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潘漢年同志是為我們黨的事業,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了大功的人。他的功勞不應該埋沒,他的智慧值得大家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共產主義的堅貞,更要大大發揚。

  9.3 好黨員潘漢年同志①

  ①本文原載《上海文史資料選輯》第川輯,原題為《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好黨員潘漢年同志》。

  張承宗

  一

  40年前,我在淮南根據地認識了潘漢年同志。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占領了上海租界,上海環境越加險惡。江蘇省委奉中共中央之命,將領導上海、南京和江蘇地區的地下黨領導機關,轉移到淮南根據地去。為了保護地下黨幹部的安全,培養和訓練幹部,江蘇省委和所屬工委、職委、學委、文委的領導幹部,包括一部分區級幹部都撤退到解放區。我是在1942年8月接到江蘇省委劉長勝的通知,調到根據地去的。我當時負責江蘇省委直屬委員會的工作,領導我們的是江蘇省委副書記兼社會部長劉長勝。

  1942年9月,我到了淮南根據地。江蘇省委籌備在新四軍軍部附近泥沛灣的顧家圩子舉辦幹部訓練班,從上海撤退到根據地的幹部,陸續到這裡學習。江蘇省委在淮南區黨委總聯抗的附近,設立了一個交通接待站,專門接待和審查撤退的幹部。省委派石志昂、田辛和我負責接待站的工作。石志昂負責接待事務,田辛負責交通聯絡,我負責幹部審查。這個工作前後約3個月,接待了從上海撤退的幹部一百幾十人,大部分是區以上的幹部。10月,劉長勝到根據地。且互月一個傍晚,劉曉、潘漢年、王堯。山、趙先和張本等,來到根據地,當晚在淮南區黨委住宿。我在淮南區黨委和劉曉、潘漢年、王堯山等見了面。當時潘漢年用肖開的假名,這時我才認識他。第二天劉曉等去顧家圩子,潘漢年去黃花塘新四軍軍部,也就是華中局機關所在地。

  潘漢年到顧家圩子幹部訓練班來過幾次,每次要住幾天。他和江蘇省委領導同志及做機要工作的同志住在一起。大家都是做白區工作的,保密觀念很強,紀律很嚴格,互相間不問在敵占區是做什麼工作的。潘漢年向大家作過兩次講話,一次是講長征的故事,一次是講白區的鬥爭,大家都感到他革命鬥爭經驗豐富,講話有條理,娓娓動聽,特別是他熟悉敵偽和國民黨的情況,了解社會各方面的動態,同敵偽、國民党進行各種形式的鬥爭,包括公開談判和隱蔽鬥爭,都很有辦法。他講了一些利用合法方式隱蔽自己,公開與秘密相結合的工作經驗。

  有的做交通工作的同志,把劉曉、潘漢年等來根據地的交通路線和利用汪偽方面的關係,在少數同志之間傳了開來。把劉曉、潘漢年等利用在汪偽鎮江站某某的關係,掩護他們在鎮江過夜,設法護送過江,由儀征進入我儀揚邊區轉到淮南區黨委的經過都說了。還說潘漢年神通廣大。後來我們嚴肅地對有關的交通工作同志指出,這是自由主義、小廣播,是違反組織紀律的,會對黨造成損失,很快就加以制止,以後在整風中也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潘漢年在領導上海、香港等地的對敵隱蔽鬥爭和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方面,曾作出過很多的貢獻。

  1943年三四月間,江蘇省委舉辦的幹部訓練班結束,華中局成立城工部,領導華中地區敵占區的城市工作,包括原江蘇省委所屬上海、南京等地區的城市工作。同時成立華中局聯絡部,由潘漢年任部長,徐雪寒任副部長,負責華中地區,主要是上海、南京一帶敵占城市的對敵隱蔽鬥爭。華中局城工部設在大王莊新四軍政治部所在地,華中局聯絡部設在附近小王莊。潘漢年就在聯絡部辦公,他的愛人董慧和小王(沈月箴,化名王靜嫻)也在那裡。兩個部的工作雖然都是做敵占區工作的,但組織上嚴格分開,只是領導上互有聯繫,各有分工,又有配合,機關幹部和所屬單位都互不相關。根據聯絡部工作需要,江蘇省委曾經調張子良、蔣建忠兩位工人黨員給聯絡部當交通。城工部成立後,又繼續調張征秉(學生黨員)、徐誠(徐百輝,工人黨員)、何牽(職員黨員)三同志給聯絡部當交通員。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在上海、南京和淮南根據地之間,建立了秘密交通線,來往送材料、帶幹部,從未出過差錯,安全準確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

  以後潘漢年去延安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重回國民黨統治區和香港工作。日本投降前夕,由於華中局聯絡部派幹部進行策反工作的結果,偽軍鍾劍魂率部起義投誠。

  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後期,潘漢年在香港領導對敵隱蔽鬥爭和開展統戰工作,仍領導上海原來所屬的系統。上海地下黨也互相配合,並得到他的幫助。中央決定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保護和撤退各民主黨派、各界知名人士後,上海地下黨曾配合潘漢年,動員和保護在上海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先到香港,然後由潘漢年在港組織他們秘密離開香港,轉到東北、華北解放區。他們衝破重重障礙,分批乘船前去,有的船經過韓國口岸,最後都安全到達,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事件。這是潘漢年在歷史上一個突出的功績。解放前夕,潘漢年又組織了“兩航”(指國民黨的中央、中國航空公司)起義,爭取一批國民黨軍政人員保護機關檔案和工廠企業資材,聽候我方接管。並和上海地下黨配合,對工商界、文化界人士,進行了長期的統戰工作,爭取這些人留在上海,有的人還被爭取從香港、從國外回來,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