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乙子:他們這裡情感因素占了更主要的位置。

  甲子:如果單純是一個偶像崇拜的問題,我覺得偶像崇拜終究是會過去的。

  丁子:還會有新的偶像……

  甲子:但是偶像不是剛剛出現的,不是八零後獨一代才有偶像。但是我在看郭敬明的fans們的發言的時候就會想,他們是不是真的有一種認同感在裡面。超出偶像崇拜之外的一種認同感。

  首先郭敬明的書之所以暢銷我覺得就是他的書里表現出了一種可以讓他的同齡人感到共鳴的一種情緒。

  乙子:他們想的感受到的但是自己表達不出來,而有一個人能夠代表他們發出聲音,並且還獲得了廣大的知名度,所以他們就會覺得一定要維護他。

  丙子:這不僅僅是"一定要",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要維護他。就好像一個人今天吃到了一個好東西,你就很想要分享給別人,對這個東西充滿了喜愛。如果這時候有人說這個東西不好吃,他就會和你爭,這是出自一種自然反應。

  丁子:剛才說到維護代言人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說我就會去思考如果我維護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反而是損害了他。如果我敢於說連抄襲都是對的話,那肯定對他是一種損害。但是獨一代們就欠缺這樣的一種思考能力。

  丙子:這可能跟教育,社會的引導都有關係。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現象?

  成人世界陰謀論:利己主義還是契約意識

  戊子:從很多發言來看,你會發現他們的發言通常缺乏邏輯,乃至僅是一種"記憶"。

  甲子:如果說利己主義就是他們的邏輯會怎麼樣?

  丁子:其實邏輯是什麼東西?邏輯是一套規則。比如我在這個問題上這樣說了以後我在另一個問題上就應該延續我的說法,但是獨一代們他不是這樣,而是正說反說都有,惟一的

  中心就是"對我有利"。

  甲子:這和環境也有關係。

  丁子:你說到這個環境我想,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在跟我們談到利己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會帶有一種反彈的情緒。他們成長的的環境都是在強調集體主義,強調奉獻,而他們也的確這樣去做了,結果很多人都吃了很大的虧。那麼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要他們懂得利己。不同的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在學校里受教育的時候,以前這種集體主義的東西還存在著,還是非常強大的力量,就是我們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和在學校里受到的教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那麼我們會形成一種思考。但是現在的獨一代受到的教育不管是在家庭里還是學校里我覺得是一致的,特別是利己已經成為一種很自然而然的行為,不需要在特別灌輸給他們,你只要睜眼一看,周圍所有人都是你的老師。

  乙子:一個現象就是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眼中的改變。

  甲子:這個是不是就會和成人世界陰謀論有關係。他們覺得如果你跟他說應該怎麼樣的話,他們會覺得你背後做的不是這樣。對他們來說,成人世界中"尊嚴"這個詞的意義被大大地削弱了。

  戊子:我覺得成人世界陰謀論更多的源自於一種想像。

  甲子:現在有太多的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小說說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陰謀……

  戊子:我並不真的認為僅僅是這些東西就有那麼大的力量來改變整個群體的判斷。

  丁子:我認為在他們之後的孩子不會持有同樣的想法了,這是因為他們不會再用陰謀這個貶義詞來稱謂一些事情。比如說他會理解一個雜誌社推出一個作者,不可能一味地來說他好,肯定會刊發一些反面的意見。他會很平和的來看待這樣一個事件。而對於現在的獨一代來說,他們就會在這種需要腦子動一動,想一想的事情裡面,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受害者,然後覺得這是一個陰謀。

  甲子:他肯能覺得成人世界的內部是十分骯髒的,但是展現在他人面前的時候可能會披上一層很漂亮的外衣。

  乙子:說到這一點我想到,我們看到的獨一代的想法有很多是從論壇上得來的,而網上論壇的一個特性是不用負責任。那麼他們就會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以一種非常誇張的形式表達出來。事實上他們所描述的成人世界,也是大大地誇張了的。很多他們眼中的"陰謀",其實是這個世界的秩序。

  個人空間和協作意識

  丁子: 秩序實際上是每個個人的利益互相調和之後形成的東西,但是現在的孩子們只會考慮到自己的利己,而不會想到還有他人的利益。我看到雜誌上說,現在俄羅斯的小孩不太玩角色扮演遊戲,俄羅斯的專家研究後得出結論說,孩子扮演這樣的角色實際上是在尋找一種社會定位,為適應社會做一種練習。沒有這樣的成長經歷的孩子,他的人格很容易產生欠缺。他不知道如何跟他人形成一種關係,他們不會懂得換位思考。

  甲子:俄羅斯獨生子女的情況是不是普遍?

  丁子: 我覺得獨生子女其實可以被看作一種兒童生活的形態。現在的家庭會很重視個人空間,就算家裡有兩個孩子,往往也是一人一個房間,可能兄弟或者姐妹之間互相是很封閉的。現在的孩子大可一個人在房間裡上網,誰都不理。

章節目錄