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如前所述,商業藝術的主要目的是煽惑大眾,勸誘購買。故一切商業藝術,就具有一種共通的特色,便是“觸目”。這是商業藝術的第一條件。在這條件之下產生的商業藝術,就有種種新奇的現狀。從最小的地方說起,例如近來所盛行的GG字體,非常新奇,過於新奇而使人不能認識其為何字者,亦常有之。這種實例非常多:展開報紙來就可以看見幾個,買幾本書來也可在書封面上看到幾個,走出街上又可在壁上的GG上看見不少,商店的招牌都用新奇的圖案字。這種字體風行甚廣,近來書店裡似已有專教人這種字的寫法的書籍出版了。它所以能夠風行的原故,就為了它的形態新奇而“觸目”,易於牽惹大眾的注目,宜於為商品作GG,合於商業藝術的第一條件。然而字體變化得過於新奇,使人不認識其為何字,不知道某一家商店,與某一宗貨品,豈不反而妨害了GG的效力!有人說此無妨,看報的人對於不認識的圖案字,每每歡喜詳加審察,以好奇心探究其為何字,探究出了之後勢必還要向人提出這GG的圖案字而眾相評論其字之巧拙。能使人詳加審察而群相評論,不是效力最大的GG麼?
再舉一力求“觸目”的商業藝術的例,便是商店的門市的裝飾。大玻璃的“櫥窗”(showwindow)是門市裝飾的一大題目。舊式的櫥窗裝飾,只知用繁複的裝飾,例如華麗的結彩,精細的戲劇人形。現在上海晝錦里①(①晝錦里,舊時上海山西路上的一家商店,專賣化妝品和繡花女鞋等。——校訂者注。)一帶的商店,用這種櫥窗裝飾的還是不少。但這是幼稚的GG,只知道濫用“華麗”,而不知道“觸目”的方法。新式的商店的櫥窗,不求華麗但求觸目。如前所述,利用構成派繪畫的構圖樣式,是其一種。其法大概是用色彩的紙條或布幅,作種種的形態,或放射形,或漩渦形,或像立體的畫面,或仿幾何形體模樣。
加之以人工照明,或電燈,或霓虹燈,使光與色錯綜而成為非常觸目的光景。這是用形狀,色彩,光線的構成的技術來製作“櫥窗藝術”的一例。還有一種求觸目的裝飾法,是利用時事為題材。例如在戰爭的時候,櫥窗裝飾便取用與戰爭有關係的題材。在過年的時候,便取用與歲暮或新年有關係的題材。在盛唱航空救國的時候,便取用飛機為題材。與時事有關的題材,會力強地牽惹行人的注目,故這是最巧妙的GG手段。這種手段在報紙上的GG中用處尤妙。用了與時事有關的題目來騙誘閱報者細讀一篇與時事無關的商業GG,在現今的狀態之下也成了一種商業藝術!一行大字:“各要人一致承認”,下面小字里所說的原來是賣牙膏的GG。
人工照明的GG藝術,現在更加進步了。從前是濫用電燈,一個店面上裝他數千百盞,照耀得比白晝更亮。後來不用這般笨法子,而在電燈上裝活動的開關,使它們忽明忽滅,交換流輪地映出GG的字眼,不同的色彩或種種複雜的明滅變化。這比較以前的方法,“觸目”的效果更大。現在再進一步,廢止瑣碎的電燈,改用清楚強明的霓虹燈,且在霓虹燈上應用明滅的活動機關,再在其活動上加以諧調的節奏,使觀者得快美的感覺。其地位亦不限於櫥窗中,大都高據在商店的屋頂,以牽引遠近四方的大眾的注目。現代都市之夜,無數人工照明的GG在黑暗的天空中作競奪人目的戰爭。這狀態在夜的上海便可見到。
GG藝術中最偉大而又最“觸目”的,無過於現代都市的商店建築了!現代的商業都市中最盛行的建築約分四種:第一,銀行建築,是資本的機關,可稱為金融的殿堂。第二,摩天樓,是各種商賣的事務所,寫字間。第三,百貨公司,是商品的消費機關。第四,劇場,遊戲場,是娛樂的消費機關。走進世界的商業大都市中,最觸目的一定是這四種大建築。就上海而論,南京路及外灘一帶,建築最呈偉觀。考其性質,大半是銀行,事務所,百貨公司及劇場。但上海在世界還是次等的都市,在巴黎,柏林,尤其是北美的紐約,芝加哥等大都市中,商業建築的藝術更呈莫大的偉觀。
細考這種建築,可知其已經變更建築本來的目的。它們不僅為住居的“實用”,又為著“GG”的效力。不但如此,像最近的尖端的新建築,實在為“GG”者多而為“實用”者少。例如高層的摩天樓,是現代商業都市的最觸目的東西。紐約的最高層建築聽說有七八十層之高;上海近年來添加了許多所謂“高房子”,一二十層的也有不少。這些建築的所以取高層者,普通都以為是要節省地皮。都會裡的地皮價格昂貴,故建築層愈多愈經濟。但據經濟學者的實際的計算,並不如此。高層建築的收得利益,以六十三層為限。超過六十三層的高層建築,工料費極大,計算起來反不經濟。
因為建築超過六十三層以上,需要特殊的支柱,及特殊的電梯裝置。所多得的房屋的出息,抵不過柱及電梯的費用。但在紐約,芝加哥等處,超過六十三層的建築很多。商人們豈有不會打算之理?他們明知道在房屋的出息上沒有利益,但在“高”的GG上可以在無形中收得多大的利益,所以大家競營高層建築。建築愈高愈“觸目”,即GG的效力愈大。所以在紐約,芝加哥地方,高層建築好像森林一般地矗立,表演著資本主義的空中的戰爭。由此可知高層建築的目的,非為住居的“實用”,乃僅為“GG”。故建築在現代已變成商業上最大的一種“GG藝術”,摩天樓可說是“商業的伽藍”。
第22章 商業藝術 (2)
現代建築既為GG藝術,其形式上當然有特殊的變化。GG藝術的第一條件是“觸目”,於是建築形式亦以“觸目”為第一義,而以實用為第二義。故現代的商業的伽藍,建築的目的往往為外觀而犧牲。其最顯著的例有二:第一種是在現代建築上故意採用古風的樣式,以求形式的“觸目”,因而獲得宣傳的效果。第二種是應用尖端的新樣式,以光怪陸離的外觀來牽引人目,以此作為GG的手段。
就第一種而論,在現代建築上故意採用古風樣式的,其例在紐約,芝加哥等處甚多。有的大廈,故意用中世紀歐洲寺院建築所用的gothic(哥特的,哥德式的)形式。在五六十層的高層建築上,加以gothic風的尖塔,或者全部取寺院塔形式。這種建築,外觀非常奇特,使人發生“時代錯誤”的感覺。但商人的用意,正是欲以這“時代錯誤”的怪現狀來牽惹人的注目。這好比教一個摩登女子頭上戴了古代的紫金冠而站在大都會的廣場中為商店作GG,看見的人誰不注目?GG的效力自然極大了。這種建築的取用古代樣式,於實用全無關係,顯然是專為GG的。不但為此,用古風的樣式究竟靡費而不合於實用,這種建築的目的實為形式而犧牲。根本地想,這種商店的性質實與古代的寺院殿堂無異,同是一種專重外形而不合實用的建築。從前是基督的寺院,現在的可說是財神的殿堂。
再舉一力求“觸目”的商業藝術的例,便是商店的門市的裝飾。大玻璃的“櫥窗”(showwindow)是門市裝飾的一大題目。舊式的櫥窗裝飾,只知用繁複的裝飾,例如華麗的結彩,精細的戲劇人形。現在上海晝錦里①(①晝錦里,舊時上海山西路上的一家商店,專賣化妝品和繡花女鞋等。——校訂者注。)一帶的商店,用這種櫥窗裝飾的還是不少。但這是幼稚的GG,只知道濫用“華麗”,而不知道“觸目”的方法。新式的商店的櫥窗,不求華麗但求觸目。如前所述,利用構成派繪畫的構圖樣式,是其一種。其法大概是用色彩的紙條或布幅,作種種的形態,或放射形,或漩渦形,或像立體的畫面,或仿幾何形體模樣。
加之以人工照明,或電燈,或霓虹燈,使光與色錯綜而成為非常觸目的光景。這是用形狀,色彩,光線的構成的技術來製作“櫥窗藝術”的一例。還有一種求觸目的裝飾法,是利用時事為題材。例如在戰爭的時候,櫥窗裝飾便取用與戰爭有關係的題材。在過年的時候,便取用與歲暮或新年有關係的題材。在盛唱航空救國的時候,便取用飛機為題材。與時事有關的題材,會力強地牽惹行人的注目,故這是最巧妙的GG手段。這種手段在報紙上的GG中用處尤妙。用了與時事有關的題目來騙誘閱報者細讀一篇與時事無關的商業GG,在現今的狀態之下也成了一種商業藝術!一行大字:“各要人一致承認”,下面小字里所說的原來是賣牙膏的GG。
人工照明的GG藝術,現在更加進步了。從前是濫用電燈,一個店面上裝他數千百盞,照耀得比白晝更亮。後來不用這般笨法子,而在電燈上裝活動的開關,使它們忽明忽滅,交換流輪地映出GG的字眼,不同的色彩或種種複雜的明滅變化。這比較以前的方法,“觸目”的效果更大。現在再進一步,廢止瑣碎的電燈,改用清楚強明的霓虹燈,且在霓虹燈上應用明滅的活動機關,再在其活動上加以諧調的節奏,使觀者得快美的感覺。其地位亦不限於櫥窗中,大都高據在商店的屋頂,以牽引遠近四方的大眾的注目。現代都市之夜,無數人工照明的GG在黑暗的天空中作競奪人目的戰爭。這狀態在夜的上海便可見到。
GG藝術中最偉大而又最“觸目”的,無過於現代都市的商店建築了!現代的商業都市中最盛行的建築約分四種:第一,銀行建築,是資本的機關,可稱為金融的殿堂。第二,摩天樓,是各種商賣的事務所,寫字間。第三,百貨公司,是商品的消費機關。第四,劇場,遊戲場,是娛樂的消費機關。走進世界的商業大都市中,最觸目的一定是這四種大建築。就上海而論,南京路及外灘一帶,建築最呈偉觀。考其性質,大半是銀行,事務所,百貨公司及劇場。但上海在世界還是次等的都市,在巴黎,柏林,尤其是北美的紐約,芝加哥等大都市中,商業建築的藝術更呈莫大的偉觀。
細考這種建築,可知其已經變更建築本來的目的。它們不僅為住居的“實用”,又為著“GG”的效力。不但如此,像最近的尖端的新建築,實在為“GG”者多而為“實用”者少。例如高層的摩天樓,是現代商業都市的最觸目的東西。紐約的最高層建築聽說有七八十層之高;上海近年來添加了許多所謂“高房子”,一二十層的也有不少。這些建築的所以取高層者,普通都以為是要節省地皮。都會裡的地皮價格昂貴,故建築層愈多愈經濟。但據經濟學者的實際的計算,並不如此。高層建築的收得利益,以六十三層為限。超過六十三層的高層建築,工料費極大,計算起來反不經濟。
因為建築超過六十三層以上,需要特殊的支柱,及特殊的電梯裝置。所多得的房屋的出息,抵不過柱及電梯的費用。但在紐約,芝加哥等處,超過六十三層的建築很多。商人們豈有不會打算之理?他們明知道在房屋的出息上沒有利益,但在“高”的GG上可以在無形中收得多大的利益,所以大家競營高層建築。建築愈高愈“觸目”,即GG的效力愈大。所以在紐約,芝加哥地方,高層建築好像森林一般地矗立,表演著資本主義的空中的戰爭。由此可知高層建築的目的,非為住居的“實用”,乃僅為“GG”。故建築在現代已變成商業上最大的一種“GG藝術”,摩天樓可說是“商業的伽藍”。
第22章 商業藝術 (2)
現代建築既為GG藝術,其形式上當然有特殊的變化。GG藝術的第一條件是“觸目”,於是建築形式亦以“觸目”為第一義,而以實用為第二義。故現代的商業的伽藍,建築的目的往往為外觀而犧牲。其最顯著的例有二:第一種是在現代建築上故意採用古風的樣式,以求形式的“觸目”,因而獲得宣傳的效果。第二種是應用尖端的新樣式,以光怪陸離的外觀來牽引人目,以此作為GG的手段。
就第一種而論,在現代建築上故意採用古風樣式的,其例在紐約,芝加哥等處甚多。有的大廈,故意用中世紀歐洲寺院建築所用的gothic(哥特的,哥德式的)形式。在五六十層的高層建築上,加以gothic風的尖塔,或者全部取寺院塔形式。這種建築,外觀非常奇特,使人發生“時代錯誤”的感覺。但商人的用意,正是欲以這“時代錯誤”的怪現狀來牽惹人的注目。這好比教一個摩登女子頭上戴了古代的紫金冠而站在大都會的廣場中為商店作GG,看見的人誰不注目?GG的效力自然極大了。這種建築的取用古代樣式,於實用全無關係,顯然是專為GG的。不但為此,用古風的樣式究竟靡費而不合於實用,這種建築的目的實為形式而犧牲。根本地想,這種商店的性質實與古代的寺院殿堂無異,同是一種專重外形而不合實用的建築。從前是基督的寺院,現在的可說是財神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