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外,陳雲又要求過去對潘漢年比較了解的同志,如廖承志、夏衍等寫材料,把他們對潘漢年的了解寫出系統的、具體的材料交給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1981年3月,中紀委根據中央的決定開始對潘漢年一案進行全面的複查。中紀委調閱和詳細研究了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原中央專案辦公室關於潘案的全部材料,並查閱了中央檔案館和中央有關主管部門有關的歷史檔案,又向幾十位過去與潘漢年一起工作過的同志作了調查。特別是李克農1955年向中央報告中列舉有關潘案的五大反證,對這次複查有很大幫助。

  經過一年零五個月時間的努力複查,終於有了結果。

  複查結果表明,原來認定潘漢年是“內奸”的結論不能成立,應予否定。

  根據潘漢年案件複查結果,黨中央於1982年8月23日發出文件,向全黨鄭重宣布:把潘漢年同志定為“內奸”,並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這是建國以來的一大錯案,應予徹底糾正。為此,中央決定:

  一、撤銷黨內對潘漢年同志的原審查結論,並提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銷原判,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黨籍,追認潘漢年同志的歷史功績,公開為他恢復名譽。

  二、凡因“潘案”受牽連被錯誤處理的同志,應由有關機關實事求是地進行複查,被定性錯了的應予平反,並將他們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困難等善後問題,切實處理好。

  黨中央還對潘漢年的歷史功績作了高度評價,指出:“潘漢年同志幾十年的革命實踐充分說明,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在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3年2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邀請潘漢年部分生前的戰友和部分受株連的同志參加座談會,以表達對這位優秀共產黨員的深切懷念。許多老同志在座談發言中,追憶了潘漢年的歷史功績。

  同年4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特派市紀委籌備組副組長王子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高揚,市委統戰部顧問劉人壽,全國電影協會副主席、市文聯黨組成員於伶和潘漢年的親友專門赴湖南省洣江茶場,把潘漢年夫婦的骨灰送往北京,安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15日上午,中央領導同志廖承志、陳丕顯、王鶴壽等以及潘漢年生前的戰友李一氓、周揚、夏衍、陽翰笙等到車站迎接潘漢年的骨灰,並在車站上舉行了隆重的骨灰盒覆蓋黨旗的儀式。

  潘漢年平反昭雪以後,根據黨中央文件的精神,中共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籌備組又專門成立了潘漢年案件複查辦公室,對受“潘案”株連的千餘名同志的錯案進行了全面複查,並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

  第02章 從“小夥計”到文委書記

  2.1 從三德里開始的友誼①

  ①本文原載《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4期。

  樓適夷

  上海閘北寶山路,有一條弄堂叫三德里,不知現在還在不在,那是在青年時代很值得紀念的地方。是五卅運動大浪潮過後不久吧,我們幾個年輕的朋友自己業餘經營的一個小圖書館——上海通信圖書館,辦得越來越興旺,借的一家小煙紙店樓上的房子,再不夠我們迴旋了,於是找到了這三德里的房子。”整幢我們租不起,與“中國世界語學會”(也是一個窮團體)合夥,租了那兒A16號的小樓。過了不久,“創造社”依靠讀者5塊錢一股的資本。成立了自己的出版部,有個門市兼編輯處,住進A11號,成了鄰居。郭沫若去廣東前經常來,記得郁達夫在上海獨身時,還在樓上住過。相去不遠是東方圖書館、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文化氣氛很濃。不過現在記憶的是那兒的一群“小夥計”。別說小字輩,倒是當時和後來成為文藝界名人的。周全平算個小頭目,數得起名字的,有柯仲平、葉靈鳳和潘漢年等等。

  我們在業餘與假日,都得上圖書館於義務勞動。而對出版部又都是5元錢的股東身份,就因常常到A11號去玩兒,跟“小夥計”結了不解之緣,他們也常上圖書館來幫忙。這些人個個都是小作家,寫文章、辦刊物,各有特色,又都愛聊天,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政治、文學,無所不談。年輕愛玩兒,無所忌諱,有時也言不及義,相處得非常愉快二真不愧為“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漢年和葉靈鳳合夥,兩個人辦了一個小小的半月刊,叫《幻洲》。那是取的沙漠中一塊小小綠洲的意思。這《幻洲》作為文學刊物有個特點,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叫《象牙之塔》,是由葉靈鳳負責的。葉靈鳳既寫小說,又畫琵亞詞勒式的畫,有時穿著三友實業社出品的自由布衣服,藍雪花紋的大褂,外加上紅雪花紋的馬甲,真像冒充的王爾德,見了叫人嚇一跳。潘漢年擔任的是刊物的下部,叫做《十字街頭》,專登雜文,有時半本刊物幾乎是他一個人包辦,化了許多名,什麼亞靈,潑皮,水番三郎等等,擅長嬉笑怒罵,什麼胡適,吳稚暉,獅子狗曾左李之流,沒少挨他的罵。他的“新流氓主義”就是在那兒提出來的。有時罵得走火,胡說八道,說什麼上海的女人全是妓女型的啦,也罵出來了。但大家還是愛看。因為他的有些文章,都是我們大家聊天聊出來的。言以見志,比方參加聊天的小頭目周全平,就說過:“無論討好反動派的胡適之,或是常常要坐牢的陳獨秀,他們都是一路貨,想當官而已,不過胡適之想當現在的官,陳獨秀想當將來的官……。”有時,大家聽了氣憤不過,幾乎要飽以老拳。過了幾年,果然這個不想當官的清高派,侵吞了一筆他所經手的革命經費,逃之夭夭了。至於這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小潘,可想不到後來變成了一個黨的重要地下工作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