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秋冬之際,受五卅運動影響,積極投入社會政治活動,由陳鐵庵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不久由阮仲一、王弼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20歲)

  3月1日,正式加入創造社出版部,擔任編輯、發行工作。被稱為“創造社小夥計”。4月26日,創辦《A11》周刊,任主編。6月12日,主編出版《幻洲》周刊。10月1日,與葉靈鳳合編《幻洲》半月刊。

  1927年(21歲)

  2月,應郭沫若、李一氓邀請,前往南昌,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辦的《革命軍日報》總編輯。

  4月下旬,在武漢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編纂股長。

  7月,隨郭沫若到九江參加張發奎部工作。月底奉命撤回上海,繼續從事革命文化鬥爭。9月,與葉靈鳳繼續合作恢復編輯出版《幻洲》半月刊。10月,參與編輯張秋人主持的秘密刊物《工人》。

  1928年(22歲)

  1月1日,與葉靈鳳合編《現代小說》創刊。4月1日,創辦《戰線》周刊,任主編。5月,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工作黨團(或稱文化黨組,後劃歸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書記。

  1929年(23歲)

  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設立“文化工作委員會”,擔任第一任“文委”書記。

  10月,在北四川路公啡咖啡館召開黨與非黨文學界人士座談會,傳達中央對“革命文學”論爭的意見,並成立“左聯”籌備組織。

  1930年(24歲)

  2月中,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被選為執行委員,並任黨組書記。

  3月2日,出席在中華藝大召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任左聯黨團書記。

  5月7日,陪李立三在爵祿飯店會見魯迅。

  5月20日,出席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成立大會,並代表“文委”講話。

  夏。藝術劇社、南國劇社等先後被查封。主持召開戲劇界會議,研究上海戲劇運動聯合會的前途問題,決定重新組織中國左翼劇團聯盟(後改稱左翼戲劇家聯盟)。

  8月15日,社聯和左聯聯合主辦的《文化鬥爭》創刊,任主編。

  秋。調中共中央主辦的《紅旗日報》,擔任上海地區總採訪。

  10月,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文總)在上海成立,任黨團書記。

  冬。調中共中央宣傳部,分管文化出版工作。

  1931年(25歲)

  春。調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

  5月,調中央特科工作,任情報科科長。6月,任中共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委員。至1933年5月,一直擔任中央保衛工作。

  6、7月間,通過情報關係獲知向忠發被捕,即向中央報告,採取安全措施,以後又設法獲得向忠發口供,證實向已叛變。

  1932年(26歲)

  2、3月間,參與組織粉碎國民黨特務機關策劃的“伍豪事件”的陰謀。

  1933年(27歲)

  夏。奉命撤離上海進入中央蘇區:擔任蘇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六屆五中全會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10月,受命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及中國工農紅軍,和國民黨十九路軍代表談判。後任中共駐十九路軍常駐代表。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代表中共與福建人民政府簽訂抗日停戰四條協定。

  1934年(28歲)

  1月24日,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6月,任贛南省委宣傳部長。

  10月,奉命與何長工一起代表紅軍與國民黨廣東陳濟棠的粵軍談判,達成5項協議,為後來紅軍長征創造有利條件。

  10月,參加長征,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地方工作部部長。

  1935年(29歲)

  2、3月間,遵義會議後,奉命離開紅軍前往上海,設法恢復白區工作以及打通與共產國際的聯繫。

  8月,與陳雲在上海會合,並先後乘船離滬,經海參崴轉赴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報告遵義會議和長征初期的情況。10月,在莫斯科列席少共國際代表會議。

  1936年(30歲)

  1月13日,奉命在莫斯科會見國民黨政府駐蘇武官鄧文儀。

  2月,根據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決定,回國參加國共談判聯絡工作。

  4月,和胡愈之一起離開莫斯科回國。

  5月,在香港廣泛接觸救國會在港成員陶行知、鄒韜奮、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舊情報系統人員梅龔彬、胡鄂公、錢鐵如以及友好柯麟、葉挺等。並說服在香港的鄒韜奮、陶行知,由胡愈之起草告全國同胞這樣的文件,後來由鄒韜奮去上海,要沈鈞儒、章乃器簽名,即有名的章乃器、沈鈞儒、陶行知、鄒韜奮四人的《團結禦侮的幾個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一文。同時派人去上海打聽地下黨情況。一面寫信給陳果夫望其派代表來港會晤。

  7月上旬,在香港會見國民黨陳果夫、陳立夫派去的聯絡代表張沖。不久,與張沖一起經上海到南京,與國民黨代表曾養甫會面。

  7月中旬,由寧抵滬,與馮雪峰會面,共同研究赴陝方案。在滬西一豪華飯店與張學良會面。

  7月中、下旬,在滬會見宋慶齡、沈鈞儒等,向他們介紹中共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得到他們的充分理解與贊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