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

  對於《爾雅》的寫作年代及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

  後來孔子及其弟子作過增補,有人認為是孔子弟子編寫的。這種種說法都不可信。《爾

  雅》成書的上限不會早於戰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莊子》、

  《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書中談到的一些動物,如狻麑(suā

  n,即獅子),據研究,不是戰國以前所能見到的。《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於西漢

  初年,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

  《爾雅注》。

  從《爾雅》的性質來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釋五經的訓詁為主,通釋群書語義的訓詁

  彙編,而訓詁萌芽於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才有較大的發展。因為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幾

  百年間,語言文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已經不大看得懂古書,需要有專門的學者

  來講解。而漢代的統治者力圖用儒家的經典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於是尊《詩》、《書》、

  《禮》、《易》、《春秋》為五經,並設立五經博士,在官學裡講授經義。這就促進了

  訓詁的繁榮。經學家們紛紛給先秦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作註解,並隨後把這些隨文而釋

  的各種典籍的註解匯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體例分類編排起來。《爾雅》就是這樣一部

  訓詁彙編。它並非是一人一時之作,最初成書當在戰國末年,是由當時一些儒生匯集各

  種資料而成。歷經秦火、戰亂之後,這部書在漢代初年重新問世,又經過經師儒生的陸

  續增補,才成為今天所見到的《爾雅》。

  《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這些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

  “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釋天”、

  “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

  魚”、“釋鳥”、“釋獸”、“釋畜(chù)”等19篇。

  這19篇的前3篇與後16篇有顯著的區別,可以分成兩大類。前3篇,即“釋詁”、

  “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語詞,類似後世的語文詞典。例如:

  如、適、之、嫁、徂(cú)、逝,往也。(釋詁)

  克,能也。(釋言)

  明明,斤斤,察也。(釋訓)

  其中“釋詁”是解釋古代的詞,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個詞類聚在一起,作為被訓釋

  詞,用一個當時通行的詞去解釋它們。“釋言”是以字作為解釋對象,被訓釋詞大多只

  有一兩個。“釋訓”專門解釋描寫事物情貌的疊音詞或聯綿詞。儘管作為語文詞典來說,

  它的注釋過於籠統,許多條目僅僅是同義詞表,但是遠在公元前2世紀就能產生出這樣

  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詞書編纂歷史上也堪稱第一了。

  《爾雅》後16篇是根據事物的類別來分篇解釋各種事物的名稱,類似後世的百科名

  詞詞典。其中“釋親”、“釋宮”、“釋器”、“釋樂”等4篇解釋的是親屬稱謂和宮

  室器物的名稱。

  例如: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釋親)

  門側之堂謂之塾。(釋宮)

  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釋器)

  大鼓謂之鼖(fén),小者謂之應(yìng)。(釋樂)

  “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5篇解釋的是關於天文地

  理方面的詞語。例如:

  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釋天)

  墳莫大於河墳。(釋地)

  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釋丘)

  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釋山)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瀆。(釋水)

  “釋草”、“釋木”以下7篇解釋的是關於植物動物方面的詞語。

  例如: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釋草)

  樅,松葉柏身。檜,柏葉松身。(釋木)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釋蟲)

  鯤,魚子。(釋魚)

  舒雁,鵝。舒鳧(fú),鶩(wù)。(釋鳥)

  羆,如熊,黃白文。(釋獸)

  狗四尺為獒。(釋畜)

  《爾雅》後16篇相當於百科詞典。在漢代,兒童在完成識字階段的教育後,要讀

  《論語》、《孝經》和《爾雅》這3部書。學習《爾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

  草木蟲魚之名,增長各種知識。儘管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爾雅》的知識容量相當有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