃皓無以對,又道:“縱無反意,彼與桓易恩若兄弟,如今陛下滅桓氏一門,李蘭安能不恨陛下?朝中官吏,各州刺使,皆李氏故舊,一旦有亂,陛下何以應?”

  後主憂鬱再三,乃密令衛將軍姜維帶御林軍急往蜀中,擒拿李蘭,就地斬殺。姜維隨李蘭日久,常恨其才過之,而居於其下,後黃皓弄權,雖多為不齒,卻也甘受其命。姜維星夜趕往蜀中充國,包圍王府,卻空無一人。維在川中收捕旬月不得,上書後主。黃皓乃乘機進言,姜維與李蘭勾結,故意將其放走。後主下詔責罰,姜維大恐,乃於成都起兵,以“清君側,殺黃皓”為號,傳檄天下。魏,吳舊臣,乘勢而起,是時天授二年秋七月,中華百姓得享三年太平,天下又復大亂。

  天授十年五月,姜維與割據東吳之孫竣爭奪荊州,武陵一戰,姜維敗於陸抗之手,隻身逃脫。卻誤入一處人間仙境,裡面男耕女織,各得其樂。姜維正驚疑不定,聽人喊道:“伯約何故至此?”回首一看,卻是…….

  看到公子大大寫了個結局,我也順便寫了一個,感覺怎麼樣?好的話,乾脆就他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