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回顧後來在內部肅反中走過的以逮捕代偵察,根本不講法治,製造大批冤假錯案、株連無辜的曲折道路,不正是離開正確方針,走向反面的惡果嗎?!當然,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這些正確的意見,必然會被一些“左”的人看成右了。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漢年同志的正確意見在上海工作中得到貫徹,從而保證了建國初期在上海公安保衛鬥爭中取得那麼重大的勝利和成就。

  上海鎮反運動的實際指揮者

  1951年1月,上海市辦理反動黨團特務登記伊始,在市委召開的區委書記會議上,潘漢年講話指出,對國民黨員應區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北伐)和國民黨叛變革命之後不同時期,提高了幹部的歷史知識與政策水平。

  中央頒布鎮壓反革命的指示以後,潘漢年同志代表市委具體主持這一全黨動員全民動員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他在多次會議上,批判右的“寬大無邊”的思想錯誤,正確指出,上海過去注意了對特務的鬥爭,而忽視了對那些浮在面上有罪惡有民憤的反革命分子的鬥爭。強調要黨委領導、第一把手負責,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和冬防,充分發動群眾。公安機關要走群眾路線,和基層工會密切結合,嘉獎在鬥爭中湧現的積極分子和糾察隊有功人員。控制殺人權限,組織人民巡迴法庭。根據毛主席大張旗鼓鎮壓反革命的指示,吸收民主人士參加對反革命案件的審理。既聽取了各方意見,改進我們的工作,又使大家了解了黨的毋枉毋縱的政策,從而使廣大民主階層站在擁護鎮反運動的一邊。他還親臨普陀區的公審大會,公審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封企曾和陳小毛,受害者憤怒的控訴,通過電台向全市廣播,影響巨大。潘漢年同志是上海鎮反運動實際上的指揮者。

  還歷史的本來面目

  漢年同志對黨的文化工作,統一戰線工作,特別是在開展對敵隱蔽鬥爭工作方面,曾經作出重要的貢獻。陳毅同志曾引用一句名言:“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啟示執政的無產階級政黨,要有宏偉的氣魄,團結一切應該團結的力量。漢年同志是能從戰略高度理解統一戰線對於革命成敗、國家興衰的重要意義的,證明他真正理解馬列主義的真諦並且善於運用於我國的革命實踐。解放前後,有許多民族資本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專家,經他動員由海外紛紛歸來。他善於團結各階層愛國進步人士,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共同奮鬥。

  漢年同志學識淵博,馬列理論水平高,邏輯嚴謹、分析問題透徹,語言簡練,他寫文章作報告,從來不要秘書代勞。有一次,華東和上海聯合召開清理中內層的幹部會,原定饒漱石作報告,屆時饒有事不能來了,只有請潘講。我們事前為潘準備了一份講稿給他參考,一直到臨開會才送到他手裡,他只來得及把段落題目看了一下就上台講話。當時我們深感內疚的是講稿送遲了,要影響他報告的效果,可是由於他平時對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即席發揮,他的報告講得非常成功。1951年魯迅忌辰,漢年同志百忙中寫出《魯迅雜文的鬥爭性》的紀念文章,在10月19日《解放日報》發表。這樣的學者市長,令人敬佩。

  漢年同志參加革命很早,擔任過很多重要的領導職務,為革命立下不少功勳,但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勤雜人員從不擺架子,寬厚和藹,平易近人,沒有見過他對人發脾氣、耍態度,受到大家的敬愛。他曾對我們的警衛制度提出意見,他苦笑說:“晚飯後想到公園散散步,幹什麼要跟著警衛員,既惹人注意,又脫離群眾。”

  漢年同志一貫關心幹部的培養。關心青年幹部的成長。他對在他身邊工作的青年幹部要求嚴格,不許任何人生活特殊化,但放手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鍛鍊和提高。他在公安局講話,細緻地關照大家要注意儀表整潔,符合文明城市要求。他對幹部的缺點和錯誤,從來不放鬆批評,但始終是抱著與人為善,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大多採用啟發疏導的方式,不傷害同志的自尊心,因而效果良好,也深得幹部的愛戴。

  黨中央為漢年同志平反昭雪,肯定了他的歷史功績,給他應有的正確評價和榮譽,讀之不免感慨萬分,潸然淚下。20餘載的沉冤終於昭雪,長年累月壓在我們心頭上的巨石終於落地了,一個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形象,又矗立在人民的面前,並將載入中華民族的英雄史冊,永遠留在人民的心中。

  7.6 潘漢年冤案的前前後後

  文光

  蒙冤入獄

  1955年3月下旬,春寒料峭。北京飯店門前警衛崗哨林立,平添了幾許肅穆的氣氛。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正在這裡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共上海市委的代表為陳毅、柯慶施、陳丕顯、潘漢年、許建國、夏衍6人,以陳毅為團長。這次會議有三項議程:一、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二、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三、關於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

  會上,鄧小平代表黨中央作了關於高饒反黨聯盟的報告。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時,一些代表先後在會上表示了態度,並對自己和高饒之間的關係作了自我檢查或交代了一些問題。毛澤東主席在大會講話中,對此表示了充分肯定,並號召凡是和高饒問題有某些牽連的,或歷史上有問題而沒有交代的高級幹部,應主動把問題和過去的錯誤向中央講清楚,以便好做人,好做工作;會上沒有來得及講的,或是不想在會上講的,會後還可以再寫成材料,中央一律採取歡迎的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