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弄清了中共及張、楊有關事變的態度後,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宋子文、宋美齡為談判代表赴西安面見張、楊。此時,西安方面的各派政治力量在周恩來的艱苦說服下,基本上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12月23至24日,蔣方代表宋子文、宋美齡,西安方面代表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就周恩來提出的中共和紅軍的六項主張進行談判,最終達成協議,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協議是達成了,但要蔣介石履行以人格擔保的協議卻非輕而易舉。當蔣介石在張學良的陪同下於26日安全抵達南京後,他“履行”協議的第一項措施就是將張學良扣壓起來,接著又派重兵進逼西安,擺出討伐之勢。剛剛出現的和平局面,一夜之間即被濃重的戰爭陰影所籠罩。

  為緩解西安事變後出現的緊張局勢,維護和平,1937年1月亞日,毛澤東、周恩來致電潘漢年,指出:南京的進軍,僅有利於政學系及日本,對民族國家及國民黨則是“極大損害”了共產黨與紅軍堅決站在和平解決國事立場上,贊助國民黨一切有利於救亡圖存之改革,願與陳立夫、宋子文、孫哲生、馮煥章各方面商洽團結一致挽救危局之方法。”①並囑潘漢年“本此方針”,速與陳立夫先生接洽。1937年1月5日、6日,毛澤東又連電潘漢年,告之周恩來在西安與蔣介石、宋子文商定的具體內容,指示潘漢年迅速在上海找宋子文接洽,弄清南京政府近日的變化,並要宋子文實踐諾言。②1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再次致電潘漢年,指示他向蔣介石接洽“和平解決後不再發生戰爭”問題。③

  ①《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件選編》第355頁。孫哲生即孫科,馮煥章即馮玉祥。

  ②《要蔣、宋實踐在西安所商定之條件》,《文獻和研究》1985年第4期。

  ③《要求蔣介石具體保證和平解決後不再發生戰爭》(1937年1月21日),《文獻和研究》1985年第10期。

  根據中共中央指示,1937年1月至2月初,當周恩來為維持和平局面在西安徹夜不眠,運籌帷幄時,潘漢年為落實蔣介石離開西安時以人格保證的協議也奔波於西安、南京、上海等地,並就撤軍、紅軍駐地、給養、西路軍等問題與國民党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談判,配合周恩來最終基本解決了西安事變的善後問題。南京停止對西安的軍事進攻,國內和平局面得以最後奠定。

  考慮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中共中央於1937年2月決定派周恩來為全權代表,繼續進行國共兩黨的談判。周恩來的出面,標誌著國共合作已從最初的接洽、聯繫、短兵相接的交鋒,進入了實質性啟動的新階段。在以後歷時7個月的談判工作中,周恩來以一個政治家的傑出才能,掃除重重障礙,促使第二次國共合作得以實現。

  在1937年2月後的國共歷次談判中,潘漢年陪同周恩來參加了3月的杭州談判。這次談判在兩黨合作、紅軍改編及經費問題上均取得了一些進展。會議結束後,潘漢年作為中共方面的代表,就上述問題又與陳立夫、宋子文進行了多次協商談判。至此,潘漢年作為國共談判代表的工作告一段落。

  從1936年下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潘漢年先後受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及中共中央的派遣,以中共談判聯繫人及談判代表的身份,與國民党進行了將近1年的有關兩黨合作的接洽、聯繫與談判。潘漢年以其出色的工作,使中共中央及時掌握了國民黨方面對合作談判的政治態度,從而制定正確的談判方針。同時,潘漢年又以其既堅持原則,又留有餘地,張弛結合的談判藝術,最終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進程,為貫徹黨的團結抗日方針作出了積極貢獻。

  4.5 毛澤東、周恩來有關國共談判給潘漢年的電報摘錄

  文廣祖

  潘漢年作為國共談判的聯絡和代表,奔波於上海、南京、西安、保安等地。在這期間,他和中共中央隨時聯繫,並得到中央負責同志及時的指示。這裡,我們展示毛澤東、周恩來給潘漢年的部分電報,從中既可看出中央對潘漢年的談判十分關心,作出具體指示,也可以看出當時中央如何倚重潘漢年擔當這一重任。

  (一)毛澤東

  致電潘漢年:同南京進行具體的進一步的談判,以期在短期內成立統一戰線,這是我們進行整個統一戰線的重心。應於接電後7天內回到保安,領受新的方針,再以7天至10天到達南京開始談判。

  1936年8月25日

  致電潘漢年,指出:“因為南京已開始了切實轉變,我們政策重心在聯蔣抗日。”張學良“繼續保持與南京的統一是必要的。”

  1936年8月26日

  致電西安劉鼎即轉潘漢年,告以廣西李宗仁、白崇禧方面的談判代表已到,為了討論整個統一戰線問題及西南問題,請潘漢年動身回保安。

  1936年9月4日

  致電潘漢年、葉劍英:張子華①來電稱,陳立夫赴寧數日可回,見了曾養甫,曾約恩來飛赴香港或廣州會談。我們答覆:先停戰,後談判。看其復電如何再說。

  ①張子華,當時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局副局長。

  1936年10月10日

  同張聞天致電潘漢年,強調對國民黨談判的方針是,我只能在保全紅軍全部組織力量、劃定抗日防線的基礎上與之談判。並指出,從各方面造成停止進攻紅軍的運動、,以此迫蔣停止“剿共”,“此是目前抗日統一戰線的中心關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