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學史家也許會對潘漢年在“左聯”成立後刊載在《拓荒者》上的《左翼作家聯盟的意義及其任務》對30年代文藝界所曾產生的重大影響感興趣,因為該文是如此深刻地切中當時文藝界的弊端,如此精闢地論述了“左聯”的任務。文學史家一定也會嘆服潘漢年在《文藝通信》一文中關於題材問題的獨到見地:“與其把我們沒有經驗的生活來做普羅文學的題材,何如憑各自所身受與熟悉的一切事物來做題材呢?至於是不是普羅文學,不應當狹隘的只認定是否以普羅生活為題材而決定,應當就各種材料的作品所表示的觀念形態是否屬於無產階級來決定。”

  但時隔五六十年,我們已很難對潘漢年當年大量的文學活動、傑出的左翼文化社團組織工作(他還擔負“反帝大同盟”和“互濟會”方面的工作)和無畏的對敵鬥爭作出全面的描述了。好在潘漢年同志沉冤得雪,今後的史家在撰寫30年代文化史時,想來再也不會無視他的歷史功績了吧!

  “特科”初試身手

  1931年1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後,王明集團掌握了黨中央和江蘇省委的領導權。會議結束後,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實、胡也頻、馮鏗等24位反王明路線的重要領導幹部即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他們有的在東方旅社被抓去,有的在家裡被帶走,形勢十分嚴峻。

  當時,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潘漢年得訊後立刻冒險趕到江蘇省委。省委機關不知道何孟雄等被捕的事,正在開會。潘漢年要求省委立即休會,設法營救同志。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著急,只有省委書記王明的態度非常冷漠,竟淡淡地說:“咎由自取!”說什麼“這批人是反黨的右派分子,因為進行反黨活動才被捕的”。他的幸災樂禍引起大家的憤慨,潘漢年執拗地問他:“怎麼辦?”王明這才指著潘說:“你去調查一下吧!”沉吟一下,他又說:“此事要同中央商議,省委不要管。”

  2月7日,傳來了24位烈士英勇犧牲的噩耗,潘漢年與許多同志都主張開追悼會紀念,但王明不同意,他說:“何孟雄等人雖然已經死了,但對這些人的錯誤還是要繼續清算!”由於王明的狂妄行為引起黨內的重大對立,一部分領導幹部如羅章龍、張金保(女)等人,組織中央非常委員會,另立省委與區委。一天,王克全等人甚至闖到省委秘書處的秘密機關大吵大鬧,逼迫秘書長劉曉交出黨的文件和財物,爭吵聲傳到戶外,情勢危急。幸好潘漢年等及時趕到,有效地阻止了王克全等人的破壞行徑。

  1931年4月,在顧順章叛變後,潘漢年奉命調到特科,可以說受命於危難之際!在特科工作兩年余,他在周恩來指揮下,勝利肅清大叛徒顧順章等敵待的隱患。為了保衛黨的領導機關,保護同志,他的使命極為艱巨,鬥爭條件極為複雜,他的工作需要異常的智慧和毅力,他的才華在對敵隱蔽鬥爭中又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甚至於打入敵人內部組織。

  在那個年頭,他保護了多少同志!我從自己的經歷中深切體會到他的工作是多麼細緻。1931年4月,團中央書記關向應突遭逮捕。因為我住的地方關曾經去過,我當然處於危險之中。一位交通同志忽然送來一個條子:“明天上午六時前必須離開。”我看畢條於,立即收拾文件,放在一隻放皮鞋的紙盒內,在次日清晨5時許,手提紙盒悄然走出大門。果然,十字路口已經有巡捕在那裡放哨,我硬著頭皮走了過去。敵人見我是一位女流,在晨霧中又看不清我的模樣,終於被我溜走。過了幾天,我從另一位同志處得知,當天果然有大批巡捕搜查了我的住房。事後我知道“是特科偵知了敵人的行動,潘漢年及時地派人通知了我。還有一件事是1932年下半年,我知道自已被叛徒告密,敵人追捕甚急。我只得要求離開上海去江西中央蘇區,為此,向中央寫了申請,請求批准。申請交出不久,就收到中央的通知,要我到南京去同一人面談,約定我住在南京鼓樓旅社,並約好假名與口號。我高興地趕到南京守候,將自己的假名寫在鼓樓旅社住客名牌上。但幾天過去了,未見來人,只得懊喪地回到上海。不得已,只好到日本東京,通過在那裡工作的共產黨員汪孝達同志去找黨的關係。這以後,南京失約的事在我心裡始終是個謎。直至1943年我在蘇北抗日根據地華中局工作時,在二師師部招待所見到從上海到根據地匯報工作的潘漢年,考慮到他是華中局的情報部部長,所以問起鼓樓旅社失約的事。他聽了我的話,立刻哈哈大笑,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這個失約的人就是我!”我大吃一驚,要求他說明失約的原因,並請他就此事為我向組織作證。他微微一笑,沒有說出失約的原因,只是說:“一定為你作證。”後來我的整風結論中,果然由潘漢年證明了這段失去組織關係的歷史。這對於我的一生關係極為重大,永遠不能忘記。

  他的神秘,原因之一是他既做黨的秘密工作,又兼上層統戰工作。這兩件工作,前者是絕密的地下活動,後者是半公開的社會活動。他的傑出之處就是能兩面照顧,巧妙地把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結合起來。他利用與社會人士的公開關係以掩護黨的秘密工作,而又能隱身在地下,同許多社會上同情黨的人們(包括國際友人)組成外圍力量,並派出忠誠的同志打入敵人的要害部門。此外,他還充分利用敵人營壘中的矛盾為我所用。這樣,他就能在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進行驚人的活動,取得意外的成果,在極端困難的處境中能夠應付裕如、左右逢源,在敵人心臟中穿插往來,神出鬼沒地進行埋伏和突擊。這是非常傑出的工作方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