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①《現代小說》第3卷第1期。

  ②《現代小說》第38第1期。

  不久,潘漢年又撰寫了《普羅文學運動與自我批判》一文,要求從事左翼革命文學的同志通過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克服思想上的障礙,鞏固我們的陣線,整齊我們的步伐,以利於左翼文學運動健康發展。文章指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最能夠接受正確的客觀批判,同時,他一定又是自己陣營內檢討工作,堅決執行自我批判的人,毫無彼與此個人情感意氣的虛掩。”①他認為,馬克思主義者自我批判的目的與手段,絕不允許從個人利害關係或私人感情出發,用小資產階級的理論和態度去攻擊別人。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發展到現在,自我批判的工作是很不夠的。“為了要把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普遍化,為了要確立中國普羅文學運動的理論,為了要指摘作家思想與生活的錯誤,為了要指導一般青年讀者怎樣去理解作品,我們應當馬上開始中國普羅文學運動的自我批判。”②這樣才能糾正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中自負的態度和不正確的傾向。

  ①《拓荒者》第1卷第2期。

  ②《拓荒者》第1卷第2期。

  潘漢年的兩篇文章對歷時年余且近白熱化的論爭得以逐步平息起了決定性作用。論爭雙方開始正視、認識共同關心的焦點問題,分清了文化戰線上真正的敵友,在攜手並進中加深了理解與溝通。最終使這場“爭論和糾葛轉變到原則和理論的研究,真正革命文藝學說的介紹,那正是革命普羅文學的新的生命的產生”。①

  ①《魯迅雜感選集》序言,轉引自《中國新文學史稿》上冊,上海文藝出版社。

  在平息論爭的基礎上,潘漢年又召集創造社、太陽社的黨員連續開會,討論以何種形式把一切進步作家組織起來。幾經商議,一致同意中央提出的建立左翼作家聯盟的革命文學團體。潘漢年讓馮雪峰去魯迅家中拜訪,就成立左聯的有關事宜徵求魯迅的意見。魯迅聽了馮雪峰的匯報,高興地表示贊成。此後,潘漢年又同包括創造社、太陽社成員及黨外人士鄭伯奇在內一起座談,再次重申了黨中央結束論爭的意見,對自己沒有及時發現已存在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錯誤作了自我批評。會上,經潘漢年提名,由各方商量後推定魯迅、鄭伯奇、馮乃超、夏衍等12人組成左聯籌備小組。1929年10月,潘漢年在左聯第一次籌備會議上,要求儘快擬訂左聯發起人名單,起草左聯綱領,分頭徵集會員。他還叮囑夏衍、馮雪峰等人及時向魯迅通報每次籌備會議的情況。左聯發起人名單和綱領形成後最先徵得魯迅的同意,再由潘漢年過目後轉送黨中央審閱,於1930年1月定稿。

  這裡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潘漢年代表黨中央對魯迅的爭取、團結工作。儘管潘漢年曾參與了創造社對魯迅的批判,當黨中央決定立即停止論爭和對魯迅的批判後,潘漢年勇於率先作出自我批評,並專程赴內山書店與魯迅交談,虛心傾聽魯迅對左聯籌備工作的意見。潘漢年的真誠坦蕩和高度的黨性覺悟,令人肅然起敬。

  經過近半年的籌組,左聯成立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潘漢年與籌備小組最後確定於1930年3月2日在竇樂安路中華藝術大學召開左聯成立大會。前一天,潘漢年由夏衍等陪同實地察看了中華藝大四周環境。他們沿北四川路、竇樂安路至中華藝大二樓會場,連學校的每個房間都仔細檢查,學校共有幾個出口,分別可從哪條路出去,都—一問明,心中有數。由於會議籌備時間較長,與會人數又多,為防範國民黨當局破壞,潘漢年在會場內外布置了數十名糾察隊員,確保會議安全。此外他還派了4名身強力壯的工人糾察隊員暗中保護魯迅先生,萬一出現緊急情況,便可安全護送魯迅從後門撤離。

  左聯成立大會如期舉行,馮乃超報告大會籌備經過,鄭伯奇對左聯綱領作了簡要說明,魯迅先生發表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講話,潘漢年代表黨中央出席會議並作了《左翼作家聯盟的意義及其任務》的報告。他明確指出,左聯的當務之急是團結全體左翼作家行動,反對一切宗派主義、個人主義。潘漢年針對文藝界存在的小集團主義、個人主義、缺乏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文藝批評、單純地為文學而文學、不以文學推進政治運動等錯誤傾向和弊端,提出嚴厲的批評。報告闡明了左聯成立的意義,在於“有目的、有計劃去領導發展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加緊思想的鬥爭,透過文學藝術,實行宣傳與鼓動而爭取廣大群眾走向無產階級鬥爭的營壘。”潘漢年的講話全文刊登於1930年3月10日出版的左聯刊物《拓荒者》一卷三期上,它無疑是黨指導左翼文藝運動的重要文獻、對30年代左聯的發展壯大具有深遠的影響。

  繼左聯成立後,社聯、劇聯、美聯等左翼團體紛紛建立,這一切也凝聚著潘漢年的心血。在社聯成立大會上,潘漢年代表文委作了籌備經過和社聯今後工作計劃的報告。要求社聯通過出版刊物、書籍、組織研討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研究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駁斥非馬克思主義思潮,有系統地領導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興社會科學運動的擴大、深入與發展。

  對左翼戲劇運動,潘漢年同樣予以熱情關注。早在籌備左聯期間,潘漢年看到上海話劇舞台上活躍著不少業餘劇團,吸引了一批學生、青年工人、店職員,就派夏衍加入正在組建的上海藝術劇社,加強黨對劇團的引導。當他得知藝術劇社首次公演需自籌經費時,立即慷慨解囊。在藝術劇社的倡導下,上海9個話劇團體成立了“上海戲劇運動聯合會”。後因藝術劇社、南國社被政府當局查封禁演,戲劇運動聯合會內部產生動搖,潘漢年會同鄭伯奇、田漢、夏衍等專門作了研究,解散了聯合會,另組“左翼劇團聯盟”,後改為‘左翼戲劇家聯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